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中国展开广泛对话


美国同中国对话对未来繁荣至关重要

2006.12.11

美国财长亨利保尔森(Henry M. Paulson)1211在《华盛顿邮报》(Washington Post)发表署名文章──《同中国展开广泛对话》。文章属公共信息,无转载限制。以下是美国国务院国际信息局(IIP)翻译的文章全文。

《同中国展开广泛对话》
亨利保尔森

作为财政部长,我的第一要务是确保美国经济长期拥有实力和竞争力。理顺我国同中国的经济关系,确保两国都从中受益,对于我国未来的繁荣至关重要。中国发展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实现可持续经济增长并全面参与基于规则的国际贸易,最符合我国的利益,也符合中国人民的利益。中国在世界经济中所占的份额已达1980年的四倍多。现在,全球经济增长的近50%来自美国和中国。我们两国的双边贸易额是10年前的五倍。在这些数字背后,美中经济关系还体现了全球化的种种机遇和挑战。

这个星期,一个由美国多位内阁部长、署长和联邦储备系统(Federal Reserve)管理委员会主席伯南克(Ben Bernanke)组成的代表团将参加新启动的美中战略经济对话(Strategic Economic Dialogue)的首次会议。布什总统与胡锦涛主席于今年9月发起的这个对话,重点在于确保中国成功地融入全球经济并继续推行以市场为基础的改革路线。

我与各位同仁将在北京同中国领导人探讨以下三个领域的问题:保持可持续发展同时避免高额贸易不平衡;继续对贸易、竞争和投资开放市场;加强能源保障并改善环境。中国正处在一个重要关头。中国在今后几年的决策将对整个世界产生持久影响。美国和中国对两国关系如何发展都有自己的构想,但我们各自的构想在很多方面是相似的。我们都希望建立牢固的商贸联系,使美国和中国的劳动者和消费者受益。我们都希望中国的发展在经济和环境方面具有可持续性,并为全球繁荣做出贡献。我们都希望中国在全球经济和多边机制中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利益相关的参与者。

我们之间确实存在分歧。美国认为中国有能力为降低贸易顺差采取更多的措施。我们敦促中国采纳与经济基本条件相符的更灵活的汇率体制。中国还应当采取更多的措施保护知识产权。我们的目标是促进共同利益并为解决导致我们关系紧张的问题寻找途径。美国与中国正在进行数十项不同级别的双边会谈。这些会谈产生了积极成果,但要解决跨越众多部门和职责范围的问题不无困难。战略经济对话使我们能同时与多位中国领导人会谈,以统筹方式着手解决重要问题。例如,透明度和尊重法治是影响所有经济政策和贸易问题的核心原则。坚定地遵守这些原则对于中国保持国际商界及本国投资者和企业家的信任至关重要。就这些原则展开跨部委合作能够增强我们在与各部委分别磋商的一系列关键问题上达成协议的能力。磋商中最重要的议题之一是如何帮助中国向更自由、更开放的市场过渡,其中包括资本市场。世界上每个强大的、生机勃勃的经济体都有开放的、竞争性的资本市场,吸引投资并以最有效的方式分配资源。这样的市场在中国有助于实现可持续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机会。增强和改革金融市场最终将使中国能够实行自由浮动的汇率。

中国政府致力于建立一个社会保障网络,其中包括医疗和养老项目,通过增强中国劳动者及其家人增加消费的信心来帮助实现平衡增长。中国的高储蓄率是中国对全球的贸易出现高额顺差的一个主要原因。增加中国的消费将使美国和其他出口方受益。能源是一个影响深远的问题。中国的增长模式──高度依赖于工业──及其国内低廉的能源价格导致中国的能源消耗迅速增加。令人忧虑的是,由于技术和基础设施方面的困难,大量能源的使用方式造成高污染。这破坏了我们共有的空气和水源,并给中国公民造成了健康问题。

通过战略经济对话,我们能同中国领导人共同努力,帮助中国实现对环境和经济更有利的增长,并以建设性方式参与全球能源市场。这是中国所面临的关键时刻,也是我国对华关系所面临的关键时刻。本着给两国带来长期惠益的目标,通过与中国领导人接触,我们能在21世纪建立一种卓有成效的、蓬勃发展的伙伴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