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选,已经告一段落。各路媒体上,充斥的是“历史性的”什么什么的表述,这种相同或者相似的表述下,各自赋予其中的含义,应该是不同的。从文化分析的角度,试做如下分析,个人的一孔之见,仅供有关朋友参考。
美国的学界,喜欢谈文明冲突论、软实力理论等等,站在亚洲的土地上,以广义文化观的视角,尝试着分析一下这个已经成为了事实的事件,至于它的什么“历史性”的含义,尚需观察---需要继续观察不同群体的不同软观点如何相互博弈变成了什么样的硬现实。
美国大选,是选麦凯恩,还是奥巴马?关系到国际政治经济与文化格局。
这里的软实力,其根本,是建立在美国以基督教白人文化正宗自居的号召力上的!这种建基于宗教基础之上的文化软实力与经济、军事等硬实力相结合,一方面被用来号召欧洲国家与自己具有文化共识与文化认同,另一方面,又是通过文化认同进行战略结盟共同讨伐其他宗教与文化的招牌;前者提高美国对“内”整合欧洲小国为己助阵的,后者对其他宗教进行讨伐与侵略。
“白人-基督教”组合,是美国霸权的文化核心维度,是其现有霸权以“西方”自居形成战略结盟能力的文化原因。由此可以做出以下推论。
(1)
(2)
英国、法国、德国敢于联合起来在金融上与美国对抗,就是看清了美国垄断财团在奥-麦之间的任一选择,都是欧洲不能接受的。
(1)选择麦凯恩,跟布什一个样,欧洲照样没有出路且是危机转嫁的对象,美国必须在大选之前,同意交出国际货币金融霸权,否则欧洲威胁将推进俄欧结盟抛弃北约;
(2)选择奥巴马,则可让欧洲重新获得了文化正统的地位。德国给了奥巴马在德勃兰登堡门演讲的政治待遇,其实也是个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