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菜一汤


三菜一汤

这是一个新语汇,它的发明者是人民大会堂办公室主任。因为,不久前,国宴由“四菜一汤”正式改为“三菜一汤”了。少了一个菜,多大事啊?就整出这么大的一个动静来,上了东方网的首页,新华社就发了一条通稿?看来,中国人对于吃饭,总是非常之重视的。失节事小,吃饭事大。

我们当然应该为国家提倡节俭而欢欣鼓舞拍手叫好的。可是,我这个人就喜欢唱唱反调,说说风凉话,因为我喜欢做反对党,喜欢做反方席位。

四菜一汤是当年周总理制定的,实行几十年了,今天能够实现在形式上突破前人的制度,应该说是需要一些勇气的。我们知道,记得利益最动不得的。你想,那些到人民大会堂吃惯了嘴的人,四菜一汤一贯制几十年了,你忽然撤了一碟菜,他不跟你急?不过,现在毕竟已经不是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了,人们不需要借着开会,打打牙祭,改善生活。再说了,少了一个菜,可是,没有说,餐费标准减少了多少个百分点嘛。

可见,关键还是内容。我们到饭店吃饭,以前可以说,八碟八碗之类,四冷、四炒、四烧之类,现在基本上不这样叫菜了,而是说,人均50元或者80元标准。这叫和菜,或者叫包菜。这才是实质性的问题。10个人,500元,酒水另外计算,这样才便于操作。至于这500元盛几碟子几碗,是方碟子还是圆碟子,又有什么区别呢?

以前,单位也经常为招待客人的标准而制定标准,也有四菜一汤这样的“国宴标准”施行过。可是,常常会走样,不好控制。比如,来了局长和来了科长的四菜一汤是大相径庭的。来到都是科长,可是,赵科长的四菜一汤用十寸的碟子八寸的海碗盛,钱科长的四菜一汤用的是八寸的碟子五寸的小碗装。

最后,只好实行餐费标准制度。厂级领导作陪的,人均40元标准。科级领导作陪的,人均20元标准。可是,孙厂长作陪,4个人吃饭,开6个人的标准。李主任作陪,科级的待遇能够上升为厂级的标准,就说厂长临时有事了,他是代厂长招待的。反正是,你有政策,他有对策。发十八个文件,也管不住一张嘴巴。

二〇〇七年十二月六日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