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年房价涨的飞快,但不急着买房,先租个房住着,租金也上涨了,可也没感觉有多大压力.前段时间外出就餐,菜价饭价也明显上涨,少的20%,多的50%,但不是经常外出就餐也没觉得有多大压力.近来去卖场,忽然间发现许多物品的标价都上调了,而且是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对部分重要商品及服务实行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的实施办法》公告之后.几乎所有牛奶品牌价格都上调了15%以上,蔬菜价格受天气影响就更不用说了,更是成倍的上涨.面,米,饮料通通上涨了.平时每周150元的生活采购费已经明显不够了.一种物价失控的感觉扑面而来,终于感觉到了生活的沉重.物质是基础啊,工薪收入没有上涨,可是物价一个劲的涨,对于本来不是日常生活必需品的物价上涨,还感觉不到生活压力,可是生活必需品最终躲不过上涨的命运.发改委的限价公告几乎同时就是物价上涨失控的宣示.从公开的数据我们看到的是什么呢?
国家统计局昨天发布的宏观经济景气指数报告显示,受到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等关键经济指标高位影响,去年12月,中国经济再度亮起“黄灯”,且已连续五个月处于经济趋热区域。
宏观经济景气指数直接反映当前经济的基本走势,而预警指数是其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所谓绿灯、黄灯、红灯的设置,主要是为了让经济冷热状态显示得更加直观。事实上,自从去年8月份开始,中国经济热度就一路上扬,连续五个月在趋热区域徘徊。
所谓连续五个月在趋热区域徘徊就是指CPI连续五个月的涨幅超过5%.最新预期是08年1月份的涨幅将达到甚至超过7%.从连续的CPI(消费者物价指数)的连续上涨中也应该预料到物价失控的结局.更别说人们对物价上涨的切身感受比国家公布的数据要痛切的多.
物价失控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人们生活成本的提高,如果工薪收入的增长跟不上物价的上涨,人们的生活压力必然增大,生活的沉重感自然增加.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还相信政府公布的数据,相信政府调控物价的能力?我是不相信了,我只相信物价上涨的趋势还将延续,我得努力增加自己的收入,否则就必须无奈地承受物价失控带来的生活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