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大学生的“投资炒股”路


  随着大学扩招,毕业生的迅速增加,社会需求基本上保持再扩招前的水平,而用人单位大多希望是要有几年工作经验的“成手”,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面对这种形势,选择自主就业既可以为自己寻找出路,又是为社会减轻就业压力。创业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活跃而有效的经济形式,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创业的形势有很明显的好转,不论是私人创办事业涉及的领域还是创业的发展势头,都有着健康发展的趋势。大学生创业是在1999年清华大学举办的首届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之后迅速发展起来的。他们的加入为创业大军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同时,在校大学生创业也闯入了人们的视眼。

  当前,想要开始自主创业的人并不少,这方面的意识越来越明显,大学生们不再依赖家长、学校,而是主动发现、寻找机遇,其实“创业”本身就是一种职业,替别人打工不如为自己打工,为自己的做事,做起来会更有工作激情,更投入,从而更容易成功。这种成功是属于自己的;另一方面,就算失败,也是自己造成的,不会去怪别人,不会感到遗憾。

  当今社会,随着电脑的普及。更多的行业出现在我们面前,这无疑说是件好事,于是给了更多的人更大的空间。当前的大学生更多的选择了“自主创业”的道路。这样,出现在很多大学生在校炒股的事例。据了解,目前一些重点院校经济类专业的学生中,“股民”大军蔚为壮观。一位经济类院校的学生表示:现在的本科生接受新东西较快,入市人数已占学生总数的二成以上;研究生则更多,达到三成以上;至于金融专业的,基本已经整班入市了。

  随着投资意识的日益增强,炒股已成为很多市民业余投资的选择之一。“存钱不如炒股”的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大学生,他们作为一个特殊的投资群体,近年来逐渐在证券投资的大军中现身,并且人数还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教育部没有详细的规定说在校大学生不能炒股。但是总体上的态度是不提倡,接下来我们将对在校大学生炒股加强风险教育,让他们认识到股市有风险。下一步,我省各学校也将通过巡回报告、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知识竞赛等方式,在学生中深入进行以证券风险防范为主题的思想道德教育。

  “厉害啊,你的股票又涨了,我的跌得太厉害了。”这几乎成了现在在校大学生最喜欢谈论的话题。本周,各大高校陆续开学,大学BBS上的股票版展开了新一轮的热烈讨论。面对节前一度冲高至3000点的大牛市,越来越多的在校大学生争先恐后地加入到“股民”大军中。对于“大学生究竟能不能炒股”这一问题,目前我国法律上还没有明确规定。很多家长担忧孩子炒股分散学习精力时,许多学校却开设了炒股课。

  从实践角度看,在风险可承受的情况下,大学生炒股有利于培养财商,因为相对于欧美国家,中国学生这一方面都是相对薄弱的。炒股也可以加强对宏观经济的关注了解。金融、证券投资专业的学生也可以通过亲身经历更好地把握书面理论知识,否则就相当于缺少实战培训。如果大学生自身可以较好地进行学业管理、时间管理,可以通过虚拟盘来进行模拟炒股。证券公司也都有组织学生参与模拟炒股比赛,让学生尝试了解证券投资,未尝不是件好事。

  作者:杨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