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指数的高与低
当前市场投资者的经常性恐慌来源于政府可能启动针对股市的调控措施,担心央行很可能继续以超出市场预期的速度提高准备金率和利率,而央行的首要任务是平抑通货膨胀,而不是遏制资产价格。比如以2007年第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为例,增长在正常区间内,现阶段中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很充足,而且对股市是利好,市场的大幅度震荡,经济数据并不是股市暴跌的主要理由。
温总理18日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新一轮宏观调控的重心开始浮出水面。此次会议提出要抓紧缓解流动性过剩矛盾。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加强对资本尤其是短期资本跨境流动的监管。改进外汇管理,拓展对外投资渠道。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加强金融调控和监管,防范各种金融风险。种种迹象显示,贸易顺差和流动性过剩将成为未来的宏观调控的主目标,资本市场不应该也不会成为调控的靶子,这在前文当中反复的论述过。
那么市场经常性恐慌的根源在哪儿,是对当前市场位置的恐惧,是恐高症,并且形成了心理障碍,经常性、习惯性发作。下面我们对中国证券市场有史以来的走势做一下梳理,从大的时空背景下来分解市场,直观上来看一下历史是怎样形成的。
中国股市由90年96点起步到93年创下1558点历史高点,这段时间的股票市场表现更多的是纯市场属性,改革开放只走过了15个年头,当时GDP增长率连年平均在13%上下的高位运行,93前经济是中国经济重要的基础阶段,起步于90年96点的第一轮牛市虽没能连续反映1979--1990的经济发展过程,但93年的1558点是中国股市最重要的分水岭。
97年深圳领涨于沪市并创造了6103点,而上海市场却止步于1510点。深成指96年924--6103定义为一轮大牛市,当深成创出6103历史高点时,当时的上证却是在1558之下的1510止步了,同属一个制度框架下的两个市场没有相互配合和验证就说明此轮牛市是有缺陷的。93—97年中国经济是处在金融、房地产大调控的政策周期内,深成指6103、上证到达1510,但还是有许多股票并没有越过93年的高点目标。
98年中国股市尤其是上海指数从1025起步,进入了一个三年上扬周期,并一举在01年创下2245高点,同样遗憾的是,深成指如97年上升时上海没有配合深圳一样,在上海2245点时,深圳在5000点上方便止步不前了。
01年熊市调整以来,一直到05年6月,中国经济和社会一直处在对过去失误的纠偏过程中,资本市场前期付出的沉重代价也就在所难免了,从历史角度讲,这个时期和纠偏阶段都是不可跨越的,当然,也是痛苦的,付出了高昂的社会成本。
05年6月998点是自93以来历史大调整过程的终结,自05年6月至今上证3623点、深成指站上10000点大关,12年后,深成指从900点站到了10000点之上。成为继纽约道琼斯指数、香港恒生指数、东京日经指数之后,跻身全球万点指数俱乐部,双双创造了中国证券市场历史,并且再次全面超越了亚洲和世界重要市场之一的香港市场,上证指数的万点之梦也不在遥远。而这次的超越,是历史性的超越;是实质性的超越;是一去不回头的超越。
从中长期技术形态看,本轮行情运行至今,上证指数打破过去长达15年大型原始上升通道,下轨为95-998,上轨为1558-2245。07年1-2月宽幅震荡,2541至3041,正好是原始上升通道上轨位置,颈线位置在2600点附近,确认向上突破后,技术上标志历史通道已改变,步入新的一轮波动周期。过去15年的历史通道高度大约为1400点,按照等高为目标,第一轮攻击目标可以达至4000点以上。当然,这仅仅是突破原始上升通道后的第一轮攻击目标,经过调整巩固建立全新上升通道之后,未来的路还很长。
中国经济的表现和持续性,再此不进行过多的讨论,笔者认为已经没有必要,从人民币的角度看世界股票市场的变迁,很有借鉴性。日本1985年开始大幅度的升值,日本的股票市场85年一万点,涨到38900点。日本的房地产从100点涨到340点,一套房子从100万涨到340万。台湾新台币升值时,台湾股市是680点。经过几年的升值,台湾的股票从680点涨到8000点,又涨到12000点。台湾的房地产也涨了四倍。韩国的情况完全一样。德国马克升值时,德国股票也涨得很厉害,不过没有台湾和日本这么疯狂。
人民币开始成为世界超强货币,人民币快速升值和资本项目自由兑换还没有时间表,流动性过剩问题的解决就没有时间表,股价上涨趋势的改变也就没有时间表。
目前,中国股市和经济处在历史上特殊时期。其根源在于中国经济竞争力上升引起人民币长期升值。我们的国家在未来的全球竞争中一定最有前途,在看的见的不久将来,中国必定拥有全球领导权。对于资本市场的认识从国家到个人在不断变化和深化,资本市场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许多重大机遇就从中产生。中国牛市战车将不以人的意志转移在继续前进。
我们面临的不是黄金10年,而是黄金20年,30年,笔者个人判断,在2050年前,世界的主要机会在中国,而中国开始成为世界领袖,重新回到世界之颠,回到本来应该属于我们的位置。而在之后,更是这样。我们目前经历的不仅是人生当中最辉煌的投资时刻,也是见证国家成长、强盛的时刻,让我们紧紧拥抱资本市场,紧紧拥抱我们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