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国际”发布我国清廉指数 政策落后致腐败
[提要] 国际透明组织发布我国清廉指数(CPI)。反腐败专家对其进行分析后表示,1995年我国CPI指数仅为2.16,1996年为2.43,均为极端腐败阶段。从2001年以后,CPI指数出现下降趋势,但我国依旧处于比较腐败阶段。专家分析表示,“特殊利益集团”的利益博弈,使我国的腐败进入了高发期、频发期。
方式由个人转向集体 官商相互勾结 越来越智能化 专家分析中国腐败新特点 当前反腐应狠揪“地产腐败”。
中国问题学专家、北京理工大学教授胡星斗总结,现阶段国家反腐败也出现了四个新的特征:反腐败由软手腕变成了硬手腕;由低级别、打小老虎上升为高级别、打大老虎,查处了包括政治局委员、军队中将在内的腐败;由中央力推、高端行动改变为重视群众举报、发挥低端基层的作用;由运动式反腐改变为强调制度建设、权力监督。
专家读表
从“透明国际”的表中可以看出,从1995年到2006年间,反映中国廉洁度的CPI指数有升有降,总体趋势是上升的。“除了测算技术的因素,数据也反映了我国现实的状况,即腐败的范围更广了,级别更高了;但国家反腐败的力度也更大了,而且我国正在构筑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的反腐败体系。”胡星斗分析。
胡星斗介绍,所谓的全方位是指一些法律法规的出台,人大监督法、行政许可法等,规范了集体领导的体制;教育、制度、监督多管齐下,加强对配偶、子女的管束和个人私生活的约束,这是多渠道;打击商业贿赂、揭露福利腐败、垄断企业的软腐败、公车腐败、学术腐败等,这是宽领域。正是由于采取了这些措施,对腐败分子有所震慑,所以,腐败有所收敛。
在“透明国际”CPI指数图表中,1995年我国CPI指数仅为2.16,1996年CPI指数为2.43,均为极端腐败阶段。进入21世纪以来,CPI指数在3.5到3.2之间徘徊,从2001年以后,CPI指数还出现了下降趋势。图表说明我国依旧处于比较腐败阶段。
胡星斗解释说:“1995年时开发区热、房地产热,全国一哄而上,加上当时法律、制度、政策跟不上,必然滋生严重的腐败。”
胡星斗分析,2001年以后,中国的腐败出现了四个新的特征:由收钱收物的“硬腐败”发展为接受各种服务、旅游出国等“好处”的“软腐败”;由个人捞钱的“小腐败”上升为集体福利、挥霍公款的“大腐败”;由内资企业的“内资腐败”发展为外资企业参与商业贿赂的“外资腐败”;由一人出事的“单案”扩大为一揪一串的“窝案”。这说明中国的腐败在一些领域越来越严重了。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反腐败研究专家邵道生表示:“上世纪90年代,腐败从商品流量领域的腐败转变为资本存量领域的腐败,权力资本腐败成为各地的主要形式,如国企改制中的腐败、大型建筑工程中的腐败和金融领域中的腐败、股市中黑金操作中的腐败等成为各省市共同的腐败形式。
“特殊利益集团”的利益博弈,一下子使我国的腐败进入了高发期、频发期。(来源:法制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