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继续发表我的争鸣意见:
1、诺贝尔经济学奖评定委员会吃错了药,中国经济学奖评定委员会也吃错了药,不知你是否在其中也跟着吃错了药
我在《诺贝尔经济学奖学术体系的不足之处》一文中论述的标题是这么写的:
重视教授理论,忽视“平民”独创,不知矮人如站在高人肩上比高人更高的观点
——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兵法娴熟文韬武略的教授应是不如一条火枪能打天下的“平民”
——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经济学奖评奖委员会评人先看学历和职称,而不是先看创造的方法和贡献,这实为大忌之一
这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评定委员会吃错了药的表现之一。
可是现在的中国经济学奖的评奖细则中规定:中国经济学奖候选人不接受个人申请与社会推荐。
二千多年前伟大的东汉哲学家王充在论衡一书中曾经就“被推荐人是否是贤人”论述过这一问题。他在书中写到:齐威王因为别人毁谤即墨大夫而赐给即墨大夫封地,因为别人吹捧阿大夫而烹煮了阿大夫。由此可见那些被专家推荐的人一定是有好的理论吗?那些不被人推荐的人就没有好的理论吗?俗话说:英雄莫论出处。此句话有两层意思:英雄不论你出身地位高低;二是英雄不论你如何表现,只要表现出英雄就是。我看中国经济学奖评定委员会真是吃错了药。但愿你不在这其中,这样也就不会跟着吃错了药。
他们如此规定是干什么啊,是不是为了让那些伟大的理论创造者送红包才行,还是为了维护自己学派体系,还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圈内利益。
2、豪言壮语是中华民族真正觉醒的标志之一,我就是要当这样的一个觉醒者
为什么豪言壮语是中华民族真正觉醒的标志呢?你说你觉醒,一个人闷声不响的,别人这么知道你觉醒了,你轻声细语之声,别人以为你在说梦话,感觉你觉醒的份量不重;只有豪言壮语,人们才知到你真正的觉醒。
如果我们不豪言壮语,没有雷震天下之语,那些拉帮结派之人,那些占着茅坑不拉屎的人,那些狐朋狗党之人,那些占着官的位置让别人做不成清官之人,那些天天打牌吃喝做起报告来是成绩伟大问题次要之人,那些排贤妒能之人,那些贪赃枉法之人,那些自我吹嘘之人,还真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别人都是臭狗屎了。
如果我们豪言壮语了,也许让他们当中有些人会吓出一些冷汗来,能萌生出一些天地良心来,那么中华民族就少受一些罪那就会多一些快乐来。
如果我们的第一执政官都是靠豪言壮语上来的,那一天中华民族应该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喝喜庆酒了。
我们的豪言壮语不是多了而是少了,不是早了而是比起别国来得太迟了,美国人、日本人老早在豪言壮语了,所以美国经济成第一,而日本人在一片废墟的基础上却在不长的时间内使经济产值达到第二。
3、建国也有五十七年了,没有一个中国经济学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我真为你们感到汗颜
你们忠不如魏征,能不如管仲,思不如魏源,除了造出一些赵高指鹿为马的把人吓得大气不敢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来唬人之外(明明是社会资本主义,非要说成是社会初级阶段论——见我的博客关于《与温家宝总理争鸣之一》的一文)还能有什么伟大的光辉业绩。
你们造出了一个社会主义特色的学说,难道社会主义的特色是不让人民摆摊谋生,抢劫没收摆摊人员的合法财产,这就是你们所说的与日本法西斯侵略中国时不同的特色吗?
你们口口声声说是关心弱势群体,但是你们采取的现实政策是把弱势群体能供应与人民又是最大现实需求隔离开来的做法,这就是你们中国经济学家的思想和理念吗?比如网吧,非要规定要多少台以上(有的地方是二百台),弱势群体能做到吧?你们借口一些青少年在网吧出事,而采取封闭网吧的政策根本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辨证观,世界上那一样先进的东西不出事啊,飞机也出事,也会爆炸,难道就废止飞机,我看你行政第一把手也会干出一些不好的事情来,干脆我们就来个无政府也吧。
既然你们搞不来诺贝尔经济学奖,我给你们提出一些建议,认为政府的乘数倍数、加速的数理动态模型是向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冲刺课题之一,难道有什么理由说不通,难道你们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别人都是弱智者,就不该提这样的建议吗?
恰恰相反,人人为我师,我为人人师,我还是要提这样的建议,认为中国经济学者在以下几个课题下功夫,也许能拿到诺贝尔经济学奖。
西方某些战略家通经济学意识形态的误导,彻底摧垮了前苏联的国家和军队;美国在经济理论的指导下,成功阻滞了欧元挑战美元的霸主地位,洗劫南美、拆解日元货币圈等等,始终维护着美元的霸主地位;美国实施“经济复兴”计划,造成美国经济上的霸主地位。可见经济学是十分重要的。
我认为正确的社会发展思路是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第一要素。正确的自然科学思路是第一生产力第二要素,这第二要素都要保密,其实这“正确的社会发展思路”的第一要素更要保密了。
日本经济衰退,百计无效。日本经济理论界想从温州当时是一个穷乡僻壤而成为名扬一方的温州模式中探寻是否可以摆脱经济困境的有益启迪,于是日本在2000年召开了“温州模式”的研讨会,傻瓜的中国人却派了好几个专家教授赴会,畅谈温州模式之奥秘。这些中国人就根本不知道正确的社会发展思路是第一生产力第一要素的这一真理,第一生产力第二要素的正确自然科学思路都要保密,难道第一生产力第一要素就不要保密吗?
综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他们都是研究一些类似富人治病的课题而得奖的,这主要是为他们本国经济服务的课题。而几乎没有类似穷人生癌怎么办的课题。首先大多数国家不是富国,所以诺贝尔经济学奖至今没有对世界的大多数国家有过什么大的帮助。对于不发达或穷的大多数国家来说这么发展,诺贝尔经济学奖却很少有人在这一方面有较大的贡献,至今没有一个人是凭贫困地区如何快速发展经济的课题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
正因经济学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因此我认为中国经济学家无需把自己发展本国经济的锦囊妙计和盘托出去为了得一个与本国经济快速发展重要性相比而轻得多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作为中国经济学家首先得为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做出贡献才行。再加上诺贝尔科学奖评定中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明显带有政治意识形态的色彩,如搞西藏分裂活动的达赖喇嘛却获得了“和平奖”,这明显是针对中国的挑衅行为。因此我认为中国经济学家无需十分看重诺贝尔经济学奖,只要能为中国高层领导提供正确的经济发展思路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就行。
但是在不影响本国经济的情况下,我认为中国经济学家可以在如下课题上有所创造,一定能符合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条件。当然这里要强调一点的是符合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条件,别人并不一定给你。
Ⅰ、中国经济学家向诺贝尔经济学奖冲刺的课题之一:政府的乘数倍数的放大和加速的数理动态模型
这一“政府的乘数倍数的放大和加速的数理动态模型”的课题从字面上要理解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政府乘数;二是政府的乘数倍数;三是政府的乘数倍数的放大;四、政府的乘数倍数的放大和加速。
这是一个如何使政府大有作为的课题,也就是说政府通过的一系列的运作达到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从而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目的。
Ⅱ、中国经济学家向诺贝尔经济学奖冲刺的课题之二:公有制经济新科学体系
公有制经济新科学体系是避开以前建立在公有制经济是全体人民或集体的每一个人对生产者资料拥有所有权的这一错误观点上的旧学术体系,而在公有制经济是建立在全体人民或集体的每一个人对生产资料不拥有实际所有权的正确观点的基础上构造公有制经济的新科学体系。
这一公有制经济的新科学体系将回答如何开发矿产资源的问题、如何对待国有企业及集体企业的问题,如何使用公有资金的问题。其目的一是如何科学管理矿产资源、公有企业、公有资金等;二是通过公有制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Ⅲ、中国经济学家向诺贝尔经济学奖冲刺的课题之三:适用于全世界贫困国家和地区快速发展的经济模式
中国是在一个贫穷、落后的基础上获得快速发展的,因而中国对构建“适用于全世界贫困国家和地区快速发展的经济模式”有很好的素材。中国的区域经济模式丰姿多彩。因为中国的区域经济模式是诞生在各自拥有不同的生产方式和所有制格局下的结果。而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拥有象中国如此复杂的生产方式和所有制状况。我们既有国有企业、又有集体企业、还有民营企业,而民营企业又有家庭工厂、联户企业、个人独资企业、股份合作企业,外资企业,还有挂户企业;而且还拥有公私合营的企业。并且各区域原始积累的方式也是各自不同。现有的中国区域经济模式为什么不能广泛推广呢?这是我们经济学家没有对区域经济模式进行总结提高和改造的缘故,而是跟在区域经济模式后面跑,总结其成功经验,可是这些经验能否推广却没有认真研究。我已经构造出了全世界贫困国家和地区快速发展的经济模式,这个模式只要经济学家加以润色、补充之后完全适合在全世界贫困国家和区域进行推广,并能使它们取得经济上的快速发展。
Ⅳ、中国经济学家向诺贝尔经济学奖冲刺的课题之四:富裕国家和区域地带中贫困地区如何快速发展的工程思路
富裕国家和区域地带中贫困地区和全世界贫困国家和区域的发展情况是不同的。
富裕国家和区域地带中贫困地区首先面临的一个主要环境是富裕地区产业和行业优势的冲击。所以它们要发展传统产业那么肯定竞争不过富裕地带的企业。而贫困地区要独避溪径地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又面临着人才、资金的不足,对于它们应如何发展,我认为应构造一个富裕国家和区域地带中贫困地区如何快速发展的工程思路才行。
Ⅴ、中国经济学家向诺贝尔经济学奖冲刺的课题之五:血缘系谱经济发展理论
所谓的血缘系谱经济发展理论是研究血缘系谱家族的人存在着世代波浪线规律来指导血缘家族的经济发展问题。人们平常所说的“富不过三代”,其实就是血缘系谱家族存在的世代波浪线规律的体现。
现在人们常常用家族各代人的主观思想不同来错误解释世代波浪线问题。历史学家斯特林·西格雷夫在《龙行天下》一书中对“富不过三代”是这样写的:第一代牺牲一切来换取财富;第二代失去赚钱的动力;第三代把家产败光。但实际上在第一代大富大贵之后,第三代也是很有奋发向上的进取心的,但是灾难就会伴他而生,如美国总统罗斯福,他的第一代很好,第二代也可以,可是到了他这一代,他也是很有进取心的,但是偏偏灾难就降临到他的身上,在下水洗脚时却使脚瘫痪。
我认为中外历史上在第三代时把前一二代的财产败光,决不是第三代人无所作为昏昏庸庸过日子,而是世代波浪线规律在起着作用,因此日本、韩国等亚太国家的一些家族式大公司倒闭绝非是他们无所作为,而是血缘系谱经济发展理论在起着作用。
现在世界五百强企业内的一些大企业之所以蓬勃发展,是因为它们实行很好对公司管理人才和科技人员的入股制度,因此这种不是家族式的大企业是最难在市场竞争中败北的,因此研究血缘系谱经济发展理论对于指导中国企业如何进一步发展将起着重要的指导的作用。
Ⅵ、中国经济学家向诺贝尔经济学奖冲刺的课题之六:人生经济预测论
中国很多人把现在社会上开展的人生预测行为一概冠之以迷信之论是错误的,至少说明了他的认识在这一方面是无知的。
人们常常称纸、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称为中国的四大发明,但是中国还有一项发明应当在排在中国四大发明的前面,那就是中国古人一直来不断完善的周易预测理论。中国的四大发明现在是世界各国人人都会,但是中国的周易预测理论,现在世界各国很少有人能搞精通的,这说明了中国人在当时科学不很发达的情况下,能发明了周易预测理论,的确说明中国先人的聪明智慧。
周易预测理论在预测人的一生全程方面有好几种方法,其中一种是四柱预测理论。
温州当时报载,现在是科学昌明的时代,但是却有很多人相信人生预测的迷信,这不能不是现代文明社会的一大遗憾。
但事情就恰恰令他想不到的是:现在经济发达的香港、澳门、台湾、新加坡却是大兴人生预测行业。这不是现代社会越发达人们越来越迷信,而是周易预测对于指导个人在市场经济如何抉择方面起着重大作用。
如何完善人生经济预测论,中国经济学家必须对中国这一国宝要高度重视,并且要继续发扬光大,使它能对最广大人民的经济生活起着指点迷津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Ⅶ、中国经济学家向诺贝尔经济学奖冲刺的课题之七:周易预测理论在现代经济领域里的应用
周易预测理论构成了一个庞大的预测体系,对于指导个人决策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实行市场经济制度的今天,我们要发挥周易预测在指导个人关于经济事务方面重大决策的重要作用,使周易预测理论为现代化建设服务。
因此加强周易预测在现代经济领域里的应用非常有必要,必须设立组织机构加强研究。周易预测理论是中国的国宝,如果把中国周易预测论的理论和在现代经济领域应用的经验撰写成文,我成为中国经济学家一定会在这一领域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Ⅷ、中国经济学家向诺贝尔经济学奖冲刺的课题之八:人口智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与对策
为什么世界会出现南北两级分化的结果,为什么不发达国家基本上都分布在北纬25度和南纬25度之间呢?我认为这与人口智源有着密切关系。
现在很多人搞不懂温州经济为什么会如此快速发展,中国经济学家还提出了浙江经济发展一直是个迷的问题。其实迷底很简单,浙江及温州都是世界人口智源一流的人地方。因而这个地方取得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不奇怪的。
因此开展以人口智源理论及其经济发展关系为主线,连带人口智源理论与世界文明发展史,世界政治、文化等的关系的研究非常重要。
在搞清了楚了人口智源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后,有利于我们寻求加快经济发展的对策。
Ⅸ、中国经济学家向诺贝尔经济学奖冲刺的课题之九:周易辨证得失观的规律及应用研究
周易辨证得失观和马克思辨证观都能成为经世济民的哲学观,可以用一句诗来表示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马克思的辨证法侧重于研究事物发展的规律,而周易辨证得失观侧重于研究个人及其家族的发展规律和治政、人生的一些规律。我总结出了周易辨证得失观的规律有如下几条:
世代波浪线规律(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倚的世代波浪线规律);
第一代如不能一鼓作气一统天下,那么后代子孙就不能一统江山;
社会制度发展中生产关系的跳跃波浪式发展规律;
治政者享利太多不利民或祸国殃民,反之治政者享利不多利民或益国;
人生福份能量转化规律;
辨证得失求证总效益的取舍规律;
智源能产生最大经济学效益的利用规律;
人生总能释放方向受制于国治如何的规律;
世化波浪线的异化规律(用这一条规律可以解释:自古红颜多薄命,三宫六院七十二妃是皇室能够延续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的原因所在;为什么皇宫女人权力过甚不杀子,子也会死。)
确立名垂青史的人生最高收益原则;
人生因果条件适时转化规律;
得有所失,失有所得的生命发展的辨证规律;
辨证得失的治政观;
研究问题的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再从复杂到简单的过程。
加快周易辨证得失观的规律及应用研究有利于推动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促使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利于我们如何处理治政、人生的问题。
Ⅹ、中国经济学家向诺贝尔经济学奖冲刺的课题之十:对马克思派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和发展
从现在来看,马克思的很多论断是错的,必须对马克思派政治经济学发扬批判精神。
马克思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现在看来并不正确,因为生产力再发展,人的生产关系还是会存在剥削的问题,因此这种生产关系并不是由生产力的发展而决定的;
马克思提出了建立公有制经济的观点,但是公有制经济其实也是个人没有实际所有权的经济;正因为我们以前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所以我们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都走进了误区;
马克思的可变资本创造剩余价值的观点是错的;不变资本对剩余价值的创造起着重要的作用,还不仅仅如此,很多因素对剩余价值的创造都起着重要作用,因此重新认剩余价值问题。
马克思提出的社会主义必然战胜资本主义的观点也是错的;不是实践还没检验,而是其理论依据本身是错的,资本主义如何进一步发展本身也存在着条条道路通罗马的问题,并非自古华山只有一条道。
马克思认为商品价值量是由商品的社会必要时间决定的,其实这种观点也是错的。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由社会认可、使用价值,交换平均比率,给今后社会带来投入预计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等多方面要素所确定的。
商品的价值是抽象劳动创造的观点是错的,其实商品的价值是由具体劳动来决定的。
因此对马克思派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和发展已经是很有必要的。
Ⅺ、中国经济学家向诺贝尔经济学奖冲刺的课题之十一:对世界贫困地区起示范效应的中国地区工业化路子的经验揭密
中国的发展不是靠殖民帝国的惊夺积累工业原始资本来发展的,也不是靠圈羊来严重剥夺农民的利益来积累原始资本的。
中国在相当贫困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有其自己独特的经验。特别是一些贫困地区的快速发展,更显示了其经验的重要性。
我认为中国一些地区的工业化路子可以对世界贫困地区的发展起示范效应作用,而不仅仅是提供参考和借鉴。因此总结出能对世界贫困地区发展起示范作用的经验和模式必将有利于促进世界贫困地区的快速发展。
Ⅻ、中国经济学家向诺贝尔经济学奖冲刺的课题之十二:建立科学的干部制度从而达到为官一任富民一方的经济理论
中国历来从现有政治体制下研究如何科学建立干部制度的问题,我认为在实际研究干部制度问题时常常会产出一些变态的非科学理论。理论研究不深入,实践操作更出大问题,更谈不上科学的操作问题。
如果要建构“科学的干部制度从而达到为官一任富民一方的经济理论”来争取诺贝尔经济学奖。必须从两方面开展研究:
一是为了建立科学的干部制度应该确立什么样的政治体制的角度来研究才行。
科学的干部制度本身具有全世界通用性,也是人类政治文明的成果。
如何揭示和确立科学干部制度的基本原理非常重要。如建立以思路重于政绩的干部制度;建立对干部政绩的科学考核制度;确立官位顺序论;干部的科学决策问题等等。
在确立科学干部制度的基本原理之后,再来确立应该设立什么样的选拨干部的科学操作制度,如竞选制,民选制,政治精英分子导向制;人民有选举权但是没有决策权制,建构三权中二权大于一权的决策制度或者是五权中三权大于二权的决策制度等等。
那么为了架构科学的干部操作制度,我们应该设立什么样的政治体制才行。如果从这一方面研究来研究干部制度问题,我认为能使我们建构一套完整的科学干部制度理论。
二是在现有政治体制下如何使干部制度更科学的问题。如何在现有政治体制下建立更加完善健全、合理、公正、科学的干部制度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一项工作。
由于建立科学的干部制度能起到达到为官一任富民一方的作用,所以这一理论非常重要,研究这一理论必须真正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才行。
ⅩⅢ、中国经济学家向诺贝尔经济学奖冲刺的课题之十三:国家和地区应如何建立科学的政治体制
——中国人现在有点夜朗自大,总认为自己的特色政治体制很伟大,而忽略世界政治文明的结晶——科学的政治体制的研究
一个政治体制运行的效果如何,应看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发展成效如何;二是公平调谐情况如何;三是建立法治的监督体系。
经济发展成效如何只是判定政治运行如何的一个方面,经济发展快并不等于就是制度先进,如封建制度下,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这说明封建制度下仍然能使经济快速发展。当时英国实行的制度也不是非常完善,但是他取得了也取得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并成为世界霸权国家;因此用经济发展如何判定政治体制如何只是一个方面。二是公平调谐如何。弱者能否得到扶持救助,矿产资源开发能否体现公平性,干部制度是否公平、合理、科学;剥削情况是否严重,这些情况的综合指标就反映公平调谐如何。生产力发展快,但是剥削非常严重,我看这个政治体制就不行。三是法治的监督体制如何。统计数字必须客观公正性,不受执政者的主观意识干扰才行。经济发展好客观公布。经济发展不好,就虚假乱报,蒙骗世人,这种情况就说明了中国的政治体制不好。香港维持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发展速度左右,香港是如此的繁荣。而中国却是一塌胡涂,我真怀疑这统计数字完全是人为拟造出来。这说明中国政治体制的科学性状况很糟糕。
中国老是宣传自己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如何优越性,结果是以前把国民经济搞到崩溃边缘。现在我们强调中国要保持政治体制的特色,但这个特色是否是真正的科学特色呢?
全世界各国在二十世纪内的政治体制的变化很大,从一党制发展成为多党制,我认为这是人类政治文明的伟大成果。
一党制曾经给全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希特勒一党制使全世界人民死了好几千万元,仅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就死了二千多万人。日本的一党制推行全面侵华战争和发动太平洋战争,仅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就死了三千多万人。国共两党为了一党制大打出手,死了中国人不下几百万。朝鲜实行一党制发动祖国统一战争,朝鲜战争演变成中国人和美国人拚个你死我活的局面,致使中国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如果因为搞一党制,而导致中国统一战争全面爆发,并演化成世界性大战,那将是中华民族的大悲局。
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政治体制,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任务。因此从理论上探讨政治体制很有必要。
中国的政治体制的优点要加以发挥,世界各国政治体制的优点要加以吸收,建立一个合理、公正、科学的政治体制,对于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将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ⅩⅣ、中国经济学家向诺贝尔经济学奖冲刺的课题之十四:如何运用中国传统文化更好促进国家和区域的经济发展
中国的人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礼等人、以和为贵”,“物极必反,木修于林,风必摧之”等儒家传统文化思想对中国的发展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美国人自以为国势强大,为所欲为,结果屡遭恐怖分子袭击。美国人生活于恐怖之中,这说明它们的治国上的失策。
对以前来说对外扩张,发动侵略战争,其实并不能说一定是错的。因此日本人祭奠为国而死的亡灵是对的。但是对于他国来讲,日本这种做法就是错误的。
我认为“对外扩张”,是开明君主的一大表现。所以说中国的唐太宗、康熙皇帝都是英明的明君。
但是由于热兵器时代的到来,侵略他国,首先自己要陷入对方全民战争的攻击之中,因此发动侵略战争是得不偿失。
中国人现在要好好总结中国的儒家传统文化思想,因为这一套思想体系运用得好不会使中国人遭受恐怖袭击,对于中国处理国际事务很有指导意义。
ⅩⅤ、中国经济学家向诺贝尔经济学奖冲刺的课题之十五:创建适合于全世界各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国经济学
中国必须建构自己的中国经济学。中国经济学的组成部分有如下几方面:
一是经济学基本原理;二是中国经济发展史;探讨中国为什么不能成为经济强国的原因及其启示。三是研究世界经济发展史,重点探讨西方国家强盛之奥秘;四是西方经济学叙述;五是马克思派经济学叙述;六是对西方经济学的批判和发展;七是对马克思派经济学的批判和发展;八是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的经验;九、中国各区域经济发展道路的启迪;十、为中国经济发展找到一条独僻溪径的道路;十一、建立公有制企业科学体系;十二、适合于全世界通用的区域经济模式。
我认为中国经济学只要具备上述内容,那么中国经济学不仅能指导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能指导全世界和各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下一篇预告:实现“政府的乘数倍数”,功在当代利在千秋(2)——《一个鸡蛋的乘数》一文的相关文章的争鸣之我见(八)。
作者:余荣星,QQ号为382163029,固定电话:0757—26135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