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国网民的十大互联网应用


                                                                                     ——中国互联网十年回顾系列(网易首发)

                                                                                                                     作者: 靳继磊                          

 

 

1998年底中国上网的居民突破200万,自此有了网民之说。这具有标杆意义的数字此后一路疯长。十年后,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拥有网民最多的国家。十年中信息化浪潮的席卷了各行各业,作为一个普通的老百姓,即便是不触网,也不知不觉会被这张网深深的影响着。某种程度上说,现在的网民已经拥有了真实的双重身份,这种属性必然造促使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

 

 

1.咨讯供应

相对于平面媒体,电视,广播,网络媒体具有更新快,及时,丰富,灵活等优点。深得网民的喜爱。网媒的出现曾经引发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的舆论战争。有学者分析以网络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出现将取代传统媒体的霸主地位,传统媒体将退出竞争,甚至消亡。现在看来,只不过是杞人忧天。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现在是各取所需,相得益彰。网民则多了一条了解资讯的重要途径。

 

2. 电子邮件

电子邮件告别了白纸沟通的时代,相必很多人对于中国最早的邮箱163.net记忆深刻。这种瞬间既达的邮件服务现在依然存在着强大的生命力,依然拥有众多的用泵。

 

 

 

3.电子商务

无论是B2B,还是具有普遍意义的B2C,。网上购物现在看来很普通的商业消费十年之前是想都不敢想的。完善了购物流程,基础建设,信用制度后,大环境促使桌面概念成为现实。缩减中间交易环节,降低交成本,电子商务为广大网民带来看得见的实惠。买衣服,买数码,甚至订一份盒饭都要上网购买成为城市网民的生活常态。

 

4.即时通讯

 

 “你不知道,坐在电脑面前的可能是一条狗。”这句流传甚广的话当年很让一些即时通讯商心潮澎湃。曾经马化腾在艰难时刻甚至想出售他的企鹅,谁也不看好的即时通讯如今却成就了腾讯帝国。这种快捷的通讯方式最大的好处是跨越了地域限制,降低了通信成本,因而能够迅速赢得年轻人的青睐,跑马圈地,造就了终端为王的模式。连接因特网,利用客户端通讯已经成了网民日常工作,生活交流的重要途径。

 

5.搜索服务

 

 互联网赋予了网民更多的主动权,而搜索引擎则为网民的实现这种意识提供了最佳的工具。网民想要了解什么,通过搜索引擎就可以得到一个相对应的结果。中国主要的搜索引擎服务商百度的成功验证了搜索市场拥有的巨大人气。十年前编撰一本书,可能会终日忙碌在图书馆而无所获,如今网民坐在家里就可以很方便的查找到所需要的内容。

 

6.网上社区

 

马甲这个名词是网络文化下的产物,网络甚至形成了特定的网络语言。“你到底有几个马甲?”这句话是在网络社区里经常的被提起的问题。网上社区已经成为网民参与舆论资源分配的重要平台。倡导自由,宽松,积极的舆论氛围,让网上社区迅速聚拢了人气。每天吃完晚饭后泡坛子成了不少网民的必修课。我们国家主张的不仅仅是关注民生,民力,更重要是民智。 

 

 

7.网上娱乐

 

网络音乐,网络视频,网络影视,网络小说,网络游戏,虚拟服务。这些以网络为载体呈现的娱乐项目日益渗入到网民的日常生活当中。尤其以网络音乐视频,以及后来掀起热潮的网络游戏,为网民娱乐的重要方向。

 

8.网络平台

 

 网络平台以第三方的身份出现,提供免费空间和宽带接入,给予网民充分的发挥余地。中国因此涌现出数量庞大的个人博客,个人空间。曾经一段时间,网民言必称博客。一些网上平台还为普通网民提供个人信息发布服务。现在网民热衷的的网络社交也是这一平台服务的衍生。

 

9. 无线互联网

 

手机,笔记本等移动终端通过无线网络实现和互联网连接后为网民提供服务。网民现在经常应用的有手机报,手机上网,手机电视等等。无限互联网突破了有线互联网的物理限制将来必有大的作为。

 

 

10.服务业互联网化

 

传统的第三产业既服务业的互联网演变。银行,医院,学校,电影院,宾馆,旅行社等借助互联网优化产业结构,实现资源整合。最具纪念意义的是招商银行是国内第一家开通网上支付的银行,和互联网联姻不仅提高了服务效率,还提升了服务的质量。而携程则完全脱离了实体旅行社,成为第一个成功旅游网站的范本。(作者:靳继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