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负债累累让他背井离乡


本文摘自老曹最近出版的《大学生,你怎么啦》一书,通过对1000多名大学生进行走访,真实描写了当代大学生的生存状态。该书已经由南方日报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各地新华书店有售,今年5月份出版,已经印刷两次了,欢迎大家关注(顺便做一下广告,呵呵!)
 
高校大学生打工兼职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更有些精明的大学生不满足于为别人打工,开始自主创业。开饭馆的,开花店的,还有开服装店的等等,各种各样都有,这些校园的小老板们几乎把课后的全部时间和精力都放在自己的事业里面,苦心经营。更有甚者,一些学生不满足于开小店,而是干脆“停学创业”。
2005年底,21岁男孩彭海涛大学停学创业,在他父亲彭国权100万资金支持下,与三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历时两年研发出了国内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原创3D网络游戏《传说Online》。《传说》最有价值的地方是拥有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是我国第一款自主研发的3D游戏引擎,意义不亚于第一款国产汽车发动机。
这对于年轻的创业一族来讲无疑是一个倍受鼓舞的好消息,很多大学生在彭海涛事件的鼓励下也跃跃欲试。肖国民就是其中一个,他是上海某重点大学计算机系的本科生,很有才华,又极有闯劲。大三那年,他向学校申请停学,和社会上几个朋友开了一个网络公司,一时间,成为整个学校的风云人物。当时,很多媒体曾经蜂拥而至对肖国民进行了采访和报道。
曾经倍受瞩目的他如今住在广州的一个城中村中,住着300块钱一个月的房子,吃5块钱以下的快餐。因为生意血本无归,在上海他已经无法呆下去了,只好背着一身债务来到广州。通过他的创业伙伴,我很快就和肖国民联系上了。
见到他时,他的脸上有一种难言的沧桑感。
我一直都不是一个很安分的人,从小就对动漫游戏很痴迷,大学读的是计算机专业,更有机会接触我所喜欢的动漫了,我曾经自己尝试设计了几款休闲小游戏,备受身边朋友的好评,还曾在青年设计大赛上拿过奖。读大学期间我成绩一直很优秀,按照历年成绩我完全可以被保送读研。但是读到大三下学期,我突然厌倦了按部就班的学校生活,老师讲的知识已经不能满足我,而且我特别想进行一些真枪实弹的演练。在经过一番思考后,我动员两三个朋友和我一起创业,不同的是,我向学校申请停学创业,他们几个边读书边创业。我之所以要停学,是因为深知办企业很难,而兼顾学业和事业更难,停学才能够破釜沉舟,集中精力打拼。
因为没有经济来源,办公司的钱就是我跟父母亲戚借的10万元,几个伙伴凭着共同的理想和激情就开始了艰苦的创业。在学校对面一个二层楼租了一个几十平米的房间,在里面摆几张桌子和几台电脑,公司就算成立起来了。我在办公室摆了一张弹簧床,白天在办公室编写程序,晚上就在办公室睡。
很快,我就发现单纯有技术和激情是不够的,很多缺陷逐渐开始暴露:不懂财务,缺少商业运作经验、没有清晰的盈利模式。连续几个月公司都是只进不出,由于缺乏资金,公司有好几次都在生死线上徘徊。当初办公司的初衷是为了开发专业的游戏软件,但要开发出一个好的游戏软件凭我们几个人的力量根本就不可能!网易在开发《大唐豪侠》的时候,专门组建了一个50多人的团队,花了两年多的时间才开发成功。显然,凭我们几个人的力量和现有的资金,就算是不吃不喝,也不可能开发出好的产品来。
为了让企业生存下去,在最艰难的时候,我们也曾想过一些自救的办法,例如开发一些办公自动化和管理信息系统之类的软件,希望来赚取微薄的利润。但是我发现开发一个产品容易,销售一个产品却不知道要难上多少倍。我们这个团队里面都是技术型的人,没有一个人知道怎么去销售产品。无奈,为了生存,我只好硬着头皮一家家的单位去跑,向他们推销我们的办公自动化和管理信息系统软件。这个时候,我算是真正知道了创业的艰难,很多时候,不要说面对面地向客户销售,就是连见面的机会也没有。一个电话打过去,话还没有说完,人家就把电话给挂了,有好几次,因为缠着要别人听我做产品介绍,我被人家赶出过办公室。好不容易遇上一两个好说话的,也很坚决地告诉我,他们只会在用友和金碟等大型公司里面选择产品,是不可能选择我们的产品的。在将近半年的销售过程中,整个公司一单业务也没有成交。
一年后,我们的梦想残酷破灭,再也支撑不下,同伴纷纷离去,而我背着债务离开上海来到了广州。
 
“我知道你现在过着一种很艰苦的生活,但是你还年轻,等有了更多的社会经验就可以再度创业了,现在可以先去公司工作,边积累经验边等待好时机。”
你说的对,但工作也不是那么找啊,毕竟我大学没有正式毕业,想找一份薪水高一点的工作并不容易。想进大公司更是难上加难,倒是也有小公司愿意接收,但薪水都很低。我勉勉强强在一家卖化妆品的小公司呆过一段时间,做销售,一个月薪水800元,住300块钱一个月的房子,每顿饭就只能吃5块以下的快餐了。我倒是不怕吃苦,但觉得在这样的小公司呆下去会浪费时间,耽误前程,没多久就没干了。
从公司辞职后,迫于生计我也做过不同的工作,在电脑城给人打工,组装电脑,修电脑;也做过大学城的手机、台式机、笔记本电脑代理。生活特别辛苦,常常是一天跑好几个地方。后来也去私人作坊搞过动画、在网络公司做过维护。还到一家网络咨询公司工作了几个月,公司没什么业务,只是每个星期到固定的客商那里处理一些数据。我觉得怀才不遇,于是再次离去。
说心理话,这次创业失败对我打击特别大,就像一个婴儿学走路,刚迈出第一步就重重地摔在地上,摔得鼻青脸肿。有时我也会想自己到底值得不值得吗?放着那么安心的生活不要,放着保研的资格不要,还没有做好准备单凭热血和激情就出来闯荡,结果导致血本无归。这次失败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很多事情不是单靠梦想就可以实现的,还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不过,我不后悔,不走出校园,我永远不明白创业是什么样子,失败让我更加清醒地看待自己,成熟了很多,知道该怎样去承担责任,怎样去避免失误,怎样去运作和盈利。胜败乃兵家常事,如果再来一次,也许结果就不太一样了。
 
“有没有想过回到学校去?”
“想过,现在比以前更清楚自己该学什么,要在哪些方面加强,并且吃过苦之后也格外怀念在学校里的无忧无虑。但是,我申请的停学期限已过,没有回到学校的资格了。”
“那现在有什么打算么?会一直留在广州?”
想去开发电脑软件的公司实习,哪怕工资低得可怜也想去,现在想开了,我本来就一无所有,失败也没有什么可怕的,关键是要有归零的心态,看看人家是怎么运作,我有能力也肯吃苦,不出几年一定可以练就十八般武艺,现在的我太年轻,的确需要时间来磨练。
至于是不是一直留在广州,暂时还没有考虑,不过几年之内应该会留在在这里,我喜欢这里的氛围、对于文化和技术以及人的思想观念的包容性和拓展性,我想,在这里,会有我发展的空间,只是时间问题。
肖国民多次提到“时间”,或许时间的确可以改变过去在他心里留下的阴影,为他带来福音;或许时间可以让他变得更加成熟,尽快成长起来。
 
【点评】
 
现在社会上对于大学生停学创业看法不一,有人认为,他们成天接触的都是最前沿的科学技术,而且创业目的很明确,目标直向市场,这是他们的优势,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过程中他们能够走得更远一点;有人则认为,他们自身的经验和阅历也造成很大的局限,知识结构不全面、心理素质薄弱承受能力差而盲目创业会影响企业和个人发展。这两个问题都是客观存在的,显然后者更能代表目前大学生的创业现状,肖国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因此,不得不在此善意地提醒,创业虽然值得鼓励,但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人才引进、市场开拓、财务管理、法律咨询和资产评估等等,是学生们必须迈过的一道又一道门槛,必须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目前国内有很多家大学生创办的企业,除个别企业运作顺利外,大部分面临着因资金周转困难或者产品尚未投产,甚至是停业的危险,大学生创业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顺利和乐观,有志者也需要时间来磨练。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