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重组题材股,开盘10个涨停。咸鱼翻身的题材股业绩真的大改观了吗?不一定,不过10个涨停实在不可思议。其实,牛市期间许多不可思议的事情还会继续上演,甚至“有人骑单车上月球”的事情会随之而来。
牛市水涨船高,上证指数开始向4000点进攻,深圳指数稳坐10000以上。两年前普遍2、3元钱的低价股多如牛毛,而今天平均股价突破11元,总体市盈率也快达30倍。你说牛不牛?牛得很!
为什么如此牛?
笔者认为人气旺;不过另种不同观点是,中国经济发展快,公司基本面好,支撑着高股价。无论哪种说法,总之从盘面看确实牛。
股市大起大落、涨涨跌跌正常不过,个别行业、个别公司业绩一下子疯狂大增也正常不过(比如当年美国内战、越战,战争给某军火公司带来巨大机遇,公司业绩可能一下子翻倍增长),但是在以往全国普遍业绩平平的中国,06、07年一下子疯涨,那就怪了。最近披露,“大量公司的一季报同比增长超过1000%。”
从经济学角度看,极高速增长方式没有依赖路径选择特性,而是有超边际选择特性,即一下子普遍增长超过1000%,这1000%不是渐进式的,似乎“一个贫者一下子中六合彩”一样带有极大的“偶然性的”、“爆发性的”。
为什么之前那些业绩高增1000%的公司没有如此突出的业绩?这不能不令人费解。诚然,股权分置改革后给市场带来新的活力,资本市场明朗许多。但在实体经济领域,股权分置改革除改变资本结构奏效快外,短时期内对公司经营模式、生产管理以及经营业绩一下子很难得到大改观。公司内部完善的激励机制、内部人控制的改革、大股东占款等等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得以很大改观,况且改进在短时间内对公司业绩改观其微不足道。
实体公司的生产、经营一般存在路径依赖,公司改变经营路径则需要巨大的成本。比如纤维市场惨淡,一个业绩平平纤维生产的成熟型企业试图放弃纤维,转产金属,则该企业必须投入大量的新成本,而且生产新产品带来新的增长还需要一段很长的过度期。可见,贝塔值为1的成熟型企业一下子变成10甚至20的可能性极小,更不用说普遍了。
诚然,我们不否定市场上存在业绩一下子增长10倍的企业,但不可能有普遍性。比如某企业买卖地皮以及其他固定资产带来收入,这种增长方式不是生产性收入,对公司长远经营没有任何影响,公司不可能保持长远高增长。
可见,“大量公司的一季报同比增长超过1000%”极不正常,令人不可思议。
事实上“业绩增长超过1000%”不是不可能(实际上已经很多),不少公司卖土地、卖股票等等额外收入不菲,数倍超过主营业务。但在笔者看来,“大量公司业绩增长超过1000%”像“骑单车上月球”一样,荒唐之极。
牛市就是牛市,基本面跟不上上谁会相信是“牛市”?可见“业绩增长超过1000%”没什么大惊小怪,1000%说不定只是涨速的开始呢!最近权威内参称30倍市盈率只不过是起步价而已,30倍市盈率媒体舆论认为没有泡沫。18日成都商报分析,由于A股市场是一个封闭市场,而中国经济又是全球发展最快的地方,所以不能简单地与成熟市场对比市盈率指标……随着A股整体业绩的进一步增长,市场市盈率呈现下降趋势,这为股价上升拓展了新空间。
按照媒体舆论的牛市逻辑,30倍市盈率的“起步价”、“大量公司的一季报同比增长超过1000%”仅仅是牛市前夜,A股整体业绩将来还会进一步增长。
或许将来,A股公司普遍业绩增长超过10000%甚至更多……这不是没有可能,说不定有公司还披露它们制造“能骑上月球的单车”呢。
其实报表披露“业绩增长超过1000%”股民应该兴奋才对,股民理应分到相应红利。但上市公司仅仅披露业绩,对分红视而不见,吝啬得像一毛不拔的铁公鸡。当然高业绩绝不是坏事,高业绩,追棒的股民多,股价上涨得快,股民获得价差也大。牛市期间“大量公司的一季报同比增长超过1000%”,股价也翻了几番,可谓公司和股价共同富裕。
惊叹!大家说牛市来了,果然真的来了。股票狂涨,公司业绩狂增。大家都说30倍市盈率是“起步价”,那么不久将来会不会出现“大量公司的一季报同比增长超过10000%”呢?笔者认为不是不可能,中国经济本来有特色性,到时候说不定还“有人骑单车上月球”呢!
牛市水涨船高,上证指数开始向4000点进攻,深圳指数稳坐10000以上。两年前普遍2、3元钱的低价股多如牛毛,而今天平均股价突破11元,总体市盈率也快达30倍。你说牛不牛?牛得很!
为什么如此牛?
笔者认为人气旺;不过另种不同观点是,中国经济发展快,公司基本面好,支撑着高股价。无论哪种说法,总之从盘面看确实牛。
股市大起大落、涨涨跌跌正常不过,个别行业、个别公司业绩一下子疯狂大增也正常不过(比如当年美国内战、越战,战争给某军火公司带来巨大机遇,公司业绩可能一下子翻倍增长),但是在以往全国普遍业绩平平的中国,06、07年一下子疯涨,那就怪了。最近披露,“大量公司的一季报同比增长超过1000%。”
从经济学角度看,极高速增长方式没有依赖路径选择特性,而是有超边际选择特性,即一下子普遍增长超过1000%,这1000%不是渐进式的,似乎“一个贫者一下子中六合彩”一样带有极大的“偶然性的”、“爆发性的”。
为什么之前那些业绩高增1000%的公司没有如此突出的业绩?这不能不令人费解。诚然,股权分置改革后给市场带来新的活力,资本市场明朗许多。但在实体经济领域,股权分置改革除改变资本结构奏效快外,短时期内对公司经营模式、生产管理以及经营业绩一下子很难得到大改观。公司内部完善的激励机制、内部人控制的改革、大股东占款等等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得以很大改观,况且改进在短时间内对公司业绩改观其微不足道。
实体公司的生产、经营一般存在路径依赖,公司改变经营路径则需要巨大的成本。比如纤维市场惨淡,一个业绩平平纤维生产的成熟型企业试图放弃纤维,转产金属,则该企业必须投入大量的新成本,而且生产新产品带来新的增长还需要一段很长的过度期。可见,贝塔值为1的成熟型企业一下子变成10甚至20的可能性极小,更不用说普遍了。
诚然,我们不否定市场上存在业绩一下子增长10倍的企业,但不可能有普遍性。比如某企业买卖地皮以及其他固定资产带来收入,这种增长方式不是生产性收入,对公司长远经营没有任何影响,公司不可能保持长远高增长。
可见,“大量公司的一季报同比增长超过1000%”极不正常,令人不可思议。
事实上“业绩增长超过1000%”不是不可能(实际上已经很多),不少公司卖土地、卖股票等等额外收入不菲,数倍超过主营业务。但在笔者看来,“大量公司业绩增长超过1000%”像“骑单车上月球”一样,荒唐之极。
牛市就是牛市,基本面跟不上上谁会相信是“牛市”?可见“业绩增长超过1000%”没什么大惊小怪,1000%说不定只是涨速的开始呢!最近权威内参称30倍市盈率只不过是起步价而已,30倍市盈率媒体舆论认为没有泡沫。18日成都商报分析,由于A股市场是一个封闭市场,而中国经济又是全球发展最快的地方,所以不能简单地与成熟市场对比市盈率指标……随着A股整体业绩的进一步增长,市场市盈率呈现下降趋势,这为股价上升拓展了新空间。
按照媒体舆论的牛市逻辑,30倍市盈率的“起步价”、“大量公司的一季报同比增长超过1000%”仅仅是牛市前夜,A股整体业绩将来还会进一步增长。
或许将来,A股公司普遍业绩增长超过10000%甚至更多……这不是没有可能,说不定有公司还披露它们制造“能骑上月球的单车”呢。
其实报表披露“业绩增长超过1000%”股民应该兴奋才对,股民理应分到相应红利。但上市公司仅仅披露业绩,对分红视而不见,吝啬得像一毛不拔的铁公鸡。当然高业绩绝不是坏事,高业绩,追棒的股民多,股价上涨得快,股民获得价差也大。牛市期间“大量公司的一季报同比增长超过1000%”,股价也翻了几番,可谓公司和股价共同富裕。
惊叹!大家说牛市来了,果然真的来了。股票狂涨,公司业绩狂增。大家都说30倍市盈率是“起步价”,那么不久将来会不会出现“大量公司的一季报同比增长超过10000%”呢?笔者认为不是不可能,中国经济本来有特色性,到时候说不定还“有人骑单车上月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