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的经济工作12字方针透露啥信息
文/朱有祥
200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在党十七大之后又一重要会议,也是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一次会议,这次会议主要从明年的经济发展的角度来部署的,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行的,是我国继续深入改革开放的一次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定调明年宏观调控“路线图”,为2008年经济政策制定框架,也为今后几年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指导意义。由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仍面临不少挑战和潜在风险,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的危险性依然存在,价格上涨压力更加明显。为此,胡锦涛总书记在会议中提出了“12字经济工作方针”和温家宝总理提出的“四个坚持”原则,从围绕“双防”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推进新农村建设、扩大消费需求等八大方面做好工作。
那么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哪12字方针:即,控总量、稳物价、调结构、促平衡。
一、经济工作的12字方针字字透露出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在这次会议中,胡总书记的12字方针很好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很好地体现了五个“统筹”,进一步促进了和谐发展。
控总量,就是体现出中国经济发展已经从量的扩张转向质量、效益和可持续的统一上来。即,从以前发展“有水快流”到“又快又好”,变为这次会议的“又好又快”,再到“好字优先”。
稳物价,就是“明年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十年来首次使用“从紧的货币政策”的表述,彰显中央防止明显通货膨胀的决心。,“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防止投资反弹”“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防止”一词多次出现,“控制”“抑制”等词语也反复提及。对中国经济运行面临的风险和存在的不健康、不稳定因素,中央已下决心通过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加以防范和抑制,以确保稳中求进。
调结构,就是2008年将被视为完成中国“十一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的关键一年。根据会议,明年中国政府在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防止投资反弹的基础上,将出台和实施更多有利于节能减排的价格、财税、金融等激励政策,并强调要把节能减排目标完成情况作为检验经济发展成效的重要标准。另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提出,要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扩大消费需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结构调整。鼓励消费将是明年经济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之一。
总体来看,随着宏观调控的深入,中国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初步形成了共同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不过,虽然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所提高,但投资与消费的比例仍然失衡。前三季度,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7%,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则达到了41.6%。(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投资与市场研究室主任曹建海语)
促平衡,在这次会议中提出的八大任务:
1、完善和落实宏观调控政策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好势头;
2、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3、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4、加大攻坚力度确保节能减排取得重大进展;
5、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6、全面深化改革完善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体制机制;
7、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
8、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
这八大任务就是完完全全按照明年客观实际,求真务实提出的一次全面发展的经济工作新思路,也是保证社会全面和谐发展的要求提出的,因此说这次经济工作会议中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12字经济工作方针,就是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紧围绕党的十七重要精神提出的。
二、经济工作的12字方针字字透露出继续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决心和信心。
会议着重强调,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也处于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时期。当前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很多情况和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客观反映。党的十七大强调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可以说在深入改革开放过程中,挑战与风险并存,牺牲局部利益,顾全大局思想仍然要加强,产业转型和调整仍然会有很大的阻力,因此深入改革过程中各地各部门一定要严格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12字经济工作方针深化改革开放,深化产业调整,转变观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好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重大战略意义和紧迫现实意义,扎扎实实地把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这项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任务落到实处。
我们从胡锦涛的12字经济工作方针就不难看出深入改革开放决心在加强,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不断深入进行。
三、经济工作的12字方针字字透露出加大力度解决民生问题。
这几年,中央在解决民生问题上的措施力度前所未有。特别是十七的召开,我国关于解决民生问题的目标、重点和措施基本明确和成形。接下来就是认认真真地抓好落实了。而明年是落实十七大确立的各项方针政策,特别是经济、民生措施的第一年,也是关键的一年。是否能够开好头、起好步,对今后工作的影响非常之大。
而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部署非常具体、重点非常突出、操作性相当强。只要按照中央的要求落实下去,在改善民生方面的工作就一定能够取得新的成绩。胡总书记的12字经济工作方针字字闪耀着解决民生的光芒。
会议强调了农业是基础,发展农业是本次经济工作会议重要议题,也是民生的大事。发展农业仍是明年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同时,将“发挥广大农民务农种粮的积极性”,力争粮食生产再获好收成,并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另外本次会议又强调了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增加低收入者收入;强调了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强调了着力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这些都表明政府在改善民生方面更关注低收入群体和困难家庭。
明年政府还将加快教育、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卫生、住房保障等制度建设,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注重制度和体系建设成为今后改善民生政策的显著特点。
我们看到,不管从本次会议的以“四个基调”推动“两个防止”还是从“适度从紧”到“从紧”体现调控政策力度加大、防止投资反弹成明年宏观调控重点、扩大内需鼓励消费都是把民生作为重要入口来突破,因此说胡锦涛这12字经济工作方针就是从民生这一基本要求来提出的。
四、经济工作的12字方针字字透露出为百姓们提供了增加“财产性收入”机遇。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党中央提的“财产性收入”其实可以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鼓励创业,投入一些财产进行创业带来收入。二是鼓励城乡居民通过房产,农民通过土地增值等途径获得财产性收入。三是靠股市、房产投资。
而在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把增加百姓的“财产性收入”作为经济工作一条主线进行。
明年北京又将举行2008年奥运会,这将是中国经济的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拉动力。另外又随着国家一系列改善民生政策的实行,在原有通货膨胀的基础上,人民购买力会进一步增加,因而流入资本市场的资金量也会进一步增加。
相比于国际市场上的价格水平,我国粮食产品、经济作物等农产品的价格偏低。市场必然会经历一个高通胀的阶段,使得农产品过低的价格得以修正。因此随着明年农产品价格的持续上涨,农产品、食品、饮料等行业将被看好。此外,节能减排、环保等行业也存在一定的投资机会。
还有我国加快城市化建设进程,在这过程在强劲地推动着我国经济发展,刺激各行各业的有序健康发展。还有在需要加大投资来解决社会就业问题上、在人口迁移、劳动要素重新流动的过程中,都会带来很多增加“财产性收入”机遇。
在本次会议上,提高劳动者报酬被做为一个重要的议题提出。强调要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增加低收入者收入,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另外从上述讲到的产业结构调整来说,这也必然促使劳动密集型产业成本提高,资本及技术密集型产业获得相对优势。从拉动内需消费的角度来看,收入分配向劳动者而不是企业倾斜,则无疑是从基础上提高了全社会的潜在消费能力。
因此说,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12字经济工作方针字字透露出科学发展,字字透露出深入进行改革开放,字字透露出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字字透露出全国人民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必将大踏步地加快发展和实现我国全面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
文/朱有祥
200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在党十七大之后又一重要会议,也是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一次会议,这次会议主要从明年的经济发展的角度来部署的,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行的,是我国继续深入改革开放的一次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定调明年宏观调控“路线图”,为2008年经济政策制定框架,也为今后几年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指导意义。由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仍面临不少挑战和潜在风险,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的危险性依然存在,价格上涨压力更加明显。为此,胡锦涛总书记在会议中提出了“12字经济工作方针”和温家宝总理提出的“四个坚持”原则,从围绕“双防”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推进新农村建设、扩大消费需求等八大方面做好工作。
那么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哪12字方针:即,控总量、稳物价、调结构、促平衡。
一、经济工作的12字方针字字透露出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在这次会议中,胡总书记的12字方针很好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很好地体现了五个“统筹”,进一步促进了和谐发展。
控总量,就是体现出中国经济发展已经从量的扩张转向质量、效益和可持续的统一上来。即,从以前发展“有水快流”到“又快又好”,变为这次会议的“又好又快”,再到“好字优先”。
稳物价,就是“明年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十年来首次使用“从紧的货币政策”的表述,彰显中央防止明显通货膨胀的决心。,“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防止投资反弹”“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防止”一词多次出现,“控制”“抑制”等词语也反复提及。对中国经济运行面临的风险和存在的不健康、不稳定因素,中央已下决心通过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加以防范和抑制,以确保稳中求进。
调结构,就是2008年将被视为完成中国“十一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的关键一年。根据会议,明年中国政府在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防止投资反弹的基础上,将出台和实施更多有利于节能减排的价格、财税、金融等激励政策,并强调要把节能减排目标完成情况作为检验经济发展成效的重要标准。另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提出,要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扩大消费需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结构调整。鼓励消费将是明年经济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之一。
总体来看,随着宏观调控的深入,中国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初步形成了共同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不过,虽然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所提高,但投资与消费的比例仍然失衡。前三季度,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7%,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则达到了41.6%。(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投资与市场研究室主任曹建海语)
促平衡,在这次会议中提出的八大任务:
1、完善和落实宏观调控政策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好势头;
2、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3、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4、加大攻坚力度确保节能减排取得重大进展;
5、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6、全面深化改革完善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体制机制;
7、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
8、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
这八大任务就是完完全全按照明年客观实际,求真务实提出的一次全面发展的经济工作新思路,也是保证社会全面和谐发展的要求提出的,因此说这次经济工作会议中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12字经济工作方针,就是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紧围绕党的十七重要精神提出的。
二、经济工作的12字方针字字透露出继续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决心和信心。
会议着重强调,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也处于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时期。当前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很多情况和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客观反映。党的十七大强调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可以说在深入改革开放过程中,挑战与风险并存,牺牲局部利益,顾全大局思想仍然要加强,产业转型和调整仍然会有很大的阻力,因此深入改革过程中各地各部门一定要严格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12字经济工作方针深化改革开放,深化产业调整,转变观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好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重大战略意义和紧迫现实意义,扎扎实实地把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这项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任务落到实处。
我们从胡锦涛的12字经济工作方针就不难看出深入改革开放决心在加强,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不断深入进行。
三、经济工作的12字方针字字透露出加大力度解决民生问题。
这几年,中央在解决民生问题上的措施力度前所未有。特别是十七的召开,我国关于解决民生问题的目标、重点和措施基本明确和成形。接下来就是认认真真地抓好落实了。而明年是落实十七大确立的各项方针政策,特别是经济、民生措施的第一年,也是关键的一年。是否能够开好头、起好步,对今后工作的影响非常之大。
而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部署非常具体、重点非常突出、操作性相当强。只要按照中央的要求落实下去,在改善民生方面的工作就一定能够取得新的成绩。胡总书记的12字经济工作方针字字闪耀着解决民生的光芒。
会议强调了农业是基础,发展农业是本次经济工作会议重要议题,也是民生的大事。发展农业仍是明年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同时,将“发挥广大农民务农种粮的积极性”,力争粮食生产再获好收成,并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另外本次会议又强调了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增加低收入者收入;强调了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强调了着力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这些都表明政府在改善民生方面更关注低收入群体和困难家庭。
明年政府还将加快教育、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卫生、住房保障等制度建设,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注重制度和体系建设成为今后改善民生政策的显著特点。
我们看到,不管从本次会议的以“四个基调”推动“两个防止”还是从“适度从紧”到“从紧”体现调控政策力度加大、防止投资反弹成明年宏观调控重点、扩大内需鼓励消费都是把民生作为重要入口来突破,因此说胡锦涛这12字经济工作方针就是从民生这一基本要求来提出的。
四、经济工作的12字方针字字透露出为百姓们提供了增加“财产性收入”机遇。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党中央提的“财产性收入”其实可以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鼓励创业,投入一些财产进行创业带来收入。二是鼓励城乡居民通过房产,农民通过土地增值等途径获得财产性收入。三是靠股市、房产投资。
而在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把增加百姓的“财产性收入”作为经济工作一条主线进行。
明年北京又将举行2008年奥运会,这将是中国经济的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拉动力。另外又随着国家一系列改善民生政策的实行,在原有通货膨胀的基础上,人民购买力会进一步增加,因而流入资本市场的资金量也会进一步增加。
相比于国际市场上的价格水平,我国粮食产品、经济作物等农产品的价格偏低。市场必然会经历一个高通胀的阶段,使得农产品过低的价格得以修正。因此随着明年农产品价格的持续上涨,农产品、食品、饮料等行业将被看好。此外,节能减排、环保等行业也存在一定的投资机会。
还有我国加快城市化建设进程,在这过程在强劲地推动着我国经济发展,刺激各行各业的有序健康发展。还有在需要加大投资来解决社会就业问题上、在人口迁移、劳动要素重新流动的过程中,都会带来很多增加“财产性收入”机遇。
在本次会议上,提高劳动者报酬被做为一个重要的议题提出。强调要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增加低收入者收入,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另外从上述讲到的产业结构调整来说,这也必然促使劳动密集型产业成本提高,资本及技术密集型产业获得相对优势。从拉动内需消费的角度来看,收入分配向劳动者而不是企业倾斜,则无疑是从基础上提高了全社会的潜在消费能力。
因此说,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12字经济工作方针字字透露出科学发展,字字透露出深入进行改革开放,字字透露出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字字透露出全国人民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必将大踏步地加快发展和实现我国全面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