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手不能成为腐败的带头大哥
李华新
“查办窝案难度确实很大。”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反腐前线的检察官,颜华深感查办案件时“深挖”两字的分量,因为腐败“不止要用到一个人手中的权力。”
近日,浙江省宁波市人民检察院反贪污贿赂局被最高人民检察院授予全国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部门“十佳反贪污贿赂局”称号,颜华正是前来领奖的反贪局局长 之一。( 2008年01月22日 07:17:16 来源:中国青年报 )
腐败和既得的利益,使得一把手成为窝案的带头大哥,不过这个大哥的分量不仅是在单位一言九鼎的力量,还在于这些腐败的发生似乎是已经成为一个当下的新特点。在当下的腐败案件中,受到表彰的10个反贪局都在不同程度上提到了查办窝案、串案。“很多案件往往涉及多人犯罪,”近几年,在检察机关查办的贪污腐败类案件中,窝案、串案较多。 已经成为腐败案件的一个新的动向。
对于当下的这一特点中央党校政法部教授林喆表示,查处腐败行为对进入视野的嫌疑人需要打点横向、纵向的关系,要寻求这些人的上级领导是否在充当保护伞,也要对下属进行认真排查,因为在一把手有了贪腐行为之后,必然对其下属失于管理。因此,贪贿官员间的排列梯队,无论是始于上还是始于下,拉着别人堕落,无非是为了“加强腐败的隐蔽性,从而互帮互助,为腐败行为创造环境。”结果,参与的人越来越多,涉案金额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
因此在一些单位贪腐行为似乎就成为一种“共识”,成为一个集体行动。为了保证已经形成的贪腐链条,就不惜继续牺牲党和国家的利益,牺牲大多数人的利益,并且不惜用弄虚作假的
来维护自己的贪腐利益。
2005年轰动一时的马德卖官案就堪称典型。一名市委书记,上边有保护他的省部级高官,平行连接着其他“互为参照”的地厅级官员,下边是有样学样的县处级官员。进入这个圈子的,大家彼此心照不宣,个案变成惯例,甚至成为潜规则。 因此像这样的贪官所带坏的不仅是自己,还有的是他的下级也会纷纷效仿的。因为一把手自己成为腐败的带头大哥,所医群腐的现象似乎也就是比较普遍了。越是普遍,越是说明对党和人民视野造成的危害就更严重。因此腐败的带头大哥越级别高,贪腐的数额就越是大。因此,在已经过去的二〇〇七,‘群蛀’现象严重依然是官员腐败的特点之一。”
当官要进入官场,要进入官场就需要有官场的庇护,就要有靠山,这是当官者的一条经验,也是能够水利进入官场,在官场能够混下去的一个最基本的条件,而围绕着一把手就是最好的官场的庇护,因此要是一把手自己不检点有贪利之行,那么就会使得一般人失去准则,因为现在敢于诤言直谏的人太少,人人都害怕一把手对自己不偏爱,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把手的心腹,其目的很明显那就是能够继续“升官发财”。
因此惩治腐败行为,必须对官场的带头大哥对于一把手严格进行监管,并且要有切实可行的措施能够有办法制止一把手的贪腐行为。现在中纪委实行的,“纪委书记换岗、空降,检察机关的异地侦查,都是反腐制度建设的有益探索”。相信,在實行這些辦法之后,能夠收到明顯的成效。相信,廣大的一把手還是帶好頭的多。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