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行业探秘之六:我与保险行业
关键词:保险 友谊 责任 商务价值 管理激励
原本是想从事投融资方面的工作的,却阴错阳差地被增员到寿险公司;原本通过自己积累的文章而形成了自己独到的体系,并在逐步搭建网络平台,却投身于一个大平台的海洋中没有了身影;自主研发了独特的课程,一直被尊称为老师,却最终做回了学员;原本具有10多年的营销与管理经验,却最终要从新人重新做起;原本身兼法律服务、传播营销与投融资等领域的广泛尊重,却终于成为被人人都躲避的“跑保险的”;原本专注于策划与文字方面的事务,却要不断地去面对不同人来自不同形式的拒绝与冷漠。居然有朋友表示,以后在聚会的时候不许谈保险。做了保险,即使是经常来往见面的朋友都要退避三舍。
但即使如此,回想还是感谢在这个行业给我提供的那些,时隔半年多,笔者不禁问自己:为什么要从事这个行业。
首先是自我的学习与风险防范:
本人从来不缺乏风险意识,传统观念中,责任已经不是一种概念而成为思维中的基本组成部分,有风险而没有保障心里不塌实,有了保障而看不懂条款心里也不塌实。 应该说,虽然也有一些法律基础,在律所多年的经历也多少具有一些看合同的基础,而且平时策划与起草个协议也是家常便饭,但在当初面对这个机会的时候,仔细看曾经为自己购买的保险单,居然依然是看不懂保险协议。
从自私的角度说,是因为最近这20多年以来一直健康得连小病都很少得,即使是感冒之类的病也几乎都是48小时之内痊愈,因而很多时候肯定好身体的原因,一位朋友说平常不得小病的人,得大病的几率是很大的,10多年前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忧虑感越来越强烈,本身就没有什么积蓄的我,是否会由于得了大病而使得辛苦积攒了半生的积蓄折价给医院来挽留自己的“小命”!并全家举债陷入生活上的低谷。
人生病并非必然,但得了大病就是一定要去治疗的,不管是从个人“惜命”的角度,从亲人子女挽留的角度,都会去治疗,而治疗肯定就会涉及高额治疗费的问题。那费用是我从现在就开始攒?是从亲人与子女那里出?还是让他们到处去借?攒钱万一到时候又用不上——岂不可惜,攒了到时候用上,也算不得有多么值得高兴。亲人与子女那时候的生活负担只会比我的更重而不会更轻,因而这种加重他们负担的事情做来心里是很难受的;到处去借?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即使人家愿意借,怎么还呀!原本是自己的事情,却要拖累最好的朋友生活陷入窘境,此举亦非我等心地善良人所为。
成熟的男人不能不面对来自四个老人与一个孩子的生活压力,并非每个女人都通情达理到希望减轻男人压力的程度,而假如同时身边的女人再与自己离心离德、同床异梦、见异思迁,以物质享受为幸福生活的标准;另外男人自身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不仅要面临无处不在的意外风险;就业竞争使身体经常处于超支甚至亚健康状态;重大疾病难以避免,高额的治疗费难以想象。一个有责任的男人要承担七个人的压力,长此以往,瞻前顾后、何以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何以在市场中立足。
多位老人需要照顾,担心他们生病或者出现意外;孩子的抚养、教育与成长花消越来越大等多重压力。在这些压力之下,任何羽毛都会成为压倒骆驼的那最后一棵稻草。即使如此,也还要强硬地伪装成为强人。
男人呵男人,生在世间就是要承担巨大的责任感的!既然社会角色如此分工,那么就认命吧!
——这就是男人的可悲之处。
其次是己所欲,施于人。
承蒙朋友们的信任,笔者身边有相当多的朋友,却由于时间与所涉足的领域有限,不能随时与他们联系沟通,当他们遇到困难也只有声援而难以拿出切实的帮助。
这要从朋友说起。
人生在世,谁都能够结交几个能够在患难中帮一把的朋友。假如你可以在危难时候得到众人无私的帮助,得到大家无息甚至不用归还的借款,你大可不必考虑保险的手段。
交朋友是一辈子的事情。当朋友成为对方的负担而非资源,那样的朋友关系是可悲的。
我相信,我所顾虑的也是身边的朋友们心理顾虑的,假如通过我善意的建议与专业的方案为他们中的一部分提供保障,也不算枉费我们之间友情了。而假如由于我的存在而让他们在关键时候得到财务上的庇护,而免深陷由风险、大病、残疾或者身故而导致的损失,正常的生活质量不会由于突发事件的来临而受到影响。确实也是颇有些意义的事情。
朋友是一种资源而非负担,朋友是需要承担责任的。做个负责任的朋友就是要提供雪中送炭式的帮助,但毕竟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看到任何一个朋友由于发生意外风险而导致生活品质下降甚至全家举债,做为朋友于心何忍?!
朋友只有在需要的时候出现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朋友。
虽然中国人还是习惯于期货、股票、基金等高风险投资,但英、法、美、德、日等国际发达国家将保险投资作为首要选择的理财工具。
其实,假如家庭设立了类似于保障基金之类的东西,就可以得到更多的安全感。
家庭保障基金是什么?是确保家庭收入稳健而持续地发展,面对意外发生才不至于出现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所需要考虑的仅仅是保障的是哪些方面的利益?通过什么机构来得到保障?通过什么形式,得到什么样的专业服务。
不要在孤立无援的时候才想起求救。
依托国际顶尖的保险公司,至少可以创造了与各方朋友们沟通的共同话题,虽然这话题有些不招人待见,甚至还遭遇了许多误解,但朋友们在去除了误解与偏见之后的抉择,肯定会在有需要的时候解决财务方面的困难,在危难中起雪中送炭的效果。就可以对身边朋友们提供健全的保障方案。
——当然,这需要他们首先跟笔者一样,有风险意识而且听从专业建议为自己选择合适的保障方案,毕竟健康、生命与自身的价值是无法代言的。
但假如不依靠保险,又有谁可以为身边的朋友们提供如此“无私”的帮助呢!
患难见真情,但患难出现的时候,真情只有通过社会的呼吁才能够得到。
己所欲,亦施与人。
第三是从事保险的朋友们的角度,与他们和睦相处。
保险顾问的关心在很大程度上是种困扰,而即使我拿到了属于自己的保险单都很难看懂其中所表述的内容,过于听从顾问的建议会多花钱,而以理财之名却与理财的规则背道而驰。
虽然寿险顾问的水准也是良莠不齐的,甚至很多朋友讲,他们拒绝保险并不是因为没有风险意识,保险是个好东西,却被低素质的从业人员给做坏了。这确实是很让人感觉遗憾的事情。但事实证明,只有通过去做的感悟才是真实而客观的,也只有去做才会有收获,生活才是充实而有意义的。
笔者尊重每个人,保险顾问从个人的职业素养与责任感等方面都具有很令人尊敬的东西,一个成功的保险顾问总是直接或间接认识数以百计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没有正确的风险防范理念就难以跟他们对话,更不用说与他们进行优势资源互补型的开发了。
第四是吸取并借鉴保险行业的精髓为其它行业提供优质价值:
保险行业完善的管理制度、销售培训制度都是其他任何行业都难以匹敌的,也只有深入其中才能够得到其精髓。
个人与企业,不管是买房、消费还是业务需要,都不可避免要贷款。
做企业是需要现金流的,而企业竞争之残酷通常都是出乎人的想象的。假如没有保险手段作为配套,那贷款就会成为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的剑”,一旦落下自己就会有性命之灾,而且会连累家人与后世。
在发达国家,在创业与管理方面,人寿保险与股份期权一样企业人力资源激励中并称为“金手铐”,不管是职业经理人还是创业者都难以回避这个问题。这是个人的事情,又不单纯是个人的事情。而是与身边的家人、朋友甚至共同创业的团队息息相关的事情。
这本身就是一个寻找和拥有庇护的世界,男人是女人的庇护,女人是孩子的庇护,孩子是玩具与宠物的庇护,那么什么是男人的庇护呢?!
通常都是女人风险意识更强一些,但成熟而理性的男人更需要保险;
通常都是职工风险意识,但管理者与创业者更需要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