三鹿破产之三痛
12月23日中午,位于石家庄市维明大街的河北省人民政府门前围满了4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三鹿供货商和三鹿代理商,这源于他们得知消息称,三鹿已经进入破产程序。(25日中国经营报)
举国震惊的“毒奶”事件,终将以三鹿破产而划上沉重的句号,可挥之不去的却是三鹿事件带给人们的痛,这样的切肤之痛不能不引起人们深刻的反思。
首当其冲的自然是企业之痛。三鹿乳业经过了50多年的创业发展历程,成为年销售过百亿元、品牌价值达149.07亿元的知名民族企业。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在国内外颇负盛名的老字号企业,不是因为经营管理不善而垮掉,而因为漠视消费者健康和生命导致破产。三鹿的教训警示业界: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丢掉企业良心,抛开商业道德,失去社会责任,否则必将被社会唾弃。
二是政府之痛。三鹿可谓当地的龙头企业,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地方税收方面的贡献不难想像。但由于平时监管方面的失察、失责以及相关制度的不完善,使得三鹿偏离了守法、健康发展的轨道,最终酿成了悲剧,不但惯坏了企业,而且给政府形象抹了黑,甚至还得由政府替企业破产埋单。据报道,石家庄市政府为此甚至抵押了办公大楼,面对情绪激动的数百名三鹿代理商和原料供货商,秘书长赵文峰更是泪洒谈判桌,这样的痛怎能不让人扼腕。
三是国民之痛。无论是知名度还是企业规模,三鹿在国际国内乳制品行业都是佼佼者,作为一个民族品牌,广大民众不仅引以自豪,更对其产品品质深信不疑。然而,谁会想到它会为了攫取利润而昧着良心疯狂添加三氯氰铵?数条幼小的生命被夺走,更有多达29万的婴幼儿深受其害!面对无视消费者健康的种种造假行为,国民又是显得那么无助、无奈。
痛定思痛,巨人三鹿的倒下告诉我们,行业自律非儿戏,政府监管不能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