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筹划既节税,又不违反税法,也就是说没有风险,所以要纳税筹划。我们可以再从正反两个方面来看这个问题。
一、从失败案例来看:
据报载,100家企业仅有20家申请税收优惠,优惠政策被闲置。有一段时间,为支持环保,鼓励节能,国家出台了对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实行税收优惠的政策。国家规定,对利用城市生活垃圾发电的企业,生产再生混凝土的企业和在水泥中掺有30%废渣的生产企业,实行增值税即征即返的优惠政策。另外,还规定对利用风力等资源发电和部分新型墙体材料生产企业实行增值税减半征收的优惠政策。但南方市场经济先进的广州市就有符合享受新优惠政策条件的100多家企业,在这项税收优惠政策出台长达几个月的时间里,只有20家企业办理了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的资格认定手续,享受到了新的优惠政策;而绝大多数的企业并没有去申请办理资格认定手续,还在照旧缴纳高达17%和8%的有关税收。在广州,闲置的税收优惠政策并非这一项,还有一些税收优惠政策在出台后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不重视税收政策变化是主要原因。对于这些企业来说,纳税筹划就更加谈不上了。广东省统计局有关部门曾对广东税收情况进行过一次专项调查,从被调查的98户企业的反映来看,有近30%的企业认为他们的负责人和财务人员对现行税制和企业的纳税规定只是大体知道。一些建安企业不知道在工地加工钢筋不征增值税,但如果在工地旁设立即使是非独立核算的、产品全部用于本企业的钢筋加工场所就要征增值税。吃亏就不足为奇了。
一家新型建材企业的老总在选择纳税人身份时,见人家都在力争成为一般纳税人,自己也选择了一般纳税人。由于一般纳税人的税率为17%,而该企业产品附加值高,抵扣税额小,致使企业税负高达11.6%。殊不知,他的企业产品是直接销售给建筑单位的,根本不需要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如果能在企业设立时及时进行纳税筹划,就不会选择税率为17%的一般纳税人;而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税率为6%的小规模纳税人。纳税人身份的筹划是纳税筹划的重要内容。
二、从成功案例来看:
某企业准备设立一家汽车交易市场,主要业务是长期租赁展厅。按税收政策,除了要按租赁费缴纳5%的营业税外,出租的房产还要按租赁费收入的12%缴纳房产税。该汽车交易市场每年租赁费收入预计500万元;如按规定纳税,应缴纳营业税25万元,房产税60万元,纳税合计85万元。
该企业请税务师事务所进行了纳税筹划。注册税务师根据税收中对物业管理只征收5%的营业税的规定,协助该企业办理了物业管理执照,然后让企业将500万元的租赁费分为每年收取租赁费200万元、物业管理费300万元,并在账上分别核算,分别计算纳税。结果该企业只缴营业税25万元、房产方面的税收24万元,合计纳税只需49万元。
综上所述,税务师事务所是专门从事纳税筹划的机构,注册税务师拥有国家承认的执业资格,对税法的立法精神有准确的理解,对税收政策能做到正确地把握。因此,注册税务师能为企业量身订制合理的纳税安排,让企业达到节税的目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税务机关对税收征管的力度不断加大,纳税筹划的市场需求会越来越大,对企业来说,请中介机构进行纳税筹划,绝对是一件很值得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