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恐惧,不必再半夜爬起来查消息了


       今日消息面:证监会昨日就《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标志着由证券监管部门主导的公司债发行已基本具备可操作框架。试点初期,试点公司仅限于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及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的境内股份有限公司。

  在当前流动性过剩的形势下,大力发展公司债将成为增加资本市场供给、抑制资产泡沫的一项重要的市场化手段,对于拓宽居民投资渠道、均衡发展资本市场更有着重要意义。公司债的推出,将为投资者提供一个风险较低、收益较高的投资渠道。但短期内对股市资金分流作用不会太明显;

  日前,中国证监会向部分券商下发了《境外中资控股上市公司在境内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试点办法(草案)》,为红筹股回归A股初步确定了门槛和规范。权威人士据此预计,如果进展顺利,该试点办法有望在7月1日后正式颁布实施。同时,首批试点公司也有望在7月份踏上回归之路;

  中国人民银行昨日公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5月居民储蓄存款减少2784亿元,同比多减2959亿元;

  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12日召开第四次全体会议,总结2006年工作,研究部署2007年任务,审议《东北地区振兴规划》。

  周三沪深大盘继续震荡走强。盘中可见,纺织股、建材股等股居升幅前列,市场普涨。三线股出现补涨态势。中国人寿和工商银行在昨天召开股东大会之后今天复牌大涨带领股指高开高走,同时公司债试点利好刺激个股全线活跃,特别是一些在昨天大盘调整中一度跌停的中低价题材股今天不少反而出现涨停,银行、地产等主流热点走强,地产、航空等明显受益于人民币升值题材的个股出现大幅上涨,地产股中一批个股创出历史新高。而前几日领涨的煤炭石油、有色金属上涨幅度则相对较小。由于本周四家基金集中发行将给市场带来约500亿元增量资金,同时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在昨天从7.6785跳升至7.6475之后,今天更是突破7.63达到7.6282,在人民币继续加速升值的情况下市场流动性充裕的现状不会改变,大盘在指标股出现快速拉升之后短线可能会有震荡,不过中线仍有望继续维持震荡走高。,技术上看,市场已经连续反弹了七个交易日,并且今天还留下了一个跳空缺口,短线指标也处于超买,因此,出现震荡是不可避免的,但在操作中,我们建议投资者降低追涨频率,尤其是已经连续上扬的个股,而重点关注没有反弹的个股,今天的银行板块也正是补涨的动力。

  有市场人士认为,这几天的连续上涨,让市场人气恢复得很快,现在大家讨论的问题已经不是反弹好久结束了,而是好久创新高了,而深圳指数昨天已经率先创出了历史新高。如果按照这种趋势,在政策保持真空的状态下,上海指数的新高将会在本轮行情中实现,但是现在的问题是管理层如何看待这次的反攻,如果风险教育在这么短时间内就结束,让市场重归疯狂,那么下一次给市场降温的难度将更大,所以管理层现在面临的是一个复杂的局面。

  但我相信,即使有降温行动,也不会再出现半夜加税之类的事情了,其过程将更加艺术和温和,所以买了好股票可以巴巴适适地睡觉,不必再半夜爬起来上网查消息了。

  即使指数能迅速收复失地,看起来一切似乎都没有发生过,但此次暴跌留下的后遗症却足以影响下半年的热点走向,受影响最大的将是地产市场和基金重仓股。

  由于暴跌,让一部分获利丰厚的中线筹码兑现,这些资金在短期内是不会在4000点上下回流了,它们会选择进入地产市场,买入中高档房产,一边享受着稳定的租金,一边享受着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增值,这是聪明的做法,这样就不会将利润回吐了,毕竟楼市比股市稳当得多,筹码锁定性也好得多。近来各地楼市的人气明显升高,想必就是这种原因,因此地产股在未来仍然会以超出市场预期的业绩增长带动股价的上升。

  基金也是暴跌的受益者,新股民这次终于看清了专家理财的好处--稳健,所以不少新股民转当基民,又开始抢购基金了,那么基金重仓股在新资金的推动下将充分表演,不会再是上半年的"弱势群体"了。

  如果不想当基民,也没有拿钱去买房,但还想在下半年的股市大干一场的话,现在就必须克服头脑中的恐惧了,就是伤疤没好也要忘记痛,否则等伤疤好了指数也更高了,到时候多半会再添一道伤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