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天才的耗损


天才的耗损

[作者]Esther Dyson是EdventureHoldings投资公司的主席;这一机构还主持一年一度的PC论坛,并出版Release1.0刊物。Dyson在美国和欧洲都投资有网络公司(Startups),且还是Internet Corporation for Assigned Names & Numbers公司的主席。 著名的《数字化生活2.0版》一书的作者。

[译者]林永青 1999

-------------------------------------------------------------------

花絮:朝花夕拾,以为借鉴。我今天上传此8年前的旧译文时,无意中上网搜索了一下,赫然发现当年戴森这本对中国第一代网民影响巨大的2.0版——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一书的中文版译者居然还是胡泳!临时决定,特以此文向胡泳,这位中国互联网的启蒙人物,表达我的敬意!现在是价值中国的合作伙伴,而当年并不认识。8年前,我组织了一个几个人的业余团队,创办了一个启点网,以翻译文章的形式,向中国读者介绍国外最新互联网理念。中国当年最早的几家门户网站,都使用过启点网的内容。8年的时间,一晃就过去了,有得有失,颇有几分感慨!而中国互联网还将发生许多可圈可点的故事,新经济的大幕刚刚拉开……2007年2月27日记,林永青。

--------------------------------------------------------------------------------------------------------------------------------------

 

资金过剩,点子过剩,因特网是即将破裂的泡沫经济吗?

    投资者们总是对因特网又敬又畏,认为只有对它进行长期投资才会出现奇迹:金钱加点子等于利润,利润反过来又转化为更多的金钱和点子。

    然而事实上,真实的情况却是,太多的资金被投在了几乎是完全多余的所谓新点子上,太多的资金只围着为数极少的开发者和实施者转。投资者们都依赖那些数量越来越少的所谓领导人和空想家们,而这些人却频繁地在各种时髦做法中跳来跳去。这些投资者中的许多人--这里指的不是股份公司管理层面上的那些人--从未完整地经历过一个经营周期。然而他们却觉得自己已最终找到了一个简便易行的、能获得持久增长的经营公式。

    其他的国家和地区,与此同时也都在努力探索如何创建自己的硅谷。其他政府包括欧盟、马来西亚和韩国的领导人不远万里地来到加州的San Jose试图把这儿的因特网奇迹带回家去。在匈牙利,政府正试图赞助多瑙河边上的一个硅产业园区,可是该政府能找到经营园区所必不可少的企业家吗?真正一流的企业家并非是能顺利通过政府筛选的那种类型。在美国我所主持的一年一度的PC论坛上,有一种越来越严重的不平衡现象:总有太多想做投资者的人,而真正的公司却总是太少。

    这也正是会危害到因特网的一个问题。作为一个风险投资者,我曾犯过的错误总是以看起来十分不同的面目出现,但却全是一个性质的:根据一个好点子进行投资,却没有人去实施它。而我的借口是:我是在中欧地区投资,那里是管理性人才、而非技术性人才不好找。

    我曾有过一个好点子,虽说并非什么新颖的主意--即为那些还没有因特网服务的地区提供因特网服务。可我们的CEO却在最后一个时刻抛弃我们去了一家更大、更成熟的公司。我们让技术负责人继任CEO接着干,然而却于事无补。所以,又雇了一个律师来接替他。可是,当这位律师不住地向我们要求为其提供住房、汽车,并为其配偶提供工作时,我们其实早就应当理会他所发出的警告了。最终,实际上我们只是有点子、而却根本没有什么经营战略。

    人才短缺正蔓延到每一个地区。即使是在富有技术和商业人才的硅谷、在媒体和创造力充足的纽约,人才与公司的比率也是失衡的。成功的例子引起了过度的反响:产生了多得过了头的公司,那么多的资金却只围着极少数人转。如果没有好的经营团队去执行商业、经营方面的计划,世界上最好的点子和想法也是行不通的。

    毫无疑问,在硅谷,现在正是激动人心的时期:任何人只要有好点子就能干它一番。它的文化支持这种作法。那儿的人们和各种组织机构也随时会给予支持。许多公司总是抱怨缺乏程序员,但只要你肯付一定的价钱,程序员有的是--且常常有非常充足的人员可供挑选。钱也不是问题。只要有新的投资者进来,且股价仍然在上涨,就会有几乎无限的资金来源。由于有创造力的人总是受到鼓励,为一个叫做因特网的无限的新平台,去发明新的产品、新的服务和新的经营模式,因而新点子、新想法也总是层出不穷。

空有架子的网上泡沫公司

    在虚拟企业中,由于各种错误,仍然存在着与日俱增的压力, 到了某一天便会爆发开来。所有的人都想做CEO,但却没有人愿意做业务经理,没人愿意做财务经理,没有人愿意成为市场经理。而一旦负责市场营销的人经营过一次成功的网上公司,她就觉得自己已有资格做另一家“.com”(网上)公司的CEO了。

    而与此同时,许多风险投资者在网上弄出来的那些东西根本就并非真正的公司或企业,只不过是一些没头没尾的零部件而已。有些只不过是一些显然看不到任何后续支持的大站点而已;其他的要么只是看起来象一个社区或干脆象是一群听众,准备好了等别人向他们推销东西;或者,它们就好象是些善于投机的顾问,等着被真正懂得产品营销、懂得组织渠道、懂得建设企业文化的大公司录用;还有的泡沫公司只不过看起来比普通分销部门略强些,善于使人对一些或许存在、或许根本就不存在的产品产生兴奋;有的泡沫公司不过体现了用新手法从事广告业的聪明想法;或只是一个也许有人愿意向其做广告的社区而开办的网站。然而所有这些公司都不过是些零件而已,而非真正有活力有生机的公司。

    许多“.com”概念所创造出来的泡沫公司看起来不过是诸如: 美国在线、微软、Yahoo等少数几家大公司的研发部,这些大公司就象购买他们自己的新产品一样收购了这些小公司。

    这意味着什么呢?该诅咒的是IPO(指:首次上市)市场吗?情况并非如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在短期内每个人的行为都是理性的。风险投资者把他们的投资寄希望于IPO或公司的出售。但IPO的出售比率也是不断在变化的。根据全球性的投资银行Broadview International的调查,去年被出售的公司(多达1892家)几乎是真正走向市场的公司(147家)的13倍。而在1997年这一比率仅是811789: 215家),1996年该比率为411272: 317家)。

    真实的情况是,能长期获得持续发展的公司越来越少。风险投资者们总在追逐太多根本无法形成真正公司的那些时髦做法。迅速地让某家公司上市,或进行并购投资固然不错,但真正构建起能够开拓市场的公司所需的时间,要超过仅仅是为了一次性的股权交易而进行的包装式努力。

 挣的越来越多,学的却越来越少

    在硅谷,许多公司在一个很短的时期内迅速成长,而后又很快 地解体,公司里的每个人也跟着富起来,接着又都着手干起了另一个公司。而我的忧虑是,这样一来参与者每次学到的东西却越来越少。当所有这些公司在自生自灭、敛聚钱财之时,却把真正的市场拱手让给了微软公司(Microsoft)、思科系统公司(Cisco Systems)、德尔计算机公司(Dell Computer)、美国在线(Amerian Online)、亚马逊(Amazon.com)等懂得吸收人才和产品、懂得与客户建立长久的关系、懂得建立分销渠道、能够在雇员们年届四十继续聘用他们的公司。这些大公司是充满活力的有机体,能够调动员工、满足客户而非投资者的要求。

    某一天,当这种虚幻的经济成长减缓下来,风险投资者们也都明白过来,大公司也把它们吸收得了的、那些研发部似的公司都收购了以后,剩下来的那些公司便会陷入困境。大一些的会显得太臃肿,而生产单一产品的小公司又会显得太单薄。真正的公司应该将点子转化为产品,转化为源源不断的收入。

    在硅谷的事业还如此蒸蒸日上的时候,我说这些显得有点不合时宜,但即便我们能跟得上步伐,我想我们的客户们却未必能。即使是虚拟世界由于令人兴奋的新能力、新的信息和娱乐产品多得过了头而发生爆炸,在外头不是还有一个为满足日常之需而进行大规模生产的真实世界吗?

    谁愿意象Bill HewlettDave Packard(惠普公司创办人)多年以前起步时那样,建立起一种真正可持续性的公司呢?谁能够日复一日地为客户提供服务,而不是仅仅吸引早先的几个光顾者呢?诚然,硅谷的快速运转周期是件好事。它能不断推陈出新,它充满生机与活力。看到那么多伟大的想法喷涌而出、并得到尝试是件令人高兴的事。但很快硅谷便会意识到最后什么也没留下--只是一大堆伟大的想法,却无人使之转变为现实。而在微软或是在几个媒体服务公司,譬如时代华纳公司(Time Warner),它们都会转化成产品。

    今天,最好的风险投资公司培育人才、而非点子。但这种通过搜寻人才,将大量的点子付诸实施的公司数量还不够。企业的寿命能否超出进行短期包装努力的公司的平均寿命,取决于企业家的自主选择。

    可能总会有人不断提出更好的方法,但是,即使是真正的虚拟公司仍然是用老办法发展自己:即创建这样一个环境,使人们能够带着梦想来此工作,希望把公司建设得更好、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更优质服务,在他们的周围都是一些竭尽全力工作的人。这是如此的简单,可又是如此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