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毒的点击率”制造了“最毒的后妈”?


  一篇《史上最恶毒后妈把女儿打得狂吐鲜血》的帖子,引发了网友的愤怒,无辜的后妈差点被口水淹死。事件披露后,丁香小慧的伤情牵动了众人心,很快小慧进入了上海瑞金医院就诊,并公布了捐款咨询电话和捐款账号。根据专家会诊,小慧患有凝血功能障碍等多种疾病,影像学显示小慧的脊椎存在严重病变,没有如媒体所报道的被打骨折迹象。于是愤怒的声音逆转,网友又临风质疑,这根本就是天大的谎言,这个事情纯粹是新闻炒作。
  
  是不是炒作?谁是炒作的幕后操纵者?那么,这个天大的谎言又是怎样出笼的?炮制出这样一个“史上最毒后妈”,究竟是网络暴力所致,还是人性暴力的“功劳”?
  
  我们无可否定网络推波助澜的作用。帖子首先在网络上引起轰动,是因为网络上为博点击率,一些主观臆断的东西被无限放大,如:背部六块脊椎骨头基本被打断。一些客观的被弱化被屏蔽,如:小慧的父亲说,孩子是摔伤的。当“史上最毒后妈”被揭穿是假新闻时,人们却把罪过又归咎于网络。网络只是现代化的一种工具,它是无辜的,网络再现代,操纵的还是人。所以不是网络暴力,而是人性暴力。
  
  当谎言被揭穿,有评论说“史上最毒后妈”再次见证网络暴力。这种观点,我并不认可。我们无须指责网络,的确,良知的喷发并无过错,当我们看到互联网带来种种话语暴力时,却看到了互联网的可爱之处,因为它的开放与平等能迅速完成纠错。正如熊培云先生所说,若非如此,这位“史上最恶毒的后妈”恐怕早就像《西西里的美丽传说》里的女主人公一样为千夫所指、遭遇不幸了。
  
  不是“最毒的点击率”制造了“最毒的后妈”。“史上最恶毒的后妈”恶炒,是缘于我们民族的劣根性。盲从是我们民族劣根性病象的一种。在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发展历史中,民众受儒学理论学说的熏染,精神麻木,缺乏独立的个性化理性思考,盲目机械地跟随大众潮流,已积成劣根顽疾。正因为有了这种盲从,听风就是雨,遇事不进行科学理性的分析,才会出现这种“史上最恶毒的后妈”的事件。
  
  “后妈”,是女人的特殊称呼。这个称谓对女人来说,不仅仅是一个称谓,还是骂人的言语。“后妈”,历来在世人心中是心狠手辣、面目可憎的形象。我们都是听着许多后妈恶毒故事长大的,听得最多的一句是“隔层萝卜隔层皮”,后妈是好不到哪里去的,毕竟不是亲生的。电视剧《错爱》中,后妈周佳丽有这样一段台词:“亲妈打孩子,人们会说‘棍棒底下出孝子’。后妈打孩子,人们会说‘后妈真狠啊!有后妈就有后爹’。后妈,我下辈子再也不当后妈了……”其实也不是所有的后妈都是“恶妈”,生活中好的后妈甚至后妈胜亲妈的事例也比比皆是。其实,小慧的后妈陈彩诗是善良的,从邻居平时目睹的情况来看,陈彩诗对小慧还是关怀备至的。家庭生活很拮据,但小慧要的童话书,小慧喜欢吃的东西家里从不会少。在这件事上,陈彩诗真的比窦娥还冤。
  
  既然陈彩诗是一个好后妈,那么电视画面中“被毒打”的小慧为什么言之凿凿地指认遭后母毒打,还说后妈是魔鬼呢?不是童言无忌吗?再联系网文中小慧“打到不停吐血,六块脊椎断裂、尿失禁,极可能下半身瘫痪”的语句,我想,这是不是为了达到一种炒作目的?后妈是最易炒作的,不是炒作出了“史上最恶毒后妈”吗?这种炒作当然最吸人眼球,最能起到轰动效应,也最能取到效果。
  
  事实上,如果没有这种事件的出生,小慧就没有钱进医院,至今她还在家里拖着。这种恶炒本意是救治小慧,看起来是善意的,但后妈遭受的心灵创伤却是无法弥补的。
  
  “当谎言和欺骗愚弄了网友的善良和爱心,当网友的激情像愚昧一样澎湃后,我们最需要反省的就是作为网友该以怎样的理性面对这种恶意的陷阱,媒体该以怎样的公正给网友更客观的诱导?”北京网友殍哥的这句话,的确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深思。

[作者:洪巧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