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家出资100万元人民币,10家共注册资本1000万元的深圳中彩联科
技有限公司(下称“中彩联”)近日正式成立。据了解,该公司由TCL、长
虹、康佳等10家国内彩电企业共同出资组建,旨在建立真正属于中国彩企
业的首座专利池,目前各股东拿出的专利项目已接近500项。专家指出,
中彩联的建立,一方面可以形成合力与国外专利持有人进行有筹码的谈判
;另一方面,对中国彩电企业保护自主知识产权将起到很好的作用。不过
也有专家表示,由于规模较小、后续资金尚未落实及人才队伍建设尚未成
型,注定中国彩电业的专利工作任重道远。(上图为4月23日中彩联成立大
会上,10家企业代表共同出席启动仪式。)
彩电业步入专利时代
“如果任由国外某些公司挥舞知识产权大棒,要求每台彩电支付30多
美元专利费的话,中国彩电企业每年要支付的专利费将高达10亿美元,对
比而言,企业利润才不过30亿元人民币。”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TCL
集团董事长李东生给记者算的一笔账。
据记者了解,自2007年3月1日起,美国政府对所有上市销售的数字电
视机强制执行ATSC标准后,以汤姆逊、SONY、飞利浦、杜比、朗讯为代表
的几十家专利持有企业明确提出对彩电制造企业征收专利费用。统计显示
,每台电视所需交纳的专利费从最初的十几美元增至目前的35美元,而且
这一数据还在不断增加。
这仅是美国市场的个案,我们再把目光转向欧洲市场。据了解,目前
拥有多名成员的MPEGLA联盟也已经针对欧洲DVB-T标准组建专利池,并发
布专利联合许可协议。在此背景下,技术处于弱势并习惯单兵作战的国内
彩电企业与这些专利持有企业或联盟的谈判话语权越来越弱。在“死扛”
数月无果后,很多企业终于意识到单凭一己之力根本无法改变交纳高额专
利费的现状。
中国彩电业专利“维权”方面没有统一组织的尴尬终于结束。4月23
日,由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知识产权委员会和数十家主流国内彩电厂商
筹备长达两年之久的“深圳市中彩联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与此同时
,国内彩电业首座“专利池”也全面启动。
主张走国际化路线的TCL集团董事长,同时兼任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
会会长的李东生感言颇多:“中彩联公司的成立,是我国彩电行业由竞争
走向竞合、携手做大做强的重大举措,对促进我国彩电行业的理性健康发
展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新科、长虹、康佳等企业的相关人士在接受记
者采访时也都有同感。
联合谈判率先启动
中彩联成立后,《中国电子报》记者第一时间专访了中彩联董事长樊
文建(相关专题详见B1版)。他表示,除以统一身份和专利持有人展开谈判
外,中彩联将在充分尊重知识产权的前提下,按照我国彩电产业发展的相
关政策,重点围绕加强联合创新、推动联合开发、推进专利池建设、推广
自主知识产权成果应用等四方面开展工作。此外针对音视频产业面临的知
识产权共性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保障我国数字电视产业的健康发展。
记者随后就“如何看中国10家彩电企业抱团维权?”这一问题致电给
飞利浦、DTS、杜比、汤姆逊等各专利持有公司知识产权负责人时,对方
均以不了解、不方便发表评论或正在开会为由拒绝采访。
所有专利持有公司闭口不言让记者心存疑问。不过某消息人士透露:在中
彩联成立后的第二天,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中彩联股东单位的代表就
在京城某酒店非公开地和飞利浦、杜比等专利持有企业率先进行接触,目
前尚无具体结果出来,因此不便对外公布。
其实,中彩联率先启动谈判工作的做法可以理解。据樊文建透露,按
照专利持有人提出收取费用的高低来看,汤姆逊、SONY、MPEGLA、杜比、
朗讯、日立等排在前几位,如果单就日立提出每台10美元的专利费,按此
推算,整台电视机的专利收费应该不低于50美元。这种背景下,中彩联负
责人也意识到身负的专利谈判担子不轻。
未来发展任重道远
据了解,目前专利池已拥有近500项专利,主要是由国内彩电厂商提
供的,也有少部分专利是由美国企业提供的。不过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统计
数据显示,我国有关数字电视领域的专利申请量从2000年开始迅速增加,
2003年申请量达到218件,到2005申请量已经达到了301件,超过了美国、
欧洲和日本。因此专利池的完善工作是个庞大的工程。
樊文建也表示,中彩联希望社会各界、企业以及自然人能将自己拥有
的彩电方面的专利投放在专利池里,共同完善专利池建设。目前中彩联正
在积极制定专利池的配套管理办法。他同时表示,要保证中彩联的顺利运
作,需要得到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
不过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专家告诉记者,要做到真正领先,国内彩
电企业的意识首先要及时跟上,此外摆在中彩联面前棘手的问题有两个:
一是后续资金供应问题。要保证中彩联的顺利运作,需要很多资金支
持。目前十大企业各出100万元人民币,共1000万元可支配资金,而这些
资金相对于维护专利这个庞大事业却是杯水车薪,所以涉及到一个后续资
金来源的问题。因此如何在有限的资金下正常运作并如期做出一定的成绩
是最关键的问题,因为这样才能赢得股东的追加投资。
二是人才建设问题。由于在此之前大家都没有什么经验,因此中彩联
基本也处于摸石头过河的状态,所以急需解决的就是建立相应的人才队伍
问题,需要很多法律、贸易、谈判方面专业人才加入。
中国社会科学院知识产权中心副主任、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法研究会
副会长李顺德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无到有,中彩联
的成立对国内彩电业完善发展的积极意义值得肯定,不过从小做到大、再
做强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从法律角度讲,也应该规避非法垄断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