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操作难度加大,五浪行情似进入尾声


    今天市场再度出现了较大幅度的震荡,盘中跌幅一度超过2%,虽然午后在银行股的带领下基本收复失地。但是在面临5000点整数位的关口,出现大震荡说明市场的分歧在加大。造成今天盘中跳水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中国证监会正式颁布《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市场预期这将会对后期的资金产生一定的分流;二、受美国次级债券危机影响,全球资本市场再度大幅动荡;三、媒体报道,6000亿元特别国债即将发行,这将使市场的资金面近一步收紧。

       我在7月底的博客中已经写过,此波大盘创新高的行情,应该是这一轮上涨行情的第五浪。从近期市场的走势看,5浪行情的特征越来越明显。最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大盘屡创新高的过程中,成交金额始终不能持续放大,甚至还有萎缩的趋势。

       为什么成交金额会萎缩呢,除了交易印花税提高后,交易成本提高抑制了短线的操作,但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市场的追高意愿在不断的下降。而指数之所以能创新高,主要是由于机构拉抬重仓持有的指标股的结果。这就像很多庄股没有成交量也能不断创新高,是一个道理,因为主力高度控盘,想拉就拉。基金拉抬重仓持有的指标股,既符合管理层提倡的“价值投资”的口号,又能提高净值,多收点管理费,还能使新发行的基金卖得火暴,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但是,再完美的童话故事,总有讲完的时候。这几天地产、有色、煤炭等行业股票的高位大幅震荡,就有些故事已经讲完了的味道。虽然他们中有不少公司,确实是很好的公司,有很强的盈利能力和很高的成长性,但是现在这样的过度炒做,已经将他们今后的涨幅透支了,后面极有可能有一个“价值回归”的过程,这跟拔苗助长没什么区别。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就是,曾经被市场热烈追捧的“资产注入、整体上市”题材,已经有逐渐冷却的迹象。今日两家公告整体上市获批的公司——深能源(000027)和葛洲坝(600068)都出现了较大的跌幅。利好题材的“见光死”也和之前的利好公告后连续涨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也是行情由强逐渐转弱的一个特征。

       我不是神仙,我无法准确的估计大盘指数具体能涨到多少点,也无法像算命先生那样掐指算出到底哪一天大盘会掉头向下大跌,但是我可以说,目前的五浪行情已经接近尾声。短线只有银行板块尚维持一定强势,一旦银行股也开始转弱,我真不知道还有什么股票能将指数推向更高,昨天的缩量普涨,接踵而至的是今天的大震荡已经证明了靠垃圾股、题材股再度整体活跃,是无法将大盘持续推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