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国会实行竞争性直选意义重大


  在中国人吵吵要不要实行民主、怎样实行民主的2007年5月,经济体制改革明显落后于中国的越南悄悄地在政治体制改革上再次超越中国,迈出大步。20号,越南登记选民通过直接选举,从875名候选人中选出500名国会代表,完成了第12届国会代表选举。875名候选人中,非越共党员超过百人,其中30人是自我提名的候选人。在选举模式上,当局提倡竞选,要求候选人会见选民,向选民说明当选后的行动计划。从5月3日到16日,875名候选人在182个选区会见选民并进行了选举造势活动。越共总书记农德孟和现任国会主席阮富仲分别带头会见选民。越南媒体报道,在南部西宁省高台庙选区,一名候选人一次就会见了2186个选民,创下了单次会见选民的最高纪录。越南有关当局还表示,希望无党派人士能在第12届国会中占据超过10%席位。

  越南此次国会选举采用的是多数代表制中的中选区制,每个选区从4到5名候选人中选出2到3名代表。全国总起来看,差额比例为百分之七十五,虽然不能算充分放开的或者说充分竞争的选举,但是这个差额比例在社会主义国家里也算是首屈一指了。尤其重要的,直接选举使每个登记选民一旦有话要对最高民意机关说,他就可以直接找到他的代表人。竞争性直接选举,已经接触到了民主的本来含义,从程序上接近了民主的最低标准。

  越南总人口8312万,此次登记选民有5000万,他们绝大多数都参加了投票,表现出了巨大的热情。在候选人确定方面,为了防止政党负责人个人意志支配选举,候选人由祖国阵线(越南的统一战线组织)和选举委员会共同决定。越南国会是越南具有立宪和立法权力的唯一机关,每届任期5年,制定内外基本政策和经济、文化发展目标,确定国家机器组成和公民社会关系和活动的主要规则。过去,越南国会也有“橡皮图章”的恶名,后来越南法律规定国会代表有直接质询官员的权力,越南普通百姓也开始在电视上看到代表与官员面对面探讨问题乃至质询。据报道,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越南首席经济学家乔纳森·平克斯表示,近年来,越南国会在影响政府决策方面发挥出日益积极的作用。越南的国会代表开始更加积极地质询政府官员,并且对于政府各机关提交的法律草案进行认真的评估。

  越南近年来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频频出招,开始引起国际社会注意。2006年2月3日,越共中央公布了将在晚些时候召开的越共十大政治报告草案,请人民公开提意见。那份报告中就包含敏感的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此举导致越南全国的媒体都卷入了一场如火如荼的大辩论。十大会议上,总书记实行差额选举,同时接受中央委员等等职务的自荐,比如有人自己提出来想当中央委员,或者要当部长,只要竞选成功或通过了有关考察,便可任职。今年1月15日至24日越共召开十届四中全会,讨论并通过了多项重要决议。其中,有关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引人注目。它提出大幅度精简党和国家机关,越共中央当时存在的11个部委只保留6个,其他5个部委予以撤销或整合。当时6个中央系统直属机关党委整合成两个党委。全会还确定第12届国会选举的原则和日期。3月中旬,越南总理阮晋勇签署颁布一项法令,要求国会代表与政府高级官员最早4月起申报财产,以打击越来越严重的腐败行为。法令要求政府官员与国会代表公布他们的收入、房地产、海外资产、账户及其他个人财物。

  2007年5月23日于北京

  作者张达简介:独立撰稿人、民主问题民间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1981年硕士班毕业,前人民日报编辑。居北京朝阳区,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