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本来应成为乳业三聚氰胺事故中的最大的受益者,事实上却成了最大的受害者。蒙牛的牛根生应该说早有先见之明,但却没有未雨绸缪之功,只有亡羊补牢之劳。
早在事件发生前,牛根生就预言性地说过:“大品牌关联大市场。假如市场扩大一倍,你受益的比例比别人大;假如市场萎缩一圈,你受损的程度比别人深。你与整个行业同进同退,共生共荣。因此,你要承担更大的责任——你要代表行业与消费者沟通;你要代表行业肩负起产业进步的使命;你要比小品牌更多地关注全局,为了避免“死掉一个小品牌,毁掉一个大行业”的株连效应,你甚至要为小品牌充当免费的导师。”
蒙牛不幸被牛根生言中。蒙牛,做为乳业的领导品牌,没有肩负起产业进步的使命,而是在产业乱象中“同流合污”,“一同堕落”。即使牛根生声泪俱下的“万言书”也于事无补。一切辩解在事实面前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蒙牛在消费者心目中的重建,不亚于512汶川的重建。
如果太阳能行业也出现类似的行业“三聚氰胺”事件,皇明太阳能做为行业领头羊,能独善其身吗?皇明太阳能董事长黄鸣在乳业三聚氰胺后惊呼:假设中国乳业随便哪个品牌查不出有三聚氰胺,那它的收益就顶几十亿的广告费!我们想象一下:“假设太阳能行业也查出大规模的“三聚氰胺”,如果皇明查不出来,那市场将会给我们怎么样的绿色通行证?”太阳能行业中是否也存在类似的“三聚氰胺”呢?
皇明太阳能的答案是肯定的。太阳能行业中确实存在“三聚氰胺”,皇明太阳能正在大张旗鼓地宣传:杜绝“三聚氰胺”太阳能。按皇明的说法,太阳能光热行业即太阳能热水器的“三聚氰胺”有:铜配件铅含量超标——长期使用引起铅中毒;水中带电伤人——电加热管开膛破肚,水中带电;另外一个隐患,就是电热带密封不严,易老化,引起漏电起火。
至于为什么太阳能行业内没有爆发类似的“三聚氰胺”事件,是因为太阳能是新兴行业,历史短,消费者大多是第一次购买使用,使用年限短,还没有到事故频发阶段;太阳能行业是消费者和媒体的低关注度行业,在没有爆发大规模的安全事故时,偶发事故不会引起媒体和消费者的关注。
无疑,如果太阳能行业真正爆发一场“三聚氰胺”事件,与蒙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皇明太阳能,做为行业领导品牌,将是最大的受益者,而非相反。黄鸣与牛根生不同的是,他不仅有先见之明,而且还有未雨绸缪之功。
皇明太阳能与太阳能行业“三聚氰胺”的斗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从最早在市场上推原配一体机到08年推原装集成;从联合中消协做慎购“冬眠”太阳能到联合央视每周质量报告做消费者学校;从推动行业标准提升到建立全行业最高、精、尖的检测中心。
当蒙牛为销量而歌舞升平的时候,杜绝太阳能隐患的“灾难营销法”正成为皇明每位员工的必修课;当牛根生还在“空谈”大品牌的大责任时,黄鸣“没有质的量是祸害”的呼声正振聋发聩。 当蒙牛向消费者媒体诉苦自己的“堕落”是没有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的时候,皇明太阳能热水器产品的很多指标都超越了国标,建立了完善的高标准产品质量保障体系:企业标准数量是国际标准的6.6倍,保温层保温性能指标比国家标准高了2倍,真空管真空度内控标准比国家标准高出100倍!皇明太阳能还多次通过召开行业会议联合国家监管部门,呼吁行业同行提高标准。
当蒙牛在做“亡羊补牢”式的奶源严格检测,并大肆对外宣传:“蒙牛集团已新购入5000多万元的设备和试剂,设置了四道检验关:第一道关,原奶批批检验;第二道关,辅料批批检验;第三道关,成品批批检验;第四道关,引入第三方机构对成品进行抽检或复检。”时,皇明就已经高度重视产品检测的重要性,对外宣称:耗资1.5亿元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检测项目最多、标准最细的太阳能专业检测中心(拥有18大实验室、317部检测标准、上千检测项目),实验室配备专业检测人员,形成整套完善、高标准检测体系,严把原材料、在线生产和成品质量关,用高品质、安全无后患的原装集成系统“品牌机组”扫清危害市场的“拼装货”,为太阳能正名。
当食品行业还不知“三聚氰胺”是何物时,皇明太阳能上千道检测关的检测中心早已在企业运行多年,并对全行业和消费者开放。
黄鸣为何如此“先知先觉”,牛根生为何如此“后知后觉”?同是草根出身、白手起家的中国著名企业家,同是不同行业的领导品牌,为何差距如此之大?
牛根生因怕资金断流而被外资恶意收购,求援于柳传志、俞敏洪等企业家是无可厚非的。但“输血”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危难中,牛根生最应该去考察和讨教的是黄鸣领导的皇明太阳能集团,牛根生要向黄鸣补修一堂经营课。
即使经历了乳业“三聚氰胺”事件,笔者对牛根生,还是功过两分,肃然起敬。牛根生需要“吃一堑长一智”,通过向黄鸣学习,增加避免重蹈覆辙的商业智慧,真正像牛根生所言:大治之后,必大崛!
黄鸣的先知先觉,并不是拍脑袋、自动自发的结果,也是用血的教训买回来的。皇明也有召回数千万产品的痛苦经历。黄鸣称:“我们苦心经营了十几年,就是抓隐患抓安全,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我们的检测中心墙板上展示着我们为什么这样做,就是因为我们吃过大亏,召回的产品总损失不完全统计达六千多万,现在每年因为我们过去自己的产品质量,五六年前七八年前,甚至是更长时间的产品、配件、管道等等各方面出的问题而买单。水漫金山,火烧连营,水淹七军,把人家的地板泡了,每年也是上百万的赔偿,教训惨痛啊。大家会说了为什么其它的厂家不搞,就是皇明搞?这就是皇明最核心的东西,皇明讲这个使命,负这个责任,这个行业就得皇明出头,别人不出头就得是皇明出头。我们也不是什么先见之明,也不是三年前早知道,我们也是吃了很多的亏一点点悟出来的。”
太阳能行业上千家的企业,上千个的企业老总,肯定都遇到过皇明太阳能类似的血的教训,为何只有黄鸣悟出来了呢?为何只有黄鸣身体力行了?黄鸣到底悟出了什么样的终极商道?
黄鸣悟出的和身体力行的终极商道就是被皇明企业大力倡导的核心经营理念“物以稀为贵”,正所谓大道至简,大象稀音。笔者服务皇明太阳能时,感觉最受用终生的,就是这句话。
黄鸣对“物以稀为贵”的解读首先是“市场、消费者缺什么,就干什么;就坚持什么,就提供什么。因为稀缺就意味着机会,抓住稀缺要素满足它,就等于抓住机会大发展。”皇明企业的发展壮大就充分印证了这一点。就像黄鸣经常讲的:太阳能并不稀缺,太阳光普照大地,恩泽万物,一点也不稀缺,但太阳能做为商品是稀缺的,特别是在传统能源日益枯竭的今天。就是本着对这个最朴素商业真理的笃信和对太阳能事业的热爱,黄鸣义无反顾地成为“石油的叛徒”(黄鸣原毕业于石油大学),太阳能的骄子。十几年专注于太阳能事业,成就了今天在太阳能光热领域独霸全球并在太阳能相关领域全面发展的皇明太阳能集团。
黄鸣把“物以稀为贵”演绎和内化成了皇明企业在太阳能行业中最大的差异化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皇明就要做高品质的东西,皇明就要出淤泥而不染,就要独善其身。黄鸣称:我们的博物馆,检测中心老早就警惕毒奶粉毒粉丝,大家想想“物以稀为贵”,假设一下,乳业几百家就一个厂没有三聚氰胺,就一个厂没有毒奶粉,什么事也检查不出来,品质优良安全,这个还得了啊!什么叫差异化?什么叫最大的竞争力?这就是最大的竞争力,举世皆浊唯我独清,众人皆醉唯我独醒,这种稀缺难道不是最珍贵的?不要只想着往下拼价格,皇明没有暴利,很多厂家也没有暴利,现在很多厂家为什么不搞集成?他们搞不起。为什么以次充好,假冒伪劣,挂羊头卖狗肉?他就是微利,如果不这么搞,就生存不下去,你想想他们又要高品质,高功能,又要原装集成,又要这么便宜,天底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所以不要向他学,往上走虽然很累,但是是生存之路;往下走虽然很轻松,但是是死亡之路。
黄鸣对“物以稀为贵”的最深刻的消费者洞察就是要做消费者需求的高品质的产品,就要“先好用,后好卖”。消费者最终会接纳高品质的产品,虽然高品质往往意味着高价格。“物以稀为贵”延伸出来的市场经济的法则就是等价交换的原则:高质就是高价,低质就是低价。黄鸣笃信,消费者永远会为高品质买单。
黄鸣对高品质的苛求,对“先好用,后好卖”的“偏执”已经达到了疯狂的程度,即使面对企业内、外巨大的“离心力”。说他是“偏执狂”一点也不为过。为了高品质,他处罚员工,导致员工春节前提着菜刀找他拼命,菜刀横在他眼前,他说:我黄鸣眨一下眼,就不做太阳能!为了好用,他和聘请的职业经理人——总裁发生了追求高品质的好用还是迎合市场低价格、低品质的好卖之间的“路线斗争”,斗争过后,总裁离职,据说企业先后走了三千人之众,黄鸣不为所动,即使剩下他自己一个人,也要斗争到底。
黄鸣是孤独的。当一帮人都在走看似的“阳关大道”之时,只有他自己一个人在走不被看好的“独木桥”;当其他人都在为短期利益而蝇营狗苟的时候,他却为了长期利益而不为五斗米折腰;当就连他最信赖的人都被市场巨大的“离心力”卷走的时候,他始终目标如一、不离不弃。
黄鸣又是不孤独的。当消费者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用货币向他投票的时候,他不再孤独;当整个行业生态健康良性发展、满园春色的时候,他不再孤独;当世界的可再生能源历史上留下中国太阳能光彩的华章之时,他将不再孤独;当传统能源行将朽木、把历史的接力棒交给可在生能源之时,他将永不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