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多少人会“倒”在春节?
春节到了,春意盎然,草根们收获着一年的喜悦。可现实中也有另一种现象,春节“倒了”,比如河南省西华县原县委书记栾蔚东5年收“节礼”近百万,结果领刑18年(人民网2月14日)。
“倒”在春节,多少有些酸楚,合家团圆,万象更新,应该是励志再为的时候,他们却因“廉”伤身,究其原因,主要是心不廉。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说,“心廉”才不会对不义之财心动,才会与民同乐,共享春节的喜庆。“心廉”难吗?说难也不难。
“心廉”就要“恤民”。作为领导干部,身为一方诸侯,要把群众的温饱时刻挂在心上,对群众的疾苦,要寝食不安,要千方百计解决普通群众的衣食住行。真真正正的走到困难群众家中,脱鞋下地干农活,盘腿上炕拉家常。心和群众贴进了,非分之想就会得到遏制。
“心廉”就要“行正”。俗话说:“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之身”。荀子有句名言,叫做“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作为掌握一定特权的领导干部,如果自已一身脏,一屁股屎,话说的硬板就会不硬,如果别人反问一问“阁下怎么样”!就会理不直气不壮,人不服而且事不果。饮了“贪泉”,就会丢了“廉面”。
“心廉”就要“慎微”。小节不保终累大德。广东省汕尾市原副市长马红妹,平时毫不检点,把自家买水果、面包、鸡蛋、油、米等用的几十元、几百元开成发票报销,致使后来胃口越来越大,发展到几万元、几十万元地将公款贪为已有就是例证。可见,小节并非无害,而是一切大害的开始。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在“慎微”上下功夫,注意每一件细小的事情,“去小恶以保本真,积小善以成大德”。
“心廉”就要“慎好”。领导干部对自己的兴趣、爱好、习惯,不能恣情放纵,而应当把它与官德的修养联系起来,对有利于官德修养的则育之,不利于官德修养的则弃之,介于有利与不利之间的则节之。领导干部对自己的好爱如果不善节制,就有可能成为不法之徒腐蚀领导干部的缺口。厦门远华走私案中的赖昌星有一句“名言”:“不怕什么法律条文、规章制度,就怕领导干部没有兴趣爱好。”这不得不引起领导干部的警觉。
“心廉”就要“慎欲”。非理之财莫取,非理之事莫为,欲不逾矩,欲不损德。以理导欲、以理制欲。做到节而不过,遂而不纵,谨防伤身败德。要坚持与民同欲,同甘共苦,要把“体民之情,遂民之愿”作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热心地为群众排忧解难,谋利造福,而把个人的欲求置于群众欲求之下,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心廉”就要“慎权”。掌权为公,执政为民,就会使权力造福人民;滥用权力,掌权为己,以权谋私,就会使权力造祸人民。邓小平同志曾经告诫说:“我们拿到这个权以后,就要谨慎。不要以为有了权就好办事,有了权就可以为所欲为,那样就非弄坏事情不可。”因此,领导干部在运用权力时一定要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谨慎行事。切不可滥用权力,谋取私利。
面对林林总总的诱惑,惠能和尚有一句真理:不是幡动,不是风动,是居士心动。”心不动,人生才会乘风破浪,直济沧海。
春节的钟声已在耳旁萦绕,愿我们每一名领导干部以“心廉”迎新年,快快乐乐过春节,不要被“廉”击倒。
新闻链接:5年收“节礼”近百万 河南西华原县委书记被判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