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焦点拨动12月大盘神经


一方面是降息预期随着央行副行长易纲的言论短期落空,市场在目前的政策“真空期”没有了期待,一方面是“大小非”慌不折路的选择退出市场,A股在国际股市强劲反弹的形式下再次的“特例独行”。面对即将而来的12月份,我们认为,虽然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继续在挑战短线资金的神经,但众多的不确定性仍阻碍了股指挑战2000点的信心,市场将在前期1664点的“政策底”和2000点间徘徊,而大盘蓝筹股有望成为12月份的热点。

中央经济会议还将释放哪些积极信号?

在投下四万亿元的大单后,市场对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格外关注。在拥有雄厚财力和庞大外汇储备的中国,官方的任何经济决策,都会令敏感的市场激动不已。据《香港经济日报》周一援引消息人士的话报道,将于月底下月初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预计将09年国内生产总值(GDP)指导性目标定为保持8%增长。由于经济增长下滑趋势超预期,中央将出台更多的强而有力的刺激经济措施。较早前中央提出的4万亿元刺激经济方案,将分今年、明年和后年三步落实。报道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除将09年GDP增长指导性目标定为保持8%的增长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也将是会议的基调,这个政策组合将保持相当长一段时间。我们认为,温总理在早前召开的国务院会议将本应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讨论的经济刺激计划提前抛出,虽然体现了管理层更多的宏观经济操控艺术,但也的确反映了经济下滑趋势远超预期,月底下月初召开的会议将更为细化的讨论未来一年的工作重点。而市场也将更深入的去解读经济刺激计划带来的投资热点。

利率是否仍有下行空间?

虽然央行副行长易纲上周末在接受媒体采访谈到降息预期时表示,我国现在的利率水平比较合适,今后会按照货币政策要求,适时适度根据情况变化对利率进行调整。这样的言论让市场短期内的降息预期落空,但“适时适度调整利率”理论上不代表近期不降息,但要选择好的时机。从这点看,易纲言论所代表的央行决策实际和周小川前期的暗示是一脉相承的。周小川11月初在巴西出席国际结算银行会议期间就曾表示,人行自九月中以来已经三次减息,现阶段会着重于透过财政政策来刺激经济,货币政策将会是稍缓,这其实是暗示短期内可能不会再有减息措施。但面对即将而来的12月份,降息仍值得期待。

据了解,继国务院推出4万亿元刺激经济方案后,上周各地政府也先后公布了各自的投资计划,根据对目前已公布投资计划的24个省市的合算,投资计划总额已接近18万亿,而项目资金的来源值得注意。除了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支出以外,银行资金的支持至少会占到7成以上。从项目的投向分析,基建和交通建设占据了绝大多数,由于这些属于建设周期长,回报率低的项目,如何的让银行放心的加大贷款力度,降低利率是可行的办法。在公布投资计划的24个省市中,云南省计划在未来5年投约3万亿元居首,但也坦言,“我们目前基础建设大部分都是贷款的,确实还款压力会比较大,但没有更多别的方法。”从侧面强调了,货币政策在目前需要更多的为实体经济服务,采取更为灵活的政策将有利于挽救经济的颓势。中金公司也预计,09年底之前央行还会降息216个基点,且每次幅度可能大于27个基点,存款准备金率也会降低350-550个基点。

市场扩容之忧

从目前收集的信息显示,12月份市场面临着双重扩容。一方面,12月将成今年解禁次高峰,限售股规模达222亿股,仅次于8月份的273亿股。以上周五收盘价计算,解禁总市值约为1920.46亿元,环比剧增83.21%。年底之前将累计解禁273亿股限售股,解禁市值高达2100多亿元。尤其是近期海通证券的连续跌停主要的抛压来自解禁的大小非,同时也对市场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从中长期看,大小非的压力始终是市场挥之不去的一个阴影,这是每位投资者不得不面对的一个历史难题。

另一方面,目前排队等待发审委核准的企业已超过300家,而通过审批而未能上市的公司则有36家,其中包括中国建筑、招商证券、光大证券这些大盘股。如果新股发行等到明年再开闸,这些待上市公司则需要对报表等各种内容进行重新修改,还要面临重新审核的问题,到时监管层的压力会更大,市场预期IPO开闸的可能性在加大。而从大盘在前期反弹到两千点位置,再融资的案例也在不断增多,从东方电气和上海电气的再融资的例子中也可以看出,在一定范围内,在国家产业支持的行业中,资本市场仍需要为实体经济继续“输血”,虽然它已极度“衰弱”。在“保增长”和“稳定就业”的大背景下,不排除管理层重开中小板甚至是主板的IPO,牺牲资本市场的利益为实体经济作出贡献。而在目前新股询价制度没有发生根本改变的前提下,“大小非”和IPO诞生的“大小限”,无疑会极大的打击市场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