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对重庆金融业有何影响?


  金融危机对重庆金融业有何影响?

  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不仅伤害实体经济,经济衰退不可避免,内陆重庆难以独善其身。关键是如何躲过一劫,化危机为机会,这是值得考虑的问题。

  综合相关信息报道,金融危机对重庆金融业影响如下:

  1、重庆银行业涉外资产金额约11亿 全面亏损

  目前重庆银行业涉及的美国金融风暴资产金额约11亿人民币,其中中资银行占10亿,外资银行占1亿,主要以外币理财产品形式存在,其中又以QDII产品(代客境外理财)为主。重庆营管部货币信贷处负责人表示,目前重庆有多家银行的境外理财产品受累美国金融风暴,但由于总体金额不大,对整个重庆金融没有实质伤害。据悉,这些理财产品目前处于全面亏损状态,平均亏损在4~5成左右(如民生“港基直通车”净值亏破50%被迫清盘),相当一部分还不能提前赎回,涉及到的美国机构主要包括美林、高盛及雷曼兄弟等几大投行。该负责人表示,虽然近期国际市场金融危机加剧,但本市金融机构流动性充足,对外部危机的抗风险能力明显提高。

  2、金融海啸次贷危机拖累重庆国企整体上市

  重庆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周波在市政府自主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07年9月,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欧一些大型金融机构陷入经营困境甚至濒临倒闭,直接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剧烈动荡,从总体上看,目前次贷危机尚未对重庆金融业产生直接重大的不利影响。周波介绍说,从已公布的次贷损失情况看,中资金融机构持有次级债券的规模很小,对其资产质量的影响不大,中国银行业受次贷危机的影响远远低于国外银行业。对我市金融机构来说,直接参与国际金融衍生品交易的规模很小,且资产不良率保持在5%以下,呈稳步下降态势,金融风险得到较好控制。

   影响国企整体上市计划 , 重庆市国企集团整体上市计划却受到了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周波透露说,部分企业及地方金融机构的上市融资计划被迫推迟,给我市推动整体上市工作带来不利影响。“此外,资本市场价格波动导致部分证券投资者资产损失”,周波说,我市主要证券公司的经纪和投行业务同比出现下降。

  3、次贷危机是“机遇”重庆将吸引更多国际资本

  美国次贷危机也同时给重庆带来机遇,重庆将更加吸引国际资本进入,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重庆市成本优势明显,对外贸易占比较低,受国际市场波动的冲击也较小,在投资的安全性和收益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因此对国际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吸引力增强,国际资本为寻求收益性和安全性更高的投资环境,通过各种途径流入重庆的可能性增加。数十外资机构将陆续落户重庆 , 共建西部金融高地。 市政府金融办人士昨日称,在这场金融动荡中,中国经济因为自身的稳定得到了境外金融机构的认可。很多金融大佬看到了中国经济有着自己独特的体系,相对安全。他们也会将眼光更多的瞄准中国。而作为正在打造西部金融高地的重庆来说,将会吸引更多的国际金融机构落户。比如,华侨银行即将在渝设立分行;重庆近期还将与美国一投资集团签订协议,引进10亿美元的投资基金;已经在渝布点的花旗、荷兰银行等还将增设营业网点。未来5年时间内,数十家外资金融机构将陆续落户重庆。11月,重庆将到香港召开金融招商会,本土的18家企业将与全球知名的金融机构进行交流。

  4、政银企合作共应对国际金融动荡

  重庆市先后出台了多项调控措施。如建立完善的担保体系;市财政出资给中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提供贴息,推进包括重点企业和中小企业在内的上市融资,组建10亿元科技风险投资等。同时,还推进政银企合作和招商引资,积极筹备在渝举办2008国际服务贸易高峰会,并将于11月组团前往香港举办渝港金融合作专题推介会。

   同时,重庆市政府支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做大做强。推动市农商行和重庆国投等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加快改革重组、增强资本实力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大力引进中外资银行金融机构,并有序推进担保公司、租赁公司、保险公司、村镇银行、产业投资基金等组建工作。

    重庆市政府还加强了在渝金融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增强应对金融风险的能力。市政府金融办、人行重庆营管部、重庆银监局、证监局、保监局等部门不定期召开专题研究会议,实现更广范围内的金融信息资源共享,加强金融创新和金融市场的监管,共同完善金融风险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对全市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