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如何影响投资


  随着地球环境越来越恶化,人类赖以生存生态系统变得越来越脆弱,现在到了人类选择的生死关口,各国都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环保正在改变产业结构,改变着投资。

  过去各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走的基本上是相同的路径,那就是先发展后治理,基本上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求发展。而现在,地球已经不能承受这种发展模式,人类必须寻求全新的发展模式,以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要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就必须搞清楚什么对自然环境影响最大,什么样的经济发展模式和人类活动不会损害环境。现在对地球威胁最大的当属温室气体的排放,在过去的一百年中地球的温度上升了0.7度以上,而最近30年地球温度上升呈加速之势,按现在发展速度未来的30年地球温度会再上升2摄氏度,如果地球温度再上生2度将会造成极大的生态灾难,最终人类也会面临灭顶之灾。这样看如何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就成为人类共同要应对的重点,我们知道温室气体主要来源于含C的化石类能源,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这是一个矛盾。现在看来解决这一问题主要是放在开发利用清洁可再生的新能源上,目前处于实验利用阶段的新能源有风能、太阳能、潮汐能、核能、氢能等,各国都应把主要精力放到新能源的利用和开发上,在投资上要给于政策性的支持和倾斜,现在欧盟、中国、日本、美国等国正这样去做。

  另外一个对环境造成很大威胁的是水污染,本来地球可供人与其他陆生生物使用的淡水资源就极为有限,现在再加上人类工业化造成的污染浪费,水资源越来越短缺,如何合理地利用水资源,降低污染是人类面临的另一重要难题,地球上的生物离不开水,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确实到了重要的关口,最近中国爆发的太湖蓝藻导致无锡整个城市供水被中断,还有去年吉化集团对松花江水的污染都造成了生态灾难,工业发展该如何保护水资源不能不引起重视。所以应当要求所有的污染企业都要完善污水处理设施,不达标坚决关停,在投资导向上向无污染企业倾斜,不能只顾发展经济而损害环境。现在中国正在推行环保认证达标企业生产的产品都会标识中国环境保护认证的十环标志,消费者如果都能主动的选购有环境保护人证标识的商品将从根本上改变企业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对一些危害严重的企业应当给予封杀,现在中国环境保护认证排除味精生产企业,国家质检总局宣布,从今年起“中国名牌”不再对味精产品进行评价,原因是多数味精企业污染大,难以有效解决环保问题。最近国家又对煤化工企业亮起了红灯,那么投资者在选择上市公司时就要回避相关企业。

  我们欣喜的看到中国政府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问题,国务院本月初印发的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明确了2010年中国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方案》指出,到2010年,中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将由2005年的1.22吨标准煤下降到1吨标准煤以下,降低20%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十一五”期间,中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到2010年,二氧化硫排放量由2005年的2549万吨减少到2295万吨,化学需氧量(COD)由1414万吨减少到1273万吨;全国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不低于7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0%以上。

  上述方案是可执行和易于操作的,投资者要学会从这个方案中找寻投资机会。

相关阅读:

新能源今后仍是资本市场的宠儿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39200.html

 

2007年投资的重点在水务行业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53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