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股发行的泡沫


2007年初的12月,A股市场接连迎来两个大海龟”――中国人寿和平安保险的海归上市。19,中国人寿A股上市,以38.93元收盘。而另一保险巨头平安保险则在21233.8元的发行价完成申购,即将在31上市。两只大盘蓝筹的回归,结束了A股市场没有保险股的历史,丰富了市场的投资品种,增加了股票市场的含金量,是促进市场发展的又一有力保证。

从两只蓝筹保险股的发行看,我们丝毫不用怀疑市场的承受力,在泡沫论的质疑充斥市场的情况下,不能不让我们想一想,如此高的发行价合理吗?这种泡沫,难道发行价就这样跟着H股走?

中国人寿、平安保险这类大盘、大市值股票,仗自身背景的特殊性、市场的稀缺品种,货币市场流动性泛滥的情况下资金过剩,实行高定价、高市盈率发行,然后上市大幅炒作,这本身就是市场泡沫下的投机,更是A股市场的悲哀。高价发行,然后通过舆论把这种不负责任的发行转嫁市场,再大幅炒作,是无视A股市场投资者利益,受害的依旧是中国证券市场。先以率先上市的中国人寿为例,20031217日及18日,中国人寿分别在纽约证交所和香港联交所上市,在香港市场的最初招股价为3.625港币,筹资54亿港元,在纽约证交所最初发行价为18.68美元。到首发在发审委过会的20061215日,中国人寿(LFC)在纽约证交所以每份106.22美元报收,而在香港市场则以20.6港币报收。从3.625港币到20.6港币,国寿三年时间股价上升了468.28%。这个收市价看似合理,与中人寿18.88元的发行价很接近,再加上二级市场上市后的溢价,好像是同股同价。但不可忽略的是,3年前中国人寿的H股上市,当日开盘价为4.55港元,在香港上市以来,中人寿股价多在6港元左右徘徊,期间还曾因上市前的造假丑闻被普通公众投资者提起集体诉讼,最后庭外赔偿和解才逃过刑事处罚。只是在06年以来,股价却一路攀升,虽连创历史新高,但直至12月初,中人寿的股价一直在19元下方运行,公布A股发行后到今年一月上市股价似乎被装上“火箭推进器”,从1214开,接连突破19元,冲破20元,之后就一直在20元上方运行。显然,这么高的价格是托受A股发行的“福”;或者,是境外市场顺势借题发挥,在投机。

中国人寿发行价格18.88/每股,发行市盈率高达92.60成为了有史以来发行市盈率最高的A股,高于01年股市泡沫年代的闽东电力88倍的发行市盈率。38.93元的收市价,涨幅高达106.2%;同日,中国人寿H股价格是25.75港元,下跌4.1%。与此相对的是,冻结资金8325亿,超过工商银行的7810亿元,创出单个股票申购资金新高。但其在发行招股书上预计2006年每股盈利0.33元,以现在的股价计算,市盈率超过100倍,06年市净率在6倍左右,是全球最贵的保险股;相对三年前的3.625港币的H股发行价,三年后国内投资者自然是高位接盘中国保险第一股。

另一保险巨头――平安保险的发行同样受到稀缺性的吸引,首发中网上、网下合计冻结资金达10935.78亿元,超过国寿A8325亿、工行A7810亿的冻结资金规模,仅次于兴业银行。不妨先比较一下平安保险H股与A股二者悬殊的首发定价:平安保险H20046月登陆港交所的每股定价在9.5911.88港元区间,后以约10元作为申购价格,市盈率约22倍,而其在上交所的A股以申购区间上限33.80元发行,按国内会计准则算市盈率74倍;平安保险发行13.88亿H股,融资143亿港元,而其在上交所发行的A股为11.5亿股,股数少于H2.58亿股,募集资金却高达388.70亿元人民币,融资额是H股的3倍。香港上市后,平安的股价如同中国人寿探低见3元多港币的H股一样曾经跌至首发价;大部分时间都在30元以下价格交易,在公认成熟的香港市场,这样的价格区间应是其合理估值。而自平安重返A股市场传出之后,平安H股股价便出现异动,一度跟随即将上市的中国人寿大幅飙升,仅200612月,平安保险股价平均涨幅接近50%。今年1月上旬,其H股股价一度竟摸高到50港元。再往前看,在平安保险未发布回归A股消息之前,期间股价一直徘徊于28港元之下,最低时甚至只有15港元。

当年以22倍市盈率发行,上市后的交易区间里,它的市盈率不过30倍,当时国内保险市场仍旧是蓬勃发展,平安的业绩增长一如市场所预测一般,每年增长都在30%左右,股价则是跟随业绩稳步上升。但如今,在A股市场红红火火的情况下,发行A股,致使H股市场过度投机,进行抢筹,哄抬股价,然后使A股发行价格高企,让国内投资者用自己的钱为国外投资者投资中人寿、平安发展的H股股东抬轿,实在是国内投资者的悲惨。广大公众投资者可以分享这类高定价、高市盈率首发的大盘股所谓的投资价值,简直就是让本已健康的国内股市继续从前的投机博傻

     高市盈率、高价发行的股票登陆市场后,最直接后果就是抬高整个A股市场的整体市盈率,制造着市场的泡沫,成了吞金吃银的“压榨机”,然后二级市场泡沫越来越大。中国人寿就是如此,上市后,股价在33元以上,不说静态市盈率,就是动态市盈率也超过100倍,这样高的估值,且不论它的质地如何的好,发展速度怎样的高,A股投资者分享到的投资收益与原股东相比,如九牛一毛。展望未来,国内投资者仍然将享受中国人寿跨越式高速发展所带来的芬芳硕果;但其对公众投资者的回报,与投资者付出的代价,不知要多少年才能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