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让联想止步于手机


 

南都经济评论:是什么让联想止步于手机

 

国内最大的手机品牌联想突然宣布壮士断腕,对外出售手机业务,联想牌手机虽然可能还会继续存在,但是已经从联想集团剥离,让联想成为一个纯电脑企业。如果说几个月前联想手机总经理刘志军的下课还可以看作是为扭转经营颓势的正常换人举动,那么完全出售手机业务表明联想确实对国内手机市场失去了经营的信心。

在不少人看来是仓促的决定,在笔者看来,联想的断然恰恰表明了,手机不适合联想的商业模式(全球确实是没有把手机和电脑都做得很出色的企业),联想的手机经历,是个美丽的误会。

记得在2001年,联想爆出了欲入住中科健的新闻,那时候国产手机刚刚步入成长期,还需要手机生产牌照,作为国内IT业的翘楚,联想没法不对这个金矿一般的市场动心。后来中科健反弹很大,联想几经周折,收购了厦华的手机业务,终于得偿所愿。不过在国产手机高峰期的02-04年,联想手机表现很一般,反而在04年其它主要国产手机集体性亏损的时候,联想手机因为存货压力小,异军突起,填补空白,成为新一代国产手机的领头羊。此后,手机市场急剧扩张,业界对联想充满期待,不过几年下来,竟然是跑输大盘,业绩逐渐下滑,最后竟以完全出售的惊人结局收场,这种经历,已经可以隐隐嗅出相互气质不符的特征。

整体而言,联想手机业务完全和国产手机的大节奏唱反调,第一波国产手机高潮它没有赚到什么钱,国产手机此后陷入低谷它反而能够反向超越,到现在众多小品牌手机盈利颇丰的又一次国产手机春天,如此大品牌大规模的联想手机却要自动告别,如此怪异的经历不可能以运气、企业特点来解释,反而应该引人深思。

回想起来,联想手机既没有像TCL、夏新那样一夜暴富,也没有产生过经典的产品、技术,即便是在其最高峰时期,它的商业模式也是薄利多销的老黄牛战术,刘志军在业界以低调著称,每每见记者都强调“练好内功、长远发展”,联想移动的员工工作也都非常忙碌,业界其它大佬眼中,联想手机比较内向,最好的评价是“他们的供应链管理比较出色”。04年,杨元庆和刘志军在厦门联袂接受记者的采访,一句话道出了真相。杨元庆说:联想手机做得如此出色,是无心插柳,刘志军也说:利润很好,给了联想集团一个惊喜。言下之意,联想做手机,没有非常重视,所以,从财务角度看,如果这块业务出现影响报表好看的问题,确实可以快刀引之。

我再引申一下,联想从PC产业培养起来的核心竞争力,不太适合技术进步快、市场变化迅速的手机。联想可以在收购了IBM的THINK PAD之后两年内,并无重大创新产品,还依然能够纵横电脑市场,但在产品平均生命周期不超过半年,外观模仿严重,价格战血流成河的的国产手机市场里,联想确实很辛苦。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我想联想的最高领导人迅速下了决心,虽然国内手机市场很大,充满了诱惑,但联想更加需要集中精力应对PC市场的挑战。既然联想一开始只是试图在手机市场寻找机会,那么现在毅然转身离去,并不是一个非常困难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