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嘴说出来的营销
年终又要到了,各种评奖又开始了,有的是十大策划人,有的是十大培训师,还有的是杰出贡献之类的,总之明目繁多,很多单位找我希望我露一下,但实在不想出这个风头,因为最近几年都是如此,推荐了一些人,把机会给别人,让大家有个名头好在社会上混。
这年头,如果头上没有个名头实在是不好混出来,但很多人其实没混出来也确实有道理。混出来的多数是嘴能说,不能写不能做;没混出来的是只能做不能说不能写;处于中间地位的是能写不能说不能做;我属于能写能做但不能说的。所以说,嘴在如今是最吃香的。
现在大学里面有评职称,需要有著作,所以很多人开始写,但一些人找枪手去写。但说就不行了,找不了枪手。而在实战中帮助企业做确实难为了一些人,因为会做得都不会写,而会写的多数都不会做。所以,很多企业认为能说的一定能做。原因很简单,人的一种思维而已。比如:一个人要找一个对象,有五个人说能帮助他找,而找什么样的他又说不清楚,只会把感觉说出来。这时候五个人当中只要有一个人把他要找的对象的感觉用嘴描绘出来,他就会信任他。而用纸描绘出来的他一定不相信。这就是人的一种思维惯性。
现在很多人都开始练嘴皮子,这样可以赚钱。现在市场上讲渠道的有很多没有做过渠道,我知道的有些人以前是医生,也有的以前一直在洗车,还有的是从监狱里出来没有几年,但摇身一变确成了著名的营销人了,还在外面讲课。这就是嘴皮子的利害。在营销的问题上很多人很幼稚,认为是各人有各人的观点,可以百家争鸣,其实不然。营销是有规则的,不是可以探讨的。只是有更多的人不懂规则,才出现了这样的现象。
不知道什么时候,嘴的价值可以讨论一下,让一些名嘴的底蕴评估一下自己,也知道需要了解更多才是。电视台的名嘴靠嘴挣钱,现在营销界也开始靠嘴挣钱。这不是往娱乐靠拢吗。因为娱乐界不需要做广告,是媒体找你,所以营销界也想找个即省钱又可以扬名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