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悠久,包罗万像。无论当今世界发生任何事,中国一定“古已有之”。12月10日,阿根廷女总统就职上任,大多数的西方国家惊讶得“跌破眼镜”。而中国古有武媚娘,近有慈禧。她们的共同特点是借助原皇帝的余力,凭自己天生的才干,走上皇位!
进入21世纪的世界,摒弃“枪杆子里出政权”,军人专政的野蛮博弈,民主选举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斗智斗勇不斗武,巾帼英雄,得天独厚,大展拳脚,倍受亲睐,以压倒的优势,击败须眉,登上政坛宝座!
记者在克莉斯蒂娜胜选后,专访中问:“那么作为一位女性,在哪些方面会对你更为有利,又在哪些方面对你极其不利?”
女总统答:“作为一位女性,我并不认为对我有利的地方。换言之,作为女性,做任何事情,相对来说都会更困难些。”女总统指的是性别偏见。
阿根廷民众的性别偏见,我认为有,而且很严重:重女轻男。因为人口性别严重失调,男女之比1:7。大量的剩女闺怨,宠男拥男护男养男,甚至有”包男”和“一男四妻”的现像,这偏见是“阴盛阳衰”。女总统在政坛不顺心,是“高处不胜寒”,女性偏少的特殊环境。
克莉斯蒂娜1953年出生在布谊诺斯艾丽斯首府拉普拉达市的一个普通家庭。从小受父母热衷于政治的影响,上大学专修法律系,立志做政治女强人。性格独立倔强,张扬好辩论。她就是在大学法律系学习期间,经常与男生激烈争论,引起同窗外省小城市人科其内尔的爱慕而相恋成婚。结婚后,生有一男一女。
克莉斯蒂娜并不像媒体所说的靠丈夫的关系步入政坛,而是她先进政坛,带动丈夫登台,再帮助丈夫执政,进而后台转前台,实现她的女皇梦。
科其内尔出生在阿根廷南部的一个小城市,圣达克鲁斯省首府里奥卡列戈斯市,家境富裕。与克莉斯蒂娜结婚后,顺从太太的意见留在布省参与全国的政治活动。1976年,军事政变后,军政府独裁,律师失业,夫妇二人只好关闭了律师事务所,返回科其内尔故里闲居。不安份的克莉斯蒂娜在扑实安宁的南陲小城,慧眼独到地看出了政坛的“软肋”。她以雄辩和对政治的狂热,征服了麻木不仁的小城居民,1989年她投靠“庇隆”党魁梅内姆,乘其“庇隆”党翻案平反的直通车,当选为省议员,进入地方政坛。她又鼓动厌倦政治的科其内尔出任了省长。
克莉斯蒂娜一直就觑觐着国家政坛,小小一个省城留不住她的雄心。1995年,她终于以60%的高票当选联邦议会参议员,跨入国家政坛。她一点都不留恋地单独飞往政治中心,首都布谊诺斯艾丽斯参政,留下丈夫科其内尔在小城里做无所是事的篮球省长。
从此,克莉斯蒂娜就投入了争夺总统宝座的政治旋涡中心,如鱼得水,经常与各党魁交往,辩论,向总统宝座步步接近。由此可见,克莉斯蒂娜比其丈夫要早10年参与全国的政界斗争和国家治理。这段时间的经验和人脉积累,为她铺平了登基的道路。
在首都独处的十年中,必须要提到一个年青男人,原国家旅游局长肖利。此君身高1.9米,影星相貌,性格随和,专管吃喝玩乐,无个人主见,特受妇女欢迎,只可惜左手是义肢,对人无任何威胁,成了上层政界要员和财团阔佬的高级侍从官员。克莉斯蒂娜再次慧眼独到,看中了肖利身上的人脉资源,与他结成了莫逆之交。
1998年“庇隆”党魁梅内姆在连任两届总统换届之时,让位给反对党的德阿鲁亚,引起后起之秀杜阿尔德的勃然大怒,发起了声讨梅内姆的”庇隆”党内大战。党内小山头趁机崛起独立,一时间全国最大党四分五裂。
两虎相斗,两败俱伤。鹬蚌相争,渔人得利。在这场相当于全国内战的混乱中,因政治庸才原经济部长卡瓦诺,2000年12月1日宣布“冻结银行存款”,而人为引发的“经济危机”,使原总统德阿鲁亚成了”替罪羔羊”,乘直升飞机逃出杜阿尔德的党徒的重围,辞职下台。杜阿尔德党徒围攻国会,强行把临时总统的授勋夺过来戴在杜阿尔德的身上。临时的,不是民选的,“政变”夺权的王位,不得民心。
西班牙语有句格言(ADAGIS):“你可以用刺刀夺得王座,但不能在上面坐得久长。”(Se puede construir un truno con bayonetas ,pero no se puede hestar sentado en el por mucho tiempo。)杜阿尔德在全国一片倒戈声讨中,只得宣布提前举行总统全国大选。他也知道以他的狼藉名声,不可能在大选中获胜。但他又舍不得总统府的威名显赫。
我不认为是杜阿尔德找到了默默无闻的南方小城的科省长,而是克莉斯蒂娜以肖利为引荐,接近了焦头烂额的阿根廷的“袁世凯”的老婆杜太太。开始了2003年总统大选的“政治交易”。
行事低调,厌倦政治的科其内尔在政坛名不见经传。克莉斯蒂娜虽然张扬善辩,无奈是一女流之辈。克莉斯蒂娜当选总统后对采访的记者说:“我记得,在参议院发生过类似的事情(指性别偏见),每次我对其件事提出我的看法,我就会发现,大家根本不听我的,表情就像是刚刚看到一辆汽车在他们面前行驶过去一样。”
科氏夫妻“阴盛阳衰”的绝配,正是杜氏集团需要的“过度”型木偶,为了双保险,杜氏夫妇提出两个条件,一不准撒换原班内阁,二必须与肖利组成联合政线(肖利是个好好先生)。杜氏以为让位给一个默默无闻,万事听老婆的小省省长加上一个无主意的副总统,这样的软弱政府一击即溃,杜氏退出这次大选,创立民主形像,4年后重出江湖,他的原班内阁会列队迎主登基。
克莉斯蒂娜当选之后愤怒地否定了“女性的优势”帮助获胜,强调女性从政的困难。没有资料说明她是有先见之明地利用这次天赐良机。
杜阿尔德这名叱咤风云的政坛老将,拥有全国第一大省的家乡势力和总工会的鼎力支持,做过5年布省议员,5年副总统,4年布省省长,驰骋全国政坛20年,一生中犯下的最大错误就是“看不起女性”。他首肯这项“政治交易”,就是没把巾帼英雄克莉斯蒂娜放在眼里。把她“看成一辆汽车从面前行驶过去了。”铸成了他名落深山,一厥不振,再也站不起来的失败命运。
2001年至2003年,两年中,阿根廷的政治大动荡,一共变换了7任总统。多少问鼎总统府的机会呀!然而只有克莉斯蒂娜操纵下的政权站立起来了!这说明一个真理:机遇对所有的人是平等的。但只有充分难备成功条件的人,才能获得机遇的亲睐,成为幸运者!克莉斯蒂娜是个女强人,她的性别使敌手蒙上了睁开的眼睛。而她的绝配丈夫,从结婚的第一天起就是她胯下的毛驴。
2002年底,科其内尔出人意料地被”庇隆”党推出做了总统后选人。杜派的”票仓”全部倒向科氏,与死灰复燃的梅派展开了殊死博斗。第一轮投票双方都没过25%。而且梅内姆还以微弱多数领先。这充分说明科其内尔的形像尚没被大多数人认识。这场血战眼看就有复没的可能。大选第一轮深夜,梅内姆还在电视上雄纠纠地向支持者信誓旦旦地表示血战到底,第二天中午突然宣布退出竟争。科其内尔不战而胜,真是惊险万分!
直至今日,还没有人揭开这一奥谜。梅内姆这次的退出,结束了他的政治生命。我认为他犯了杜氏同样的“近视”,忽略了克莉斯蒂娜的女强人的才能,欲退一步,让科其内尔被政坛龙虎斗踩垮,再以”救世主”重整旧河山!呜乎哀哉!时势造就了克莉斯蒂娜!一代女皇幸运崛起!
2007年12月10日,阿根廷第一届民选女总统接杖后,费尔南德斯女总统不准媒体称她在过去丈夫执政期的身份为“第一夫人”。要称“第一公民”!‘公民’还有一和二之分,大家不难看出,她从来就没有把丈夫执政当作总统。克莉斯蒂娜内阁的人事安排,从来没和丈夫商量。克莉斯蒂娜从后台走向前台时,原总统科其内尔一直可怜巴巴地对媒体吹牛,一会儿说他想当经济部长,一会儿说他留在政府中协助太大管帐。一会儿说他回去写<<回忆录>>,一会儿说他去内政部长的私人基金中做事。还说他准备出国讲学等等。克莉斯蒂娜内阁名单公布之后,首都没有一张科其内尔的办公桌。他只好乖乖乘飞机回里奥卡列戈斯市老家打篮球。
克莉斯蒂娜不喜欢媒体认为她是大夫的学生,她的行为告诉大家,从2003年起,她就是阿根廷的总统!
另一个铁证,就是克莉斯带娜在竟选造势中,选定了阿根廷史上第一任女总统,艾娃. 庇隆做为她的形像代表。这是颇具政治和治政能力显示意义的选择。
艾娃. 杜阿尔特德生于布省一个小镇的贫穷家庭。正好是克莉斯蒂娜的同乡。1945年,胡安. 多明戈. 庇隆上校因反对军政府独裁而被捕入狱。艾娃.用自己做广告,演艺赚的钱为庇隆组织了一个“总统竟选委员会”。四处奔走为庇隆拉票竟选总统。1946年,庇隆获释当选总统。与艾娃结婚并由太太主政。成为阿根廷第一任女总统。
克莉斯蒂娜的经历几乎与艾娃一样,2003年,就是克莉斯蒂娜推丈夫登上总统宝座,并“垂帘听政”治理阿国4年。克莉斯蒂娜抬出艾娃. 庇隆,不是宣传女人的风骚,而是告诉媒体,不要强加在她身上的科其内尔阴影,科氏是她的影子,女主人才是真正的当家人。她是治国有方的女强人,不需要丈夫的陪衬!
我查阅女总统近期的多篇涉政演讲,她义正严辞地说:“我把从2003年开始的政策深入地进行下去!”
“我的治国政策从2003年就开始了。取得了阿根廷历史上从没有的贸易顺差2.3%。今后的四年争取达到4%”
“因为种种原因,过去4年没完成的事情,我要勇于承担更大的责任。例如,国际关系问题。因为缺少交流和接触,造成了误会。我国不应与国际各国闹别扭。要互相理解合作发展。”这些都是科氏不善外交铸下的错误。
我不能过早地下结论,克莉斯蒂娜能兑现她的施政纲领,但我可以肯定地是,由于一个女强人早在4年前就主持了政府的工作,她的政治平衡术,使阿根廷从四分五裂地动乱中平稳了下来。各派政治势力内斗内耗己疲倦衰弱不堪,基本伏在克莉斯蒂娜时髦的石榴裙下,俯首帖耳。
一个稳定发展的新时代已经悄悄崛起,在阿根廷旗帜的太阳图案上,闪耀着一代巾帼英雄克莉斯蒂娜. 费尔南德斯女总统的光芒四射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