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于清教
临去北京前,因为企业文化量化论坛与黄鸣联系,他答应出席。我和王育坤、刘孝全说,黄总演讲的题目是企业文化与《论语》,组委会于是调整了流程安排,让黄总第一个讲。
22日我在香山饭店,因为极特殊的原因,黄总没有成行。黄总再三说,谢谢,并让我转告向组委会表示歉意。
24日由于北京去德州的动车(D)无票,早上6点我即奔往赵公口长途汽车站,7点15如愿地踏上了开往德州的高速巴士。一路上在想,与黄鸣沟通的话题,准备了很多想沟通的问题。
中午11:30分下了高速终于踏上德州这片热土,眼前立即被中国太阳城的特色所感染。在路边的高炮广告上,赫然树立着国家某电力集团为这座城市魅力而埋单为皇明埋单巨大广告牌:使用清洁能源,创建和谐社会。我不知道是否是巧合,但为黄鸣感到欣喜,因为他所从事的产业正为全社会、全人类所赞赏——就是别人做广告也都是发自内心的心甘情愿为皇明做义务上的宣传。
在接我的车上,跟董事长办公室的小安聊起我的这个感受,他一直在微笑。
在上办公楼的时候,我发现一个细节:在电梯旁,光线有些暗淡,没有开大厅的灯,我很快把节能的概念联想起来,按下电梯按钮,有一句话提示得让你心动:50岁以下的公司同仁,上两层下三层乘电梯与步行的时间相等,且能锻炼身体,何乐而不为(刚才写此文的时间是21:36分,因为没记全这句话,不得不跑出办公楼上的客房,拿着皇明太阳能手电筒去电梯旁看,竟然发现走廊的灯竟然也是关闭的,而且由于晚上人员流量减少,电梯显示为驻停状态)?如此文化,在工厂,在办公室,随处可见,甚至在德州的街道上,皇明与这座城市都融为了一体,蔚然壮观的皇明企业绿成为德州最生动的风景线。
两个细节说明两个问题:一是皇明所从事的太阳能产业已经融入全社会、全人类共同的响应,保护地球,珍惜能源,连做公益广告都有世界顶级的企业为皇明的宣传效劳;二是节能、环保、和谐在皇明的企业管理细节中无处不在,这种从自身做起,进行影响企业商业行为的实践,是一种大智慧,值得被欣赏与被尊重。
老友似新朋,商业同脉
与黄鸣的认识是通过文字。阅读文字,阅读心灵,领会商业,这是黄鸣所给予我的向往。见到的那一瞬间,那么长久电话沟通着的老友,一下子因为见面而陌生起来,像得到缘分中的新朋友,我们用握手的力量彼此感受信任与熟悉。
面对面在无遮盖无寒暄中交流着,从太阳城谈起,从产业链分析,看企业个性,论渠道创新,看国家策略,说企业环境,谈为人为事,黄鸣时刻跳跃而敏捷的思维,对太阳能事业的激情,无时无刻不感染着你。
午饭当中,在皇明集团的自办食堂吃饭,吃的饭菜都是适量可口,让人感觉不到有任何浪费的痕迹。作为黄鸣邀请的客人,你不得不为这些管理细节而尊敬。
下午3点,恰巧和来自浙江大学的首席顾问、德州市的经济顾问颜教授在黄鸣的直接带领下一起参观了皇明产业园与世界太阳城项目。
回来后,又是长达两个多小时的面对面交流。看到黄鸣从抽屉里拿出饼干,在水杯里蘸水吃的时候,我内心“咯咚”一下:该吃饭了。秘书也提醒,19:30了。
太阳能产业能够在黄鸣的手中演绎成如此真切的商业现实,不由得,让我看到黄鸣忙碌的身影背后是一种巨大的产业责任与社会责任真正使然。
在商业管理与实践的认知上,我们无疑因为他从事的伟大事业而同脉心连而变得肃然起敬。
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强大
我参观无数企业的文化,了解过很多包括跨国公司的企业文化,但能把文化真正演绎成让你如同触摸自己脉搏那么真切与鲜活的还不多。
刚才说到的电梯文化、走廊文化。最让我感兴趣的是参观皇明科技馆、博物馆过程中,皇明醒目的核心价值观:六相宜,十和谐。
何为相宜?何为和谐?皇明所做是,企业与员工、协作商、消费者、国家和股东利益一致;企业与社会、企业与同业、企业与自然、企业的局部与整体、长期与短期利益、企业理想与现实、企业文化与传统文化、企业内外文化、企业运营与发达地区市场理念、企业员工之间的和谐统一。我曾经在分析诸多企业案例时总结企业价值观与和谐论的四境界:合而不作,作而不合,不合不作,既作又合。皇明通过其价值观已经预料并实现了商业的真谛:合而真、作而切以及和而不同。这些偷不走、学不来、仿不去的文化沉淀,正如太阳的光芒照耀着皇明的昨天、今天与未来。
从以下的皇明理论中,你可以找到发自内心的颤动:
“搭桥理论”是一等配合搭桥指路,二等搭桥修路,三等有桥无路,四等无桥无路,五等走投无路;
“半杯水理论”是乐观者把半杯水当成希望之水走出了沙漠,悲观者让半杯水搅乱了情绪只能陷入绝境;
“和面理论”是老员工和外来人才相互把对方当做有发动力的面酵子,你中有我地水乳交融,就能蒸出香馒头来了;
“意识决定存在论”是,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有激情一切皆有可能;
“种西瓜理论”是,与竞争对手一块种西瓜,培育市场,而不是分西瓜靠价格战打市场,没有对手的市场是没有前途的市场;
“戏班子理论”是生旦净末丑要默契配合,要不戏班子就没饭吃了;
还有“森林理论”、“女娲补天论”等等,这些朴素的商业实践无处不散发着人性永恒的光辉。
皇明的职业观是,最美是商人。这让我突然间回顾自己的商业职业历程,为之凄美而内心激荡起来。
感恩自然,敬畏真理,皇明的信仰一下子放大了我的梦想。
我一直在思考,文化是什么,企业靠什么持续,皇明能够持续稳定地增长,文化才是其真正的发动机和蓄电池。
文化是商业的梯子,它让我们攀登到一定高度后感到自己的渺小和谦卑,而只有不断地攀登,才发现探索外面世界的魅力原来就贯穿在自我实践与不断挑战自我中。
文化让皇明在潜移默化中强大,这种强大不是震慑,而是可贵和尊重。
“养生”一词,原出《管子》,是保养生命以达长寿之意。而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历史中,健康与长寿一直是人们向往和追求的美好愿望,因而养生文化不断丰富和发展,遍布世界。相对于世界其它地区的养生文化而言,中国的养生理论与实践由于有着古代哲学和中医基本理论为底蕴,所以显得尤为博大精深。它汇集了我国历代劳动人民防病健身的众多方法,揉合了儒、道、佛及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堪称一颗充满勃勃生机和浓厚东方神秘色彩的智慧树。而探索中国养生文化这棵古老而神秘的东方智慧之树,不但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而且符合当今世界科学发展趋势。
在皇明,我找到了这棵智慧之树的根与源,也从另外的角度看到了皇明所给予人类生活的强大梦想与希望。这是不能摆脱的力量牵引。
中国的太阳谷,世界的梦想城
49岁的黄鸣,头发过早地花白了。而他的眼神却是如此闪亮。
吃晚饭,我们不约而同地去德州的一个粥店,坐在黄鸣的身边,你会觉得他像个孩子,他对粗茶淡饭是如此情有独钟,而且那么平易近人,可以沟通。
在中国的太阳谷,在德州的夜色中,我深深感受到太阳光芒的强大魅力,它无私而热情,它的奉献之美,它的博爱之魂,它的积蓄之醇,都让我看到了现实与梦想的距离。
销售德州,德州Marketing,忽然觉得这是一个非常神圣的命题。
黄鸣在销售皇明的同时,也把德州Marketing,他做了永远不可估量的贡献,我们不可衡量。
而黄鸣却告诉你:我是做事的,不做什么中国首富。显然,黄鸣对于德州的情结,对于德州这片热土给予他的自信与坚强,让他的梦想真正走向了世界能源巨子的舞台。
在推进中国环保事业的进程中,有这样一个人值得我们关注和尊敬,他和他的团队带领中国太阳能趟出了一条世界可再生能源发展可参照的模式——“皇明模式”。2006年5月5日他被邀请登上联合国讲坛,第一次让关注全球能源产业的人们能够静下心来聆听来自中国的声音,让叫嚣“中国能源威胁论”的西方人,感受到了来自中国的力量,从而让“皇明模式”成为世界可再生能源可持续发展和向环保进军的一个标志——他就是黄鸣。
皇明的求索告诉我们,做企业不是为了哗众取宠,不是为了光鲜的排行榜,不是为了做什么精神领袖,更不是为了跻身什么权力;做企业是一种生存状态,是一种服从,一种责任,他必须忠诚地服从来自客户、市场、员工、社会需求的每一个召唤;做企业是惶者生存,永远有数不尽的危机,永远面临倒下去的临界点;做企业是永远的谦卑,时刻要牢记着时间的作用,时刻要警醒着事物昙花一现的本质。
1995年的今天,黄鸣放弃了优厚的生活待遇、社会地位和出国机会,负债百万创办了皇明太阳能。
12年来,他只做了一件事——关于太阳能——他领导皇明集团开展了世界史无前例的太阳能科普宣传,通过8000万公里科普行、上百个科普园、数千场科普报告、近亿份太阳能科普报、数百万人环保签名、数千次绿色环保风暴,引爆了中国太阳能市场。
2003年他无愧于全国人大代表,提出了《能源持续利用入宪》议案,2004年率先提出50年实现“G(Green)能源替代”战略,推动了中国《可再生能源法》的立法进程,为国家能源替代战略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他带领皇明仅用12年的时间,建立起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太阳能工业体系,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近百年的工业化历程。
12年来,累计推广太阳能1000万平方米,相当于节煤2000多万吨,减少各类污染物排放近2000万吨,创造了世界上唯一不依赖政府补贴推动太阳能产业成功的奇迹,为国家能源环境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而这些,对于我面前的黄鸣而言,一切才刚开始。
正如在皇明博物馆文化墙上“再叩永恒之门”中写到:可持续的太阳能文化,是古往今来所有文明涵养孕育出的一朵奇葩。
在中国有一个太阳谷,它在德州,是皇明;在世界能源的梦想之城中,来自中国的皇明正在改变着世界,改变着人类的生活进程。
皇明,黄鸣,让我们感动,为自己,为地球。
(请继续关注后续文字。)
2007年7月25日6:18于德州湖滨北路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