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名矿工的生命换不来“刻骨铭心”吗?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市长杜吉明今天向国务院安委会督查组汇报工作后,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李毅中提出7项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问题,该市先后有6位领导杂乱无章地予以回答。黑龙江省安监局局长高志杰禁不住怒斥该市安监局的一位领导:“你根本就不懂,国务院安委会的文件你看过没有?不懂就承认不懂。”李毅中就此告戒七台河市领导说:“11·27”事故两周年纪念日快到了,用171名矿工生命换来的教训要刻骨铭心!(11月21日《工人日报》)

    李毅中的一句“用171名矿工生命换来的教训要刻骨铭心!”,可谓振聋发聩,语重心长。然而,事实上这起轰动全国造成171人死亡的特大矿难,并没有让某些官员“刻骨铭心”。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当地领导的“不过问”、上级领导的“不提醒”,造成矿难的11名责任人在两年过去后依然逍遥法外。如此咄咄怪事,能让死难的171名矿工安息吗?能让国务院安委会督查组的领导们不震怒吗?

    报道称,2005年11月27日,龙煤集团七台河分公司东风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造成171名矿工遇难,今年11月7日七台河市长城煤炭公司二井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造成6人死亡。李毅中表示,督查组此次选择七台河主要是冲“11·27”和“11·7”这两个事故来的。记得当年东风煤矿的矿长对于全国上下都在贯彻执行的《国务院特别规定》一问三不知,今天七台河市安监局负责人竟然不了解此次督查的内容。

    想想看,如果没有李毅中的质问,“11·27”事故的责任人可能还要继续逍遥法外;如果没有国务院安委会督查组的督查,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应该关闭的矿井可能还要继续生产,这能说是“刻骨铭心”吗?

    事故是可怕的。但事故频发的根本“教训”,就在于某些地方政府抓安全工作不力,就在于某些官员在表示要“刻骨铭心”之后,其实并没有真正地“刻骨铭心”。在工作汇报现场,面对七台河市6位领导杂乱无章的回答和官员介绍的各种数字,李毅中质疑并高声强调:“安全生产做到99%不行,必须做到100%,否则一个地方有问题,就会全盘皆输。”

    我想,李毅中的质疑和高声强调,足以让百姓们称道,让那些心有侥幸、养尊处优的官员们如梦初醒,有所震撼。

    “安全生产做到99%不行,必须做到100%。”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义,是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践行“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执政理念的具体体现。当地官员应当从屡屡带血的教训中,迅速猛醒过来,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和严谨扎实的工作作风,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麻痹思想,把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落实到实处,细之又细,慎之又慎,从源头上解决好地方政府对中央政策“执行力”不足的问题。否则,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一系列政策措施还会停留在会议上、文件上、口头上。那么,庄严的法律就不能使那些无视安全管理要求、草菅人命的矿主倾家荡产,更不能让某些渎职的官员掉“乌纱”、蹲大牢。

    如此,再多的生命、再多领导的震怒都无济于事,“刻骨铭心”也就只能是“纸上谈兵”。试想,让这样的官员管安全,党能放心吗?老百姓能放心吗?

    新闻链接:李毅中:171名矿工生命换来的教训要刻骨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