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该取消“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时候了
举世瞩目的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TNT)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1833-1896)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创立的,该奖于1901年开始实行,涉及“物理学、化学、医学生理学、文学、人类和平”五个学科。其中,诺
由于“诺贝尔奖”褒奖五大学科世界前沿的学术与实践成就,奖项的评审制度非常规范并严谨,奖金也特别高(目前是1000万瑞典克朗,相当于140万美元),因此,是当今世界最具权威性和荣誉性的学术大奖。全球所有科学家都为能够获得诺贝尔奖而无限欣慰并引以为自豪。
大家知道,诺贝尔经济学奖不是诺贝尔所立遗嘱的部分,是1968年瑞典中央银行为了庆祝成立三百周年而增设的,全称是“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瑞典银行经济学奖”。其评选方式与“诺贝尔奖”相同,获奖者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评选,1969年第一次颁奖,由挪威人弗里希和荷兰人丁伯根共同获得。
显而易见,瑞典中央银行自行设立的这个经济学奖,尽管其奖金不是来自诺贝尔奖基金,但是,奖项名称和金额和评审过程及颁奖,都故意与“诺贝尔奖”等同,这其实就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盗版,是知识产权的侵害,是对正宗“诺贝尔奖”的戏弄。可见,设奖者显然的目的,不外乎就是要抬高金融和经济界所谓的前沿学术成果的权威性,特别是要提高那些所谓的专家们的权威性,进而引领世界经济按照他们的意愿而发展。如果说这样的学术引领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发展进步的话,那也算是对人类社会的经济事业做了件善事。可是,发生在2008年秋季的,以美国华尔街金融中心为核心的世界金融风暴,以铁的事实,对这40年来经济学所谓的一系列前沿理论成果,给予了最坚决的否定。
归纳起来,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非科学性主要有四:一是没有明确的学术标准,也不可能对学术成果进行完备的验证,反而给学者们不着边际的想象力留下太多发挥空间,甚至是人为的故弄玄虚。
二是一些经济学成果非但没有对实体经济产生积极作用,反而往往产生误导,甚至为经济运行中的人为干扰与损害提供理论支持。比如:“费德曼(Milton Friedman,1975年诺贝尔经济奖得主)的自由经济理论用在南美洲,结果却搞垮了南美洲的经济。”
三是一些学者的经济学成果与今天的经济现状大相径庭。比如,获奖者之一的美国人迈伦·斯科尔斯(Myron S. Scholes),给出了著名的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公式,该法则已成为金融机构涉及金融新产品的思想方法; 2002年,获奖者之一的美国人心理学和公共事务教授丹尼尔·卡纳曼(Daniel Kahneman),有成效地把心理学分析方法与经济学研究融合在一起,而为创立一个新的经济学研究领域奠定了基础,其主要研究成果是发现了人类决策的不确定性,即发现人类决策常常与根据标准经济理论假设所作出的预测大相径庭。他与已故的阿莫斯·特维尔斯基合作,提出了一种能够更好地说明人类行为的期望理论。可是,一方面,多年来不断泛滥的金融新产品是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另一方面,金融家们贪婪的欲望,是金融新产品出笼的心理动机,种种欺骗计量是其手段。可见,一些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研究成果,非但没有对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反而恰恰与人们的良好愿望相背。
四是获奖之后的金融实践,否定了获奖者的理论。比如,“美
鉴于诺贝尔遗嘱中没有经济学奖的要求,鉴于经济学理论没有确定的学术标准和实践操作之科学性,鉴于当前全球严重的金融和经济危机是几十年来一系列错误的经济学理论连续误导甚至是欺骗的事实,所以,今天是到了该彻底清算并取消“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时候了。让拉大旗作虎皮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从此见他M的鬼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