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获10万个假冒苗岭洁肤霜包装盒


  “门就要打开了!”2007年6月25日下午1点多钟,投诉人张华(化名)异常地惊喜,因为她终于听到了一个让她等了

10天之久的电话:“苏州吴中区横泾镇新路村民委员会同意提供办公室钥匙,决定开门,并配合调查涉嫌藏匿10万个假冒‘苗岭’注册商标外包装盒。工商局也即将出发赶往现场,请你们投诉人也立即赶往现场!”打电话给她的人正是苏州市吴中区工商局经检大队队长兼横泾分局局长徐少红。张华随即动身赶往现场,并通知贵州黔东南州苗岭医药公司在当地守候的人员也马上过去。下午2点钟,张华和苗岭公司的守候人员到达现场,吴中区工商局的调查人员向他们和当地村委会相关负责人做了调查笔录之后,打开了村委会办公楼里的一间涉嫌藏匿假冒包装物的办公室大门。门开了,屋内除了有投诉人,从温州一路跟踪发现的10万个假冒“苗岭”注册商标包装(13箱),另有1箱假冒苗岭注册商标包装(除颜色深浅有些细微区别外,与本次发现的假冒苗岭注册商标包装一模一样)、3个箱子(大部已用空,底部留存些许假冒苗岭注册商标包装,箱外面也同样写着“苗岭”两字),以及一张无被褥的空板床。对此,工商局调查人员全程录了像,并将共计14箱多(13箱系投诉人本次跟踪对象,1箱多系造假者先前制假剩余的假冒包装)假冒包装物运上执法车扣留。

追“假”追到村委会

“能够追查到这批假包装盒,虽是偶然,但也是一种必然。”贵州苗岭公司金总经理说,由于发现市场有大量的假冒“苗岭”洁肤霜,并且其质量低劣,引起消费者的大量投诉。从2005年起,他们生产厂家和销售商就开始投入调查,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发现了造假者的蛛丝马迹。2007年6月13日,苗岭公司委托的一家温州印刷厂打来电话,询问是否还委托别的厂家做印刷,公司确认说没有,并确认是造假者在做。苗岭公司立即向当地贵州省凯里经济开发区工商分局报案:温州有一家企业受托印制苗岭牌洁肤霜的包装盒(经核实确认该印制行为非厂家授权),且其非法印制包装盒数量达10万个之巨(若按假冒成品市场售价16元计算,假冒产品价值达160万元),请工商部门给予追查。6月15日,该温州企业即以卡车从温州发货,公司金总和王经理及凯里经济开发区工商分局的领导带领调查人赶到了温州,进行一路的跟踪,开始追查造假源头。最后,发现这批假包装物卸到吴中区横泾镇新路村民委员会院内一办公室内。

110出警保安全

在新路村委会院内存放十万个假冒包装盒的办公室是村委会租给村委会斜对面的“力康塑料制品厂”的。后到工商部门查核,该企业名称实为苏州市吴中区横泾力康包装制品厂,系个体经营户,经营者为河南人申国。在新路村委会的院子里,投诉人员马上拨打了110要求来给予处理。110警员让投诉人前往警署制作笔录,两名110协警和随行的贵州工商调查人员都留守现场。6月16日晚7点半,吴中区工商经检大队徐队长来现场了解情况,并且对此案件进行调查处理。

守“假”守了10天

为防止有关涉案人员再次转移侵权包装物,自2007年6月16日起,苗岭医药公司不得不派人24小时蹲守在村委会的院子里。他们昼夜不停地轮流守候,案发地在偏远乡下,但是他们仍有不追缴假货誓不离开大门一步的决心,哪怕创下“守假”的记录。6月25日下午两点钟,横泾镇新路村委会配合当地工商调查,同意提供办公室钥匙,终于把门打开,至此,10万个“苗岭”假冒包装物被工商人员扣留并运上执法车。

假“苗岭”坑害消费者

贵州黔东南州苗岭苗族医药技术有限公司是贵州省凯里市少数民族企业的后起之秀。工厂生产的苗岭牌洁肤霜等系列保健产品原料都来自山里野生药材,由于疗效和质量有保证,市场的销量也很稳定。但是,从前年下半年就开始发现有假货,产品毫无效果,消费者纷纷退货,药店对此很恼火,就找企业。该公司的苏经理说:“现在的消费者维权意识都非常强,有一点点事情他们都会找你,所以我们坚决要打掉这个造假窝点;这不仅危害广大消费者的健康还会摧毁企业的信誉,更甚者,由于造假者低价放货,会冲乱市场价格体系,不仅让企业无法经营,还能使企业面临倒闭的风险。”投诉人张华提醒广大消费者购买时注意:现在假冒苗岭牌洁肤霜的外包装盒是很容易甄别的,真的外包装盒是亚膜纸,有350克重,比较厚;而假的外包装盒比较薄,是很亮的光膜纸做的。6月28日,投诉人已向苏州市吴中区工商局要求,对涉嫌侵权者进行调查。苏州工商部门对此表示,不仅要继续追查,也将按照国家法律,严厉打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