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网亦鸣网友造谣诽谤岂能不承担法律责任?
文/黎东文
草根名人一起博客,博客在一定程度上自由、开放,这是博客网的过人之处。然而,很多专栏作者在享受言论自由(其实是限制性自由)的时候,却忘记了相应的责任,有蓄意造谣攻击他人,已经造成诽谤罪。
网友叫亦鸣者,该人一系列造谣攻击文章除了荒唐的逻辑观点外,已经构成诽谤。笔者不想去了解该草民是不是知识分子,但从他一系列的“夜
自从大学兴起后学科分工越来越细,公共知识分子出现衰落,很难出现像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柏拉图这种通才,更多的角色由学术知识兼职担当。但是自从互联网兴起后(尤其是博客2.0的出现),草根文化的崛起,现在的“通才”(其实是庸才)越来越多,天文、地理、财经、哲学,“通才”无所不知,和学术知识分子一样,平起平坐侃侃而谈。就比如亦鸣网友,历史、哲学、财经、金融,无所不谈。
自由谈论可以,但前提是不要“夜
一直以过多的情绪为“房产高价有理”呐喊的亦鸣网友,姑且不去猜测他是谁的代言人(其实也不必要猜测),但其大部分文章理性分析甚少(更不用说调查证实了),情绪过多看,其人是一个典型的儒犬主义者(一位网友的话“一副奴才相”)。
作者:亦鸣 发表于:博客中国(http://vip.bokee.com) |
走火入魔的产权论
看了署名张维迎的一篇文章,叫做《房地产商为什么不讲信誉?》,说因为信息不对称的原因,房地产是最容易骗人的行业。这本来就已经很奇怪了。因为信息不对称容易骗人的行业多了,铺天盖地的减肥广告中,那种减肥药是真的?哪怕是教授每天要吃的维他命丸,你又如何知道里面的维他命有几何?如果不是产生了严重的后果,有哪个消费者又可以知道“欣弗”以及当年的“毒奶粉”有什么问题?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看,比房地产更容易骗人的行业不知道有多少,当手机行业骗人的时候,国家强制手机产品实行三包,否则不允许上市;当电器产品骗人的时候,国家强制实行CCC认证,否则也不允许上市;当隆胸产品骗人的时候,国家强制禁止此类产品在电视上卖广告。这些东西即使不比房地产更容易骗人,至少也不会比之逊色吧。署名
……
按照张维迎的逻辑,艺术品市场上的赝品全是国有企业生产的,这不是扯淡吗?按照张维迎的逻辑,生产“欣弗”和“毒奶粉”的厂家一定是国有企业,这简直就是睁着眼睛说瞎话了。
……
将书上的语言奉为金科玉律的教授们真的应该到真实的市场中去看一看了,看看市场中的私人企业是如何不讲信誉的。
信息不对称(没有透明度)造成腐败是学术上研究的一个分支,该网友指出反例来否定房地产信息不对称问题显然风马不及。因为每个不同的产品、营运方式不同、监管程序不同,信息对称的程度显然千差万别。但是就算你持否定观点,也不应该妄自尊大去嘲讽讥笑。
不仅仅如此,看看其人是如何诽谤他人:
亦鸣网友在不弄清李银河说话的原意下,草率写一篇题为《李银河为何还没有被烧死?》的短文中,对李银河造谣谩骂,明显涉及诽谤他人。
“多少代知识分子梦寐以求的言论环境”已经到来?
罗集人
“中国正处于一个自由的时代……这是中国的知识分子追求了多少代,所梦寐以求的言论环境”。你可能会以为这样的语言只会出现在官方文件中,但是你错了,这是一个普通网民在相对自由的网络环境中发表的真实观点,由于该文作者“亦鸣”显系笔名(网名),又没有提供自己的身份背景,他本人是否为“中国的知识分子”中的一员值得怀疑。我想即使他真的是博导、教授、研究员等等最典型的知识分子,这一观点也不能代表大多数知识分子的感受,因为这离当今的现实也太远了!说它荒唐得离谱,恐怕一点也不夸张。
笔者不喜欢从作者身份、写作动机等方面分析某些荒唐观点出现的原因,但是分析一下它们出现的语境,还是很有意思的。因为笔者每当发现一种荒唐得离谱的观点,都能同时发现十分明显的逻辑错误。
上述观点出现在一篇题为《李银河为何还没有被烧死?》的短文中,作者是“亦鸣”。文章不长,不妨全文引录如下:
李银河说“中国还处在中世纪”,显然是在耸人听闻,一个简单的证据是,李银河没有被宗教裁判所烧死。李银河显然是中世纪的敌人,而中世纪的敌人却没有被无理审判,更没有被烧死,可见中国并不是“处于中世纪”。
李银河不仅没有被审判,而且活得很好,甚至成为了媒体追捧的对象,眼看就和明星不相上下了,可见我们这个社会对李银河这样的人不仅仅是宽容,而且是善待,是欢迎。请问
李银河自己的境遇就已经告诉我们,中国不是处在中世纪,可惜
李银河的境遇告诉我们,在我们这个自由的社会里,反对李银河和赞成李银河的人都有发言的权利,都有发言的机会,这是中国的知识分子追求了多少代,所梦寐以求的言论环境,可惜
今天的中国不是中世纪,所以不仅
这篇短文至少存在两处极其明显的逻辑错误:
第一,极为典型的“偷换论题”。
文章一开始亮出他批驳的对象:李银河说“中国还处在中世纪”,还打上引号,这是
原来,为纪念王小波逝世十周年,博客中国约请
博客中国:
李银河:我觉得中国现在正处于西方的文艺复兴时代。我在性的研究领域也感觉到,中国在性方面的禁锢、压抑绝对是中世纪。
博客中国:性的中世纪和人性中世纪是同步的,一致的。
李银河:是的。
李银河的原话是:“中国在性方面的禁锢、压抑绝对是中世纪” 。博客中国主持人将它发挥为“性的中世纪和人性中世纪是同步的,一致的”,得到李银河的同意。访谈的标题将这个意思概括为“中国还处于‘人性’的中世纪”,也基本符合原意。不知怎么到了亦鸣先生的笔下,就变成了“中国还处在中世纪”!偷换、篡改也太明显了吧。
第二,极为典型的“推不出”。
逻辑学关于论证有一条规则:论据必须能够推出论题。违反这条规则的逻辑错误的名称就是“推不出”。
让我们来还原亦鸣文章中的几个论证:
⑴ 李银河没有被烧死,可见当今中国并不是“处于中世纪”
尽管“当今中国还处于中世纪”并不是李银河本人的观点,但是这个推论却暴露了作者缺少最基本的逻辑常识。我们知道,欧洲中世纪有知识分子被烧死的案例(例如布鲁诺(1548~1600)就是被宗教裁判所活活烧死的),但是决不是所有的知识分子都被烧死,例如,比布鲁诺早一百年的达·芬奇(1452~1519)、比布鲁诺晚半个世纪的笛卡尔(1596~1650),他们都是进步知识分子,对世界文明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按照亦鸣的论证方法,我们可以得出下面的论证:
达·芬奇没有被烧死,可见15世纪的意大利并不处于中世纪。
笛卡尔没有被烧死,可见17世纪早期的法国并不处于中世纪。
与推论 ⑴ 是不是一样?荒唐不荒唐?
⑵ 李银河没有被审判,活得很好(?)……,所以我们这个社会对李银河这样的人不仅仅是宽容,而且是善待,是欢迎。
姑且不谈李银河不得不“闭嘴”算不算“活得很好”,从前者能推出后者吗?且看仿照它构造的类似的推论:
鲁迅没有被审判,活得很好(?)……,所以北洋军阀和国民党统治下的社会对鲁迅这样的人不仅仅是宽容,而且是善待,是欢迎。
巴金没有被审判,活得很好(?)……,所以“大革文化命”时期的社会对巴金这样的人不仅仅是宽容,而且是善待,是欢迎。
与推论 ⑵ 是不是一样?荒唐不荒唐?
至于说李银河“成为了媒体追捧的对象”,好像并不符合事实。首先是官方媒体从来就没有正面报道过李银河,其次在网络上也只是部分网民对她表示支持,而受到的非理性的攻击要多得多。
⑶
这里“
⑷ 在我们这个自由的社会里(?),反对李银河和赞成李银河的人都有发言的权利,都有发言的机会,这是中国的知识分子追求了多少代,所梦寐以求的言论环境……
这里虽然没有用“可见”、“所以”、“告诉我们”等等表示推出关系的关联词,但是作者显然是用“反对李银河和赞成李银河的人都有发言的权利”来支持“当今社会是中国的知识分子追求了多少代,所梦寐以求的言论环境”的观点,这有说服力吗?
首先是在网上反对或赞成李银河观点的人中恐怕大多数不是“知识分子”(即使把知识分子定义为“接受过大学本科四年正规教育的人”,也不会占大多数)。
其次是李银河的观点仅仅与性相关,而与政治远离(仅在深层次的人性自由上与政治有间接的关系),对某一种与性相关的观点自由地表示反对或赞成,能够说明是“知识分子梦寐以求”的言论环境吗?
再次是支持和反对李银河观点的言论基本上只局限在网上,而网上言论大多数是不署真实姓名的(作者“亦鸣”也不是真名),公众有多少人能在主流媒体上或在公众场合中公开发表支持李银河观点的言论?连
几年前曾经有一本书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农民的现状,刚出版时得到主流媒体的肯定,作者还被央视焦点访谈作了正面访谈报道,后来据说是因为西方某大国的“人权白皮书”引用了书中的材料,该书就被查封。
几年前曾经有一本书,内容为40年代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和《新华日报》社论和评论的结集,据说因为存在“反对国民党一党专政”等不符合某些人的口味的字眼而被查封。
一年多前,南方某大学一位教授因为在一家主流媒体上发表文章提出要正视我们的历史教科书说假话的现象,结果遭到猛烈的批判,发表该文章专刊的正副主编被处理。
一个月以前,某些人提出了一个荒唐的“提案”,按照该提案,上述教授仅因为发表文章要被判一年至十年的徒刑,而该专刊的正副主编仅因为发表了该文章就要被判三个月到三年的徒刑。
不知道以上这些事实亦鸣先生是否了解。如果亦鸣先生有所了解,他还会根据“李银河没有被烧死”就得出“中国正处于一个自由的时代……这是中国的知识分子追求了多少代,所梦寐以求的言论环境”的结论吗?
写于
【说明】对一个普通人的错误观点提出批评,本来没有多大意义,因为这样的错误比比皆是。但是以上所批评的短文因为逻辑错误极其典型,可以引起人们思考一个问题:错误(尤其是明显荒唐的低级错误)是怎样产生的?
笔者认为,这类错误产生的原因无外乎两个:违反事实,不讲逻辑。
短文违反事实的地方有:李银河说“中国还处在中世纪”(事实上她并没有这样说);李银河“活得很好”(事实上她在“不得不闭嘴”时不会感到活得很好)。而根据“李银河没有被烧死”和“反对李银河和赞成李银河的人都有发言的权利(但也仅仅限于网上)”的事实,就得出“中国正处于一个自由的时代”的结论,则主要是违反逻辑。写作本文的目的是希望读者能从中悟出一个道理:如果我们养成了从“是否违反事实”、“是否合乎逻辑”两方面思考问题的习惯,就不会被形形色色的错误言论所迷惑,自己也可以少犯一些错误(少发表一些有明显漏洞的文章——假定你的写作态度是严肃的)。
易宪容风波给亦鸣到来很大安慰,他也去骂骂,写了几篇骂易宪容的文章,如《易宪容你买了几套房?》、《易宪容又说股市了》等,其缺少分析内容,大都以情绪嘲讽之类话语。请问易宪容买两套房子是真是假你能证实吗?还是胡说?亦鸣上个月写了一篇《看陈志武如何学术造假》,如果不是陈志武学术造假,则该网友有必要承担造谣诽谤的法律责任。文章繁多杂乱,希望有关人士指出。
亦鸣网友昨天写了一篇《是中国不配“文艺复兴”,还是黎鸣不懂“文艺复兴”?》的文章,有严重造谣诽谤。以便网友认清,我把该文完整记下来:
作者:亦鸣 发表于:博客中国(http://vip.bokee.com) |
是中国不配“文艺复兴”,还是黎鸣不懂“文艺复兴”?
黎鸣写文章,说中国不配文艺复兴,只有西方才配文艺复兴。理由是中国没什么可复兴的,只有古希腊才值得复兴。
这种望文生义如果出自一小学生之口,大可一笑了之。可如果是出自一“哲学家”之口,就实在不应该了。
文艺复兴,名为复兴,实为颠覆。黎鸣即使自己搞不懂文艺复兴的真含义,也应该去读一点书。
中国真的不配发生这样的变化吗?想必黎鸣还没有愚蠢到这个地步。黎鸣仅仅愚蠢到不知道文艺复兴的根本意义在于价值观的变化,在于对传统价值观的彻底颠覆。
中国会不会发生价值观的彻底颠覆,中国什么时候发生价值观的颠覆,就算黎鸣号称哲学家,也是没有任何办法左右的。中国会不会发生文艺复兴,中国什么时候发生文艺复兴,就算哲学家永远都搞不懂,到了该发生的时候就自然会发生。
中国的个人本位价值观的合法化,是否已经通过小市民们在市场中搏杀表现出来,是否已经从王朔、崔健、周星驰的作品中表现出来,是否通过超女以及她们的粉丝表现出来。黎鸣这种哲学家是没有这种观察能力的。他最多可以做到看见人家的鞋子好看,不惜砍掉自己的脚趾也要塞进那鞋子里去。
这种哲学家。
请问网友,黎鸣有像亦鸣网友说的“黎鸣写文章,说中国不配文艺复兴,只有西方才配文艺复兴。理由是中国没什么可复兴的,只有古希腊才值得复兴。”那样吗?没有,我查找他所有文章,没有这句话。这明显是造谣诽谤他人。
事实上从新一轮“国学热”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的侏儒正在“重兴”,提倡人治。对于一个自由派学者来说,“慎言“复兴”是无可厚非的。
至于亦鸣造谣后嘲讽骂街我不再点评,比如“黎鸣即使自己搞不懂文艺复兴的真含义,也应该去读一点书。”、“黎鸣这种哲学家是没有这种观察能力的。他最多可以做到看见人家的鞋子好看,不惜砍掉自己的脚趾也要塞进那鞋子里去。”等等,请网友思考,这种文章有没有过理性分析。
言论自由,但是必须讲究言论责任,亦鸣网友对他人造谣诽谤,已经涉及法律责任,希望相关人士帮忙,追究其法律责任。也希望从此事给我们一个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