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告诉你,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中的一些政策设计在某种程度上正在扩大收入差距,你千万不要惊讶。眼前就有证据在,报载:“近日出炉的山东2006年度审计报告显示,中国网通山东省分公司职工月人均缴存住房公积金6389元,而济南一家普通企业职工月人均缴存只有11元。审计报告指出,公积金制度规定,职工和单位公积金缴存比例原则上不高于12%,而网通山东省分公司的缴存比例为15%。政府为帮助普通职工解决住房难题而制定的政策,成了少数高收入单位为职工牟取福利的工具。”
做道算术题:6389÷11=580.8182(倍)
虽然“山东网通否认高额公积金”,但“审计部门坚称无误”,并公布了与以上数字相关的山东网通和济南冰箱厂的工资基数、缴存比例和月人均缴存数。同时,审计部门指出:“审计报告中所出现的所有数字或事实不可能不实,涉及任何一个单位的审计报告部分都是经过该单位签字认可的。”
按现行政策规定,住房公积金的交费比例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的5%,原则上不高于12%”,但山东网通的缴存比例为15%,据审计局的报告,缴存比例为“最高的达到20%”,虽然媒体没有给予披露,猜想起来,应该是“机关事业单位”或“垄断企业”的居多。
与有关政府机构的朋友开玩笑,“住房公积金”的实质是:拿买不起房的人的钱帮买得起房的人买房。因此,当前段时间,各地纷纷调整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上限时(原来是10%,后来提高到12—15%),感到十分惊讶。因为并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住房公积金不够用了,迫切需要扩大基金规模。因此,这无疑是帮一些单位提高免税的福利待遇开绿灯。按规定,住房公积金的个人和单位的缴存比例应该是1∶1,也就是个人缴多少,单位也给缴多少,其实审计部门还应该查一查,那些缴存比例高的单位是不是这样做的,估计猫腻多的是。
对于住房公积金的弊端在媒体上已经有很多披露与抨击,归纳起来,至少有二:一是扩大了收入差距,工资本来已经比别人多了,现在在福利方面又拉大了差距;二是在贷款方面再次向收入高的倾斜,虽然借贷看起来“一律平等”,但收入少的因为买不起房,所以只好“作贡献”了。
对于后面这一点,退一万步讲,收入少的人虽然买不起房,是否也可以把“住房公积金”当作一笔到退休时一次性领取的“养老金”来看待,以此求个心安。于是,按国际惯例,这就要考虑公积金的回报率了。然而,住房公积金的个人账户存款利息却低得可怜:当年的缴存款项“按结息日人民银行挂牌公布的活期存款利率计息”(如今是月利率0.60,年利率0.72),上年结转的缴存款项“按结息日人民银行挂牌公布的三个月整存整取存款利率计息”(如今是月利率1.425,年利率1.80),虽然“免收利息税”,但比自己运作,亏得大了去了。加上现在的银行利率已经是“负利率”,所以不买房的人其实又要吃一层亏,明明是几十年的长期存款,却只能拿到“活期存款”和“三个月整存整取存款”的利息。
如果与国际接轨,那么就应该在住房公积金的贷款利息上——目前是年利率1—5年(含5年)为4.41%;5—30年为4.86%——做文章。总的原则是,没有贷款买房的人,到退休时结算,其利率应该高于五年期整存整取存款的利率,譬如说年利率4.2(如今是月利率3,年利率4.14)。当然,这仅仅是不是办法的办法,但这样的话,政府对没有贷款买房的“参积人”,也算是一个交代。
当然,这样一来,“国家”就要吃亏了。但是,如果“国家”不吃亏,那就必然让低收入者吃亏,这就称了“零和游戏”。何况,住房公积金的存贷差“国家”究竟用在什么地方了?公众也并不知情。
做道算术题:6389÷11=580.8182(倍)
虽然“山东网通否认高额公积金”,但“审计部门坚称无误”,并公布了与以上数字相关的山东网通和济南冰箱厂的工资基数、缴存比例和月人均缴存数。同时,审计部门指出:“审计报告中所出现的所有数字或事实不可能不实,涉及任何一个单位的审计报告部分都是经过该单位签字认可的。”
按现行政策规定,住房公积金的交费比例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的5%,原则上不高于12%”,但山东网通的缴存比例为15%,据审计局的报告,缴存比例为“最高的达到20%”,虽然媒体没有给予披露,猜想起来,应该是“机关事业单位”或“垄断企业”的居多。
与有关政府机构的朋友开玩笑,“住房公积金”的实质是:拿买不起房的人的钱帮买得起房的人买房。因此,当前段时间,各地纷纷调整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上限时(原来是10%,后来提高到12—15%),感到十分惊讶。因为并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住房公积金不够用了,迫切需要扩大基金规模。因此,这无疑是帮一些单位提高免税的福利待遇开绿灯。按规定,住房公积金的个人和单位的缴存比例应该是1∶1,也就是个人缴多少,单位也给缴多少,其实审计部门还应该查一查,那些缴存比例高的单位是不是这样做的,估计猫腻多的是。
对于住房公积金的弊端在媒体上已经有很多披露与抨击,归纳起来,至少有二:一是扩大了收入差距,工资本来已经比别人多了,现在在福利方面又拉大了差距;二是在贷款方面再次向收入高的倾斜,虽然借贷看起来“一律平等”,但收入少的因为买不起房,所以只好“作贡献”了。
对于后面这一点,退一万步讲,收入少的人虽然买不起房,是否也可以把“住房公积金”当作一笔到退休时一次性领取的“养老金”来看待,以此求个心安。于是,按国际惯例,这就要考虑公积金的回报率了。然而,住房公积金的个人账户存款利息却低得可怜:当年的缴存款项“按结息日人民银行挂牌公布的活期存款利率计息”(如今是月利率0.60,年利率0.72),上年结转的缴存款项“按结息日人民银行挂牌公布的三个月整存整取存款利率计息”(如今是月利率1.425,年利率1.80),虽然“免收利息税”,但比自己运作,亏得大了去了。加上现在的银行利率已经是“负利率”,所以不买房的人其实又要吃一层亏,明明是几十年的长期存款,却只能拿到“活期存款”和“三个月整存整取存款”的利息。
如果与国际接轨,那么就应该在住房公积金的贷款利息上——目前是年利率1—5年(含5年)为4.41%;5—30年为4.86%——做文章。总的原则是,没有贷款买房的人,到退休时结算,其利率应该高于五年期整存整取存款的利率,譬如说年利率4.2(如今是月利率3,年利率4.14)。当然,这仅仅是不是办法的办法,但这样的话,政府对没有贷款买房的“参积人”,也算是一个交代。
当然,这样一来,“国家”就要吃亏了。但是,如果“国家”不吃亏,那就必然让低收入者吃亏,这就称了“零和游戏”。何况,住房公积金的存贷差“国家”究竟用在什么地方了?公众也并不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