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应该在全球抄底


    在全球经济危机爆发的时刻,面对中国经济应不应该存在两派观点:一派是,中国应该在全球大幅度抄底,因为中国经济,具体理由是,全球资产价格大幅度下跌,此时收购正好能够消化过剩的外汇储备,持有这种观点的人是国内的非主流经济学家,在国内的影响力有限;另一派观点认为,中国参与国际并购的能力比较有限,导致国际投资频频失误,所以应该将过剩的资金用于提升内需,避免因海外过渡扩张导致的投资损失。

    对于中国企业海外收购导致的失败,我们应该加以分析,而不应该不分青红皂白一概否定,因噎废食。此次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中国企业的海外收购爆发出一系列问题,首先是主权投资基金亏损严重,例如中投公司投资黑石公司大幅度亏损;其次是以中信泰富和平安证券等为代表的国内金融机构海外投资暴露出大幅度的亏损。仔细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这些投资主要是投资国外的金融机构,而且主要是财务型收购。并不是实物资产。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经验不充分也不应该成为阻止中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的原因,无论如何中国总是有一个学习过程,中国在全球资产高溢价的时代进行海外收购所导致的失误并不应该成为中国企业在全球资产价格被严重低估的时刻进行海外收购的原因。

    我个人认为,中国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大幅度海外投资,抓紧时间抄底。主要原因在于,此时全球资产价格正是最低的时刻,此时抄底能够以低于资产价值进行收购。中国经济面临着发展速度受到限制的问题,为了改变中国经济长期来依靠劳动力、资源投入推动经济发展的格局,中国需要对产业结构进行升级,而利用中国充分的外汇储备,对国外的工业企业(例如汽车制造、船舶、机械制造)进行收购,能够低价格购买到国外的生产技术、生产设备、营销体系和高技术人才,这正是中国经济升级所必备的。其次,海外并购还有消化中国过剩的外汇储备,改变因为外汇储备过剩,而造成直接投资发达国家股票、债券,为发达国家经济输血的局面;同时进行海外并购还有利于海外并购还有利于消化而与外汇储备过剩而造成的人民币基础货币增发,而导致国内通货膨胀压力长期存在的局面。

       因此,此时进行海外收购恰逢其时。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