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男声不会有流泪的镜头亦不炒作男色


快乐男声不会有流泪的镜头亦不炒作男色
                    李华新

  “超级女声”风靡一时,“超级男声”又要登场。湖南电视台举办的2007年《快乐中国超级男声》日前获得广电总局批准,不但节目名称须改为《快乐男声》,并且赛事活动要延时播出,落选歌手泪流满面、亲友抱头痛哭、歌迷狂热呼叫等镜头也将尽量减少。( 2007-04-07 新华网  )

    在制造了超级女生时,人们真正关心的并非是谁谁得到了第一名,而是在参与过程中的许多可以供人反复街谈巷议的其中的一些故事,包括那些在海选和不断被PK的一场场直播中的那些真情展现,那些小女孩的窘态或是令人匪夷所思的现场表情。自然还有许多评委们的尖酸刻薄的评价,以及带有暧昧感觉的不断制造的绯闻。

  而在要打造超级男生的之后,需要审批的名称,最终没有被通过“超级”的字眼,而是惯于快乐的感觉,从超级到快乐,直白倒是直白了,但是由此的韵味却是在减少。而不“超级”也就罢。那些人们所期待的场景也不会真是好再现。因为,这或许才是人们要看现场直播的理由的东西,现在因为对其要求的严格而不会出现。

    广电总局在向湖南省广播电视局印发的《广电总局关于同意湖南电视台举办2007年〈快乐男声〉活动的批复》中要求,“快乐男声”活动要设计一些公益性内容,参赛曲目要积极健康,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不要炒作各种所谓的内幕新闻、花边新闻以及歌迷、观众的狂热追捧等,防止负面效应。

  批复说,整个节目要保持健康、昂扬、欢乐的气氛。要尽可能不出现落选歌手泪流满面、亲友抱头痛哭、歌迷狂热呼叫等场面和镜头。要坚持少而精的原则,控制节目的数量和时长。
批复的要求是很具体的,而且在的确也是我们的一种制度性的规定所规定的。
   这样的具体对于一个需要承受快乐和沮丧的男生来说,那这男孩和女孩一样,也是会高兴的时候高兴,沮丧的时候会哭泣的。但是竟然会有这样的要求,竟会不让你高兴或是流泪,而且是要把这样定能够镜头统统删去,一方面是我们要考虑负面的影响,另外一方面是举办者本身的一些失望,而观众自然会在这些已经失去原汁原味风格的播出中感到些许的遗憾。
  自然这样的批复要求的本意是好的,是为了能够健康的进行,而进行这样的一场电视的选秀。
  批复要求,参赛选手年龄必须在18周岁以上,参赛选手的台风、语言、发型、饰品、服装要符合大众审美观念,不能低级媚俗,不能追求怪异、另类。评委要具有权威性、专业性及良好的艺德和广泛的社会影响。评委点评要实事求是、平等善意,不搞不切实际的吹捧,不搞令参赛选手难堪的责难挖苦,不以非理性的褒贬来取代知识性的引导,不能把评委岗位作为自我表现、包装炒作、借机成名的舞台。

   总之,不管要求如何具体,从发型到着装,主要是符合大众的欣赏习惯和审美情趣。要注意引导选手、嘉宾、观众情绪,多讲选手的奋斗与努力。由此人们所发出的娱乐,是否可以拯救中国这样如此严肃的问题,显然是过分夸大了电视选秀的能量,而至于它是否可以因此就颠覆了传统的权利,也未必可知。但是,选秀活动的传播本质是突出个人的能力和潜力,在这一点上与社会的主导期望相符合。可是对于原来的超级男生是否在利用男色,这样的事前提醒,也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快乐男声》不会走上“男色”这条热得要化了的柏油路。可是也不是一定要在原生态的乡土路上步履蹒跚,因为,毕竟是否流泪已经不再重要,而是我参与,我快乐。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