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迎虎口脱险
张维迎数次沙漠探险,奇遇连连。最近,他又开始了第N次沙漠之旅。这次与他同行的除了老搭档茅于轼,还有盛洪、章诒和、那力。五人组团游沙漠。
五人一开始并肩同行,可是茅于轼年迈,章诒和和那力是女士,三人渐渐落后,不过她们原本也无争先之念,落后了也泰然处之,胜似闲庭信步。张维迎和盛洪正当年,遂遥遥领先。
在路上,张维迎想前几次游沙漠都发现了一个瓶子,瓶子里有个妖怪发奖品,不知道这次能不能再捡个瓶子。于是他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地平线,期待ing,渴望ing,望眼欲穿。
张维迎游沙漠是注定要有奇遇的!果然,这次映入他眼帘的不是一个小瓶子,而是一个大桶!
不幸的是,此时突然一阵狂风刮过,迷了张维迎的眼睛。待风沙过后,大桶已被盛洪坐在屁股底下。此时茅于轼、章诒和、那力三人也从后面赶了上来。
张维迎想原先小瓶子里装的是小妖怪,发小红包;这个大桶里装的肯定是大妖怪,一定发大红包。可是现在大桶已被盛洪先占,必须尊重既得利益者,否则大家要把桶抢过来,必须要推翻坐在桶上的盛洪,这样内耗太大,可能还得不偿失。为了游沙漠活动的顺利进行,必须尊重盛洪对大桶的占有。
于是张维迎对盛洪说:“这桶你扛走吧,不过出了沙漠你要请吃西餐哦!”
盛洪虽然也是经济学家,但一直遵循儒家重义轻利、路不拾遗的的人生哲学。其实他坐在桶上只是要歇歇脚,根本没想到桶可能带来的经济利益。此时张维迎让他把桶扛走,盛洪也没多想,觉得大丈夫一肩担尽千古愁,抗个大桶算什么?转念一想,I am a gentleman, 要征求一下女士们的意见,于是问章诒和和那力同意否?
章诒和想:大桶中不知道藏着什么秘密?当代人既然发现了这个神秘的大桶,就有义务将之留传后世。否则,后人的历史中将会否认沙漠中发现大桶这一事实,而桶中的秘密更将永世埋没于黄沙之下。
那力想:一望无垠的沙漠中矗立一只大桶显得极为突兀,破坏了美观的沙漠的环境,桶中的物质不知道有没有泄漏的危险,也许有可能造成沙漠的环境污染。
于是两位女士都同意将大桶扛走。
盛洪突然想到儒家以尊老为美德,怎么忘了征求茅老的意见?真是罪过罪过!于是忙清茅于轼示下。
茅于轼想:君子成人之美。何况他一直力挺张维迎的观点,所以也表示同意。
盛洪见大家无异议,于是扛起大桶,与众人一起启程。
五人行至一块绿洲小憩。张维迎放眼一望,沙海茫茫无尽处,不知何时才能走出沙漠。于是又惦记着大桶,想这大桶里如果是大妖怪再闷上一段时间就怕会闷死了,大桶里如果是冰激凌再过段时间就化成水了,如果是……总之最好现在把大桶打开,如果遇到大妖怪发红包,就多给盛洪一些好了,大家也都能分一点。于是向盛洪说出建议——开桶!
众人对此问题都没有进行张维迎那样的理性思考,好奇心起,也纷纷赞成——开桶!
于是众人七手八脚忙开桶——桶却没打开!
茅于轼经验丰富,他总结开桶失败的原因是众人用力的方向和时间不一致,以至于内耗过大。于是茅于轼喊口号:“一、二、三!”大家一起朝同一个方向用力,桶终于开了!
大桶打开了——
桶里钻出一只大老虎!
大老虎的一口白牙泛着寒光!就像国画上的下山虎那样令人胆颤!
大老虎恶狠狠地说:“人类真他妈的不是东西!把老子的山头都开发成政府的培训中心了——我躲到沙漠里——人类还是觉得我占用了他们的空间,耗费了他们的资源——把我给禁锢到这个桶里!我今天要吃人!”
众人突遭奇变,毕竟修为了得,竟然都处变不惊。
盛洪想,此事因我而起,自要担当!只好明知不可而为之者,但求无愧我心。于是盛洪顿时豪气干云,义正严词地指责老虎忘恩负义,恩将仇报。盛洪引用了好多儒家经典,觉得说理非常透彻明晰了,可是老虎根本没听进去。末了就一句:“我知道你能讲道理,可我就不讲理!你能奈我何?”
盛洪急了:“谁说我跟你讲理了?我跟你讲的是道德!是修为!是心性!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大老虎笑笑说:“吾生也晚,在红旗下;革命老虎,心不法古。与人斗争,吾笃信之!孟子四端,吾不齿也!吾为猛兽,汝乃一餐;还不引颈,尚待何时?”
茅于轼看出盛洪讲仁义道德、礼义廉耻虽然滔滔不绝,但对这个无赖大老虎显然是作无用之功。于是老将出马,对老虎道:
“老虎啊,你虽凶猛,毕竟孤单。我们五人齐心协力,与你相斗,胜负也未可知。莫如我们舍斗争而合作,你不要吃人,我们送你肉罐头,这样对我们双方都是有利的,你看如何?”
大老虎看这老头,心想你以为你是武松啊?再看余下四人,两位女士几可忽略,张、盛二人虽正值盛年但已鬓染秋霜,心中盘算一下,颇不以为然。
此刻那力巾帼不让须眉,也来劝说老虎:
“老虎啊,人类现在已经充分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了。你们老虎都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呢!以至于当老虎要吃人的时候,人类都不知道是保护老虎还是保护人了!人类曾经为了自我的发展而迫害过老虎,但那都是过去的事了,现在人类已经为保护老虎而迷失了自我。其实在环境法律关系里人永远是主体,而老虎永远是客体……”那力说得兴起竟忘了眼前面对的是只大老虎!
幸好老虎听不懂主体、客体,也幸好及时打断了那力:
“大姐,你别跟我说法律怎么规定的,你跟我说说法律贯彻、实施得如何?”
那力一时语塞,这个简单的问题是当下最难回答的问题。
大老虎四下望望,想听听张维迎和李银河说点什么。这是一个十分民主的大老虎,虽然不会采纳任何意见,但要给大家说话的权利——尽管别人说话的时候必须面对它那一口阴冷的白牙!
张维迎没说话,是因为他一直在继续着自己的理性思考——
大老虎一钻出来,他就在想:在利益分配时,要尊重既得利益者。那么在风险和责任的承担方面,又如何进行分配?这个问题还没想明白,当茅于轼提出大家团结一致打老虎的思路时,他又在想也许合五人之力勉强可以把老虎打倒,但只要有一个人临阵脱逃,其余四人就会为老虎所制。而如果五人分别向五个方向逃跑,则老虎只能追击其中一人。如果大家齐心协力,显然打老虎损失为0。但由于信息不对称,有一人脱逃损失就增为4。而如果大家选择逃跑,则损失确定为1。
0——4——1——0——4——1!
究竟如何是好呢?如果是30年前,选择打老虎的胜算很大,可是现在……
老虎不知道张维迎痴痴地想什么,索性将目光转向章诒和——见她正在按手机键。
老虎和蔼地问道:
“跟你家人做最后的告别呢吧?替我问候您的父母、先生、孩子。”
章诒和淡然道:
“我的父母、先生、女儿,都已不在了。他们在天堂望着我,目光温暖而慈爱。”
大老虎好奇的问:
“那你给谁发短信呢?给你的情人吧?”
章诒和答道:
“我是一个孤老寡妇,老虎要吃人,我亦无力改变什么。但只要我一息尚存,就要把我知道的、经历的事情用文字固定下来,留给历史。现在,我正在用手机上网呢。”
老虎一听此言——激灵灵打个寒颤!心想,即使千百年后,人们在网上还是可以随意搜索到“人救老虎,老虎吃人”的故事!我将被永远地钉在历史的耻辱架上,而我的子孙后代将为有我这样一个祖先而羞愧和忏悔。想到秦少游诗:“人自宋后少名烩,我到坟前愧姓秦”,不禁背脊发凉,冷汗直冒!一失足千古恨,再回首是百年身!不敢想!不敢想啊!
想到这,大老虎吓得夹起尾巴逃走了!
众人虎口脱险,对章诒和的敬意油然而生,异口同声地说:
“诒和兄真女中豪杰!兄台的文字把大老虎都吓跑了!”
章诒和竟是毫无喜悦之情,依旧凄然道:
“文字能令恶兽却步,对恶人却是无效。大老虎害怕历史的审判,无耻之人却能篡改历史。禹毁尧舜文字,后世又待若何?”
众士同欢忽同泣:“猩猩啼兮杜鹃叫,落日青枫山鬼啸。篁竹深巖不见天,我所悲兮在远道——我所悲兮——在远道!”此刻不觉已到深夜,夜空中星月皆无,四周是茫茫大漠,天地间一片死寂!
大老虎一去无踪影,可是那两排尖利白牙仿佛笼罩四野,亮闪闪泛着寒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