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监督中投公司的投资行为?
9月29日,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正式宣告成立,这一天,由于此公司的成立,各大媒体立马迎来了一片的赞誉声。
凤凰网上有《中投公司成立:中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一步》;周小川:中国投资公司主要目标是投资回报;高氏印记:解读中国外汇投资公司的投资策略;高盛胡祖六:中投公司应全球配置资产;海外关注中国2000亿美元投资基金等等文章,不一而足。
在这些文章中,最引人注目的一点就是:中投公司是独立、专业的国家投资公司,进行专业化操作,实现收益是其首要目标。
当然,中投公司这一目标究竟能否实现,也就成了人们怀疑之处,成为人们讨论的话题。因为中投公司的高管人员都是些政府机关和金融部门的官员,笔者以为,这些政府官员,他们对管人,玩政策可能内行,但对投资做生意那就不一定了。
从国际来看,中国高管的投资行为是低档次的。比如在美国发生的次级债危机中,中行、工行等都已卷入,损失不小。而作为中投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曾斥资30亿美元参加了美国私募基金公司黑石的首次公开发行,总计买入1.013亿股。而后随着美国次级债危机的不断扩大,黑石股价一路走低,投资公司的这笔交易的账面浮亏就达6亿美元,已经被套牢了20%。
这一事件的发生,说明了什么?其实,这一情况的发生人们是非常清楚的。因为我们中投公司的高管人员,虽说有专业知识,但由于他们都是些政府官员,公司的投资资金也都是国家财产,其责任心可想而知了。也就是说中投公司为国家投资赚钱与外国的私募基金用私有财产投资赚钱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众所周知,在中国,凡是国有企业,无论是大的还是小的,只要是“姓公”,就会经营不善,出现亏损,进而实行国有企业改制,而企业由“公”变“私”后,业绩和效益也就红火了。令人们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这些经营不善的国有企业却没有人会来为其亏损负责的。
从国内来看,中国股市的建设史是最能说明问题的。中国股市自成立那天起就注定要多灾多难的,因为,我们的股市高管们是不懂经营管理股市的,他们的一切行为都是听从老外的。比如老外说中国股市泡沫大了,高管们也就不管是否真的泡沫很大,就用政策去打压股市,不让其快涨;老外说可以牺牲股民为国有企业改制,那么高管们就同意用国有股减持去套现,就这样中国股市被这些高管们折腾得死去活来。而此时的国有企业在国内融不到资的情况下只好到外国或香港上市,发行股票融资,以解决国有企业的资金不足,同时国内大量资金却在银行里睡大觉,没有去处。这些国内优秀企业的利润国人享却受不到,而给老外享受了。无疑,这是中国人在为老外创造财富,是中国的悲哀么!
也许有人会问?经营股市的高管们,难道不知道国家发展资本市场的重要性吗?非也。其实,高管们的心里都非常清楚中国迫切需要一个健康发展的股市。当然,他们的这种行为也就表露了他们的专业并不专,暴露出了他们对市场经济的“无知”。因此,在中国股市史上同样还会发生震惊中外的5.30类似事件的。
如今,中国成立了中投公司,中投公司懂事长楼继伟说:“成立中投公司是中国全面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的开放性举措。中投公司实行政企分开、自主经营、商业化运作。宗旨是积极稳健经营,在可接受的风险范围内,实现长期投资收益最大化”。
懂事长的承诺能否实现?谁知道呢?当然,人们持有这种怀疑并非没有道理的。
因为,当前中央部委被审计出来的问题就有不少,涉及到的资金也很多,而对刚成立的中投公司会否也会存在中央部委存在的问题呢?人们当然有理由去怀疑的。
另外,国家对如何监督中投公司的投资行为都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况且,投资是有风险的,更没有只赚不赔的生意。如果从金汇投资公司和各银行过去在外投资的情况来看,中投公司的水平也好不到那里去的,而现在叫他们用2000亿美元的国资去国外投资,人民能放心吗?
龚玉环
2007年10月1日
http://finance.phoenixtv.com/news/domestic/200709/0930_193_24457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