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委解析商战特训营的评估标准


 

评委解析商战特训营的评估标准

2007-05-08 17:58更新 来源:转载文章

1页/共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商战特训营是108晋级36阶段的一个重要比赛,它实际上是一个模拟经营的沙盘推演。比赛中,选手六人结成一个临时团队,分别担任总经理、市场总监、财务总监、生产总监、信息主管和人力资源总。所有临时组成的公司要在一天时间内模拟企业六年的运营,最终股东权益高的团队胜出。排名越靠前的团队晋级的选手名额就越多。

  4月10日、11日,《赢在中国》第二赛季108选手参加了商战特训营的比赛。本阶段的部分评委在点评中,陈述了他们在遴选晋级选手时的评估标准。

  张璨(能基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特训营这个活动,实际上是考察一个人全面的商业智慧,考察大家的沟通能力,考察大家的影响力,考察大家在整个团队过程中遇到矛盾和困难的时候,如何发挥你个人的作用。

  高红冰(蚂蚁互动董事长):对于一个选手晋级的评估,是因为他比别人强,强是个相对的概念,它不是简单地说,我感觉他强。而是在面对这个公司的产品研发、资金匹配、市场竞争、人力资源等综合的企业经营要素面前,他必须快速地拿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经营方案和经营的策略,来领导别人一块儿走,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判断标准。

  王巍(万盟并购集团董事长):只有不按规则出牌的人,往往才能呈现创业的特色。但是(在商战特训营的比赛中)你所有这些人都给限制一个规则。我想当初我们这批人创业的时候,从来不知道规则。如果你知道规则多了,反而更不能创业。

  作为我来选拔的时候,最主要是在这样一个特定状态下,公平的、同样的环境下,每个人能不能表现出他自己的一个特质、风格,而不去对着镜头、对着裁判,来取悦镜头、取悦裁判。

  赢在中国项目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