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北区建西部首个农村土地流转市场


  重庆渝北区建西部首个农村土地流转市场

  2007年6月,重庆和成都被确定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自此,一场统筹城乡差别、平衡城乡利益、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变革开始破冰之旅,最终要使农民与城市居民平等享有公共服务和生活条件,改变“二等公民”地位。

    改革中,针对农民进城率先要解决的户籍、土地两大核心问题,去年,九龙坡区探索制定了《城乡统筹发展户籍制度改革试行办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试行办法》等配套制度,解决农民变市民面临的种种权益不平等问题。其一,探索“社会保障换承包地、住房换宅基地”的办法解决现行农村土地制度上的阻碍。其二,确保农民变市民后能享受到城市比较完善的教育、医疗、养老、就业培训、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保障制度。

  2008年10月9日,重庆市渝北区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悄然挂牌运营,同时,渝北区农村土地流转服务管理中心也一并成立。渝北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挂牌成立,挂牌当天便签下了5项土地流转意向性协议,涉及多项产业、800多亩土地。2007年,渝北区农村土地流转面积为6万~7万亩,占该区耕地面积的17%;今年前9个月,该区农村土地流转面积为8万亩,约占该区耕地面积的20%。截至目前,渝北区共流转农村土地8.15万亩。随着土地流转市场影响的扩大,渝北区计划到2011年,流转农村土地17万亩。据悉,这是全市首家挂牌成立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

  渝北区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正式挂牌营业将着力于解决四大难点问题。一是部份农户或业主对土地流转政策吃透不够、土地流转操作程序不规范。二是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尚未建立,土地流转市场没有形成,流转信息不畅。三是存在少数“盯子户”,土地流转难成规模。四是土地流转引发的纠纷不断增多,已成为群众上访的一大热点,影响社会稳定。

  这个土地流转市场的运行方式是,由该区内各农经站及镇、乡、村级农经站每天负责收集农民需要流转土地的相关信息,集纳到该市场后,通过电子显示屏的方式及时发布。需要获得土地流转的业主先了解这些信息后,再直接与农民联系实地查看并具体商谈需要流转的土地面积、年限、流转价格,并最终按该市场提供的统一流转合同确定该笔流转。

  渝北区农村土地流转市场 流转仅限耕地荒地 ,能用于流转的仅限于耕地和荒地,不包括宅基地,土地也不能改变用途,只能搞农业。  尊重每个农民意见 。

  渝北区委常委、农工委书记彭光远对农村土地流转工作提出四点要求:

  一是以探索创新为手段,本着激励探索、支持创新的精神,鼓励先行先试。对各地在推进土地流转中采取的探索性政策、创新性举措,要多鼓励支持,少责难否定。在尚未取得明显的实质性成效前,保持低调,谨慎宣传。

  二是以坚持农民自愿为前提,不搞行政命令。要严格遵守现行法律法规,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实行有偿流转,确保农民利益不受损害。

  三是以集中用地为重点,推进规模经营。要充分发挥农民的首创精神,鼓励种植大户、集体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等采取业主带动、大户联营、专业合作组织合作、委托代管、自愿认购、季节性流转等模式实行土地规模经营;或者以小区养殖、大户养殖、合作社养殖、工厂化养殖等多种模式发展现代规模养殖。

  四是以强化服务为保障,管理规范有序。要加强管理和指导,建立土地流转台账,提供土地流转供求信息,指导签订和督促兑现土地流转协议或合同,调解土地流转纠纷,维护双方利益,规范有序地促进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

   现行的《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宅基地和建设其上的住宅无法流转,无法抵押,直接制约了农民土地权益的实现。”土地也可以作为农民的财产存在,而不只是生产资料,可以抵押、贷款、转让、继承。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成立标志着全区经营权的自由流转赋予农村土地良好的流动性,并释放更多的农村生产效率,从而实现农户与业主的有效对接,全面促进农业产业规模化进程,为更好推动农业快速发展打下了坚石基础。

       经济学家厉以宁最近就表示,一座房子按照一平方米600块到1000块算,中国农民宅基地房子估值,高估有20万亿,少估一点也有15-18万亿,20万亿农民没有房产证是不合理的。按经济学家厉以宁的说法,农民宅基地房子按市场价值估计,有15~20万亿元,而之前由于宅基地和住宅无法流转,这部分价值实际上被封冻,直接制约了农民土地权益实现。 这还仅仅只是对小部分农村宅基地价值的估算,更大部分则是在18万亿亩耕地使用权可流转和承包期大幅延长,将释放出更多财富,从而成为带动农村消费、城市化等一系列推动经济关键问题的重要支点。所以这一改革一旦开始,可望催生数十万亿的土地财富。

  所谓宅基地置换,是指将分散居住的农民集中起来,搬入新建多层或规划合理的住宅中,“腾出来”的农村非农建设用地可以从事其他用途,包括复耕、工业用地。当然,新建住宅用地仍在原来的宅基地上。

  重庆试验包括:“宅基地换住房,承包地换社保”,即农民放弃农村宅基地,宅基地被置换为城市发展用地,农民在城里获得一套住房。农民放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享受城市社保,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体制。

  而在其它地区,也正着力解决农民“光着身子进城”问题。如浙江不少农村搞了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即把村集体资产入股,包括土地、房屋、甚至农机具,把它们折成资产、换成股份,这样农民就可以带着股份进城。

  渝北区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挂牌成立

  渝北建首个农村土地流转市场 尊重农民意见

  渝北土地流转市场挂牌建土地交易平台

  重庆渝北区推西部首个农村土地流转市场

  农民将获得财产性收入

三中全会有望定调宅基地流转 新增建设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