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旨】从“石墨”到“金刚石”
1·对人来说,最大或最重要的学问是关于人生的学问
|
对人来说,最大或最重要的学问是关于人生的学问。这是现代人生哲学的一种基本价值判断,这种价值判断,彻底颠倒了人们的常识。对于人来说,唯有人生的学问是“必修课”,相反,那些今天人们趋之若鹜的课程,都应该是人生中的“选修课”。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人生哲学,那么,它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就难免是残缺的,就像一座庙里没有“神”一样;一个没有经过现代人生哲学洗礼的当代人,没有资格宣称自己的理性和心智是彻底成熟的、健全的。
2·夭折——当下人类个体的宿命
|
现代人生哲学认为,人如万物,真正的人生是有春、夏、秋、冬四季——自发性阶段、自觉性阶段、自然性阶段的。现实中的人生只有春、夏二季(普通大众),充其量有极少数的人到了秋季(所谓杰出人物、精英),而能够完整到达冬季的人(先知圣人)微乎其微。所以,现代人生哲学对当下人类个体命运做出了如下的科学诊断:夭折——当下人类个体的宿命。
夭折的人生,就是悲剧的人生。这种悲剧,从古至今无不在人类几乎所有个体身上重复地、无尽地上演着。
3·条条大路通罗马
|
条条大路通罗马。——诚然,现代人生哲学认可这种经验真知的见解。但是,现代人生哲学认为,个体的人生在时间上是有限的,有且只有“直径”或“近直径”的人生之路,才能保证人生最终到达“罗马”。可是,由于缺乏真正科学的人生哲学理论的指导,绝大多数人是走不上“直径”的,他们往往在“曲径”上空耗、虚度了自己宝贵的人生,最终落得“夭折”的可悲命运。
4·斩断夭折——现代人生哲学伟大而崇高的使命
|
现代人生哲学认为,“夭折的人生”不是真正的人生。人来世间一辈子不容易,带着无尽的遗憾而去不值得。故,斩断当下人类个体“夭折”的宿命,活出一个真真实实的有春、夏、秋、冬四季的完整、完美的人生,就是现代人生哲学的最高使命。
所有斩断夭折宿命的个体,都是“死”而“复活”者,一切外在的功利、分别、矛盾,都与他们无缘了,他们是得“大自在”者,他们都获得了“永生”的资格。
5·“认识你自己”——个人自我实现的必由之路
|
现代人生哲学致力于“认识你自己”,但认识自己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我们的最终目是实现自己。所谓实现自己,无非就是由“毛虫”到“蝴蝶”的脱胎换骨,由“蝌蚪”到“青蛙”的蝉蜕,由“石墨”到“金刚石”的质变、飞跃。
现代人生哲学怀抱人自己创造自己的“造人”理想,它将这一曾经为“上帝”所垄断的权力从上帝手中夺回来,交给人自己。它拒绝现实中一切形式的懒惰和推诿责任的无耻借口,它让人自己担负起自己的人生“十字架”,它认同存在主义哲学的说法:英雄是自己使自己成为英雄,懦夫是自己使自己成为懦夫。
现代人生哲学认为,在古典轴心时代,[1]个别的人类个体可能不需要认识自己就能够成为自己,——他们是歪打正着的;但在——现代轴心时代,不通过认识自己,人类个体基本上是没有可能成为自己即自我实现的。“认识你自己”,是个人自我实现的必由之路。
现代人生哲学秉持古代先知圣人的火炬高声呐喊:人,要认识你自己!
它断言:
认识了自己,则成为自己就变成了一种宿命,一如西西弗斯推石上山;认识了自己,则成为自己就变成了一种责任,一如基督甘愿钉十字架。
现代人生哲学,无非就是一套变“石墨”为“金刚石”的具体操作系统或装置。
6·重建巴别塔——当代人类个体“认识你自己”的捷径
|
重建巴别塔,这是现代人生哲学为自己提出的艰巨任务。当代人类个体,只有“建起巴别塔”,才能“认识你自己”。[2]
现代人生哲学彻底揭秘了“巴别塔天机”:建造“巴别塔”的材料并不是我们通常所指的实在性的“砖”和“水泥”,而是指“语言”或“概念”和“逻辑”,“巴别塔”隐喻的是一套完整科学的“理论体系”。只有通过人类相互之间广泛的“交往”,建造“巴别塔”的“语言之砖”才能够“烧透”。由于历史上全球化的世界历史没有形成,人类的“交往”非常有限,故,“语言之砖”始终未能“烧透”,这样,“巴别塔”必然成了豆腐渣工程。
现代人生哲学以三条基本原则或公理为基石,利用三块彻底“烧透”的“砖”——自发性、自觉性、自然性,用科学——价值中立的逻辑(即巴别塔寓言中的“石漆”),辩证地揭示了“人生基本矛盾”,构建了科学的“人生理论巴别塔”。它认为,“建起理论巴别塔”,我们人类个体就可以“与天公比高”,每个人都可以与“上帝”等高,从而有能力识破“斯芬克斯”的真相是集“诱惑”与“恐吓”于一身的“现实社会”,真正地“认识自己”。建造人生理论巴别塔的过程,就是我们的心智和理性发展、成熟和健全的过程。现代人生哲学所提供的人生理论巴别塔,为我们认识自己提供了一个客观的标准、标尺或坐标;在它面前,现实人生“夭折”的宿命一目了然。现代人生哲学,就是一条通达罗马的“直径”。
现代人生哲学,一言以蔽之,一套“巴别塔建筑术”而已。
7·是其所是,非其所非
|
现代人生哲学遵循我们伟大先人的圣训——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致力于揭示人生的真相,破解千古人生之谜。
现代人生哲学认为,人生,就是一场与“斯芬克斯”决斗的过程:斯芬克斯牢牢地抓住人天生的两块软肋——“贪婪”或“贪欲”和“懦弱”或“恐惧”,对之施以“诱惑”和“恐吓”。不是她死,就是你亡。
现代人生哲学识破“斯芬克斯”的真相——“现实社会”即“诱惑”和“恐吓”,从而彻底地解开了困扰人类千古的“斯芬克斯之谜”。
现代人生哲学力求彻底地实现其最终的理论信念——是其所是,非其所非。
现代人生哲学与一切欺骗和谎言不共戴天!
8·从“空想”到“科学”——现代人生哲学实现了人生哲学理论的哥白尼式革命
|
现代人生哲学是建立在科学地揭示的“人生基本矛盾”(精神与精神形态的矛盾)基础之上的,从而实现了人生哲学理论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一如马克思在科学地揭示了“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基础上,从而实现了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实现了人生哲学理论的哥白尼式革命。
我们把“现代人生哲学”之外所有的人生哲学理论(包括几乎所有的宗教等)统统称之为“古典人生哲学”。古典人生哲学的局限性就是它的非普遍性,所谓“修道的人如牛毛,成道的人如牛角”。“现代人生哲学”与“古典人生哲学”的本质区别可以用“勾股定理”来比喻:“古典人生哲学”相当于我国汉代数学专著《九章算术》中记载的经验性的“勾三股四弦五”,“现代人生哲学”相当于西方几何学中的逻辑性的“a²+b²=c²”。“古典人生哲学”诉诸人类经验直觉的伦理“应当”,“现代人生哲学”诉诸人类科学逻辑的理性“必然”。
现代人生哲学是人类历史发展到全球化时代——现代轴心时代——的必然产物,它是应时代的迫切需要而创生的。
一句话:
现代人生哲学彻底地建成了被上帝毁掉了的“巴别塔”,现代人生哲学彻底地解开了困扰人类千古的“斯芬克斯之谜”!
[1] “轴心时代”,德国思想家雅斯贝尔斯1949年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提出的自己百思不得其解的一个文化现象。大致指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间人类各文明(古希腊、以色列、中国先秦、古印度等)在互无联系的状态下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现象。这种类似古生物大爆发的人类文化现象,其实是人类各民族第一次理性的黄金时代,本书将它称之为“古典轴心时代”;以计算机技术的成熟为标志的数字化时代和精神文化领域中的“后现代”时代的今天,人类已经开始进入第二次理性的黄金时代了,本书称之为“现代轴心时代”。“古典轴心时代”和“现代轴心时代”这两个命名,我已在《马克思哲学:一种价值论哲学》(《社会科学辑刊》2004年第1期)一文和与杨艾祥合写的教育哲学专著《走火入魔的英语》中明确地提出来了。现代人生哲学对“轴心时代”之谜予以了说明和破解。详见本书第七章。
[2] “巴别塔”是《圣经·创世记》里的一个伟大寓言,说的是大洪水之后的人类不自量力,想建造一座“通天塔”挑战“上帝”的故事。结果,由于“上帝”“巴别”(“变乱”之义)了人类的“语言”,人类失败了。没有建成巴别塔的人类,只能依赖、信仰“上帝”。一切形式的宗教信仰,都是以嘲弄人类的能力为前提的。从此以后,宗教,成了绝大多数人类个体的不二选择。现代人生哲学认为,宗教,乃无望人生的希望。自古典轴心时代以来的漫长岁月中,它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当代人类已经开始进入新的现代轴心时代,对于得到科学启蒙的年轻人来说,宗教,已经从根本上丧失了自己的合理性。“重建巴别塔”,就是要人类个体相信自己自我解放的能力,告别各种形式的宗教信仰(包括有些打着某某主义的理论、学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