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减息——止得住次贷雪崩抑或止不住流血


  英格兰的商业银行出现挤兑风潮了,次级贷款债券的危机在向全球化的金融市场蔓延,风口浪尖上需要一位有影响力的人物,作出关键的决策,稳住像羊群一样骚动的人群。

  在美国好莱坞的西部片中总有一些著名的枪手,他们骑烈马,叼雪茄,戴着卷边的墨西哥宽边帽,拉风的角儿,还挽一个飘逸的领结,腰挂的子弹袋和柯尔特式左轮手枪是少不了的。关键时刻到了,他们恰到好处地出场,弹无虚发,灭了恶霸,拯救了整个小镇,在夕阳中策马而去。在当今国际金融市场上可与西部牛仔英雄媲美的悍将只有美联储沃克尔、格林斯潘、伯南科了。在位时,他们如同西部英雄一样寡言少语,相信沉默是金,(当然不排除退役后,那些憋在肚里的唠叨可以写几部书)说出的话在市场经济体系中如同指示灯一般有效,更不用说小小地调整一下利率了。这一次伯南科上场了,西部片式庸俗而幸福的结果出现了。

  这一次伯南科的减息幅度高达50基点,全球市场就一片沸腾。与此几乎同时进行的中国货币当局的加息在中国的局部地区、局部市场的影响就微弱得多,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了中国的增长多么的强劲或市场化成份较小。

  假如经济世界一如理论所描述的那么复杂,那么美联储这次50基点的减息的结论应该是利弊参半。好处也许是短暂而令人欣喜的,首先,直接减少了资本成本,刺激了经济成长,相应会提高人们的收入。其次,比较直接地改善了人们的支付能力,包括那些贷款人。第三间接地维护了那些持有次级贷款债券的金融机构的信用,避免了银行危机在全球范围内爆发。特别是这次由于资本市场金融产品信用不良诱发的银行危机属于首次发生的特例,美联储的处理方法对于类似事件具有借鉴作用,伯南科注定会在国际金融危机史上确立自己的位置。

  不过对因布什政府深陷伊拉克战争导致财政赤字日益庞大牵连的不断贬值的美元,后面的发展就不是什么好消息。短期美元不可避免的被抛售,美元标价的资产相应涨价,如石油涨价。作为美国操纵国际经济的符号和平台——美元的信誉和能力被持续削弱。

  当然美联储常规核心目标——通货膨胀控制能力同样被削弱。

  这样来自利好方面的经济增长与来自利空方面的美元贬值的两个推手无疑对于通货膨胀具有雪上加霜的效用。

  这也学正是伯南科减息政策出台远比格林斯潘1987年股市大跌减息政策晚,而力度比格老大的原因,力图一举中止次级贷款债券危机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但是通胀的控制一直史美联储常规货币规则目妙。从沃克尔、格林斯潘到伯南科应该史一脉相承的,因此就此判断美联储后续的减息周期还为时过早。

  不知道伯南科这次与中国央行通气了没有,这次全球性通货膨胀的重任估计只能落到了中国货币当局上。

  殊不知如此这般,中国央行在与通货膨胀的决斗中愈发孤独了,早就如同唐杰柯德与风车搏斗一样,虽然意志坚定,但因为经济的高速增长、经济转轨处于市场经济的中间地带而令屡屡加息的货币政策收效甚微。

  美联储最新的此次相机决策又让短期资本盯上不断升值的人民币,hotmoney如此无孔不入,资本管制的效果变得愈发有限。

  不管怎么说,这次伯南科的确秀了一场,华尔街的大鳄们松了一口气,美国人民可以继续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在辽阔的国际经济的地平线的另一端,中国货币当局正在承受着通货膨胀的强大压力,人民币依旧维持着对内贬值和对外升值的状态。当然像辛普森一家的老爸一样,他发现沙坑的漏洞不断下沉时,只要考虑那是中国的问题就可以置之不理,而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困难重重的中国货币当局如果能够维持中国经济稳健增长,那么这次两国货币当局完全相悖的货币政策选择也许成为一个分水岭和转折点,让中国的货币政策成为世界经济的领导者。唯一的缺憾是,作为世界经济的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缺的硬件平台还多:至少要有一个国际金融中心来确定资产的价格,一个稳定的关键货币来稳定贸易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