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资料:
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广东经济优势面对‘未老先衰’
http://www.zaobao.com/zg/zg070102_510_1.html
学术研究:
关于推动自主创新和创新型国家战略落实的学术新思考
新时期,随着国际局势的快速发展,印度等后起之秀的快速发展,美国在人民币上对我国的持续施压,台海局势依然严峻,美国继续一股独大的显著优势。我国的经济、行政机制、社会、文化等也都面临着不适应新任务的严重脱节现象,自主创新能力因此不足,解决新问题、应对新挑战的能力,受到极大的制肘。这些问题能否妥善处理好,是关系党和人民命运福祉,是关系到和谐世界理念这个崇高的理想能否具有吸引力和说服力,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否实现,国家能否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建设创新、富强、民主、和谐、文明的国家战略目标能否现实的重大课题。
联合早报有文说:广东省社科院研究员丁力发现,对于自主创新是“上面(政府)着急,下面(企业)不急”。许多企业还无动于衷,因为它们还习惯于低价格、低成本的竞争。在还没有遇到发展瓶颈之前,不会自觉想到要创新。
一、计划经济时代的创新机制与创新平台被破坏
对此笔者对丁力的说法基本认同,但又不完全认同。此文便提供另一种学术观点,一是对丁力的答谢与鼓励,二以求引起各方的关注,加以学术探讨,以求抛砖引玉,贡献党和人民,共同为服务国家长远利益与根本利益而奋斗。依笔者看,造成自主创新发展不起来的真正的原因,不那么单纯,目前政府相关部门提供新产品,即政策公共机制和相关的平台与能力也存在问题。相关部门的发展思路,调查研究,提供新服务的改革意愿与意识不强,严重的伤害和打击了企业、学者、民间的创新热情。目前的相关政策与机制严重脱节,计划经济时期的科学研发的平台与产业链被基本完全破坏了,至少社会主义的优势在研发领域已经不存在了,过去,中国在科技发达领域形成的全国大协作,有钱出钱,有点子出点子,有技术出技术,有企业出服务,有机制作统筹和协条(工商联),是一个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完整的平台与产业链。在政府改革的过程中,工商联变成了所谓的商会(至少深圳是),成为了一个企业老总老板的聚乐部,将生产一线工人和生产生活一线的贫酸知识分子排除在外,成为了一个单纯的联谊组织,点子(创意构想)、技术、资金、研发平台、推广的平台、销售的平台、物流的平台,相互之间全断成了一节一节,基本上成为了没有多少相互联系,没有多少相互协同、协作的孤岛。当然,也有一个人与企业有较强的交际能力,但是,总体来说,时间等各种成本等等都已经大幅上升,而工作的效率却在大幅的下降。社会化大生产已经不存在了。
二、新的机制却没有相应建立起来。
给我的印象最深的是,中国的巨型计算机的研究者,讲述自已要亲自一家一家的登门拜访,跑自已的产品的推广,我们知道,很多潜心搞技术的人多半书呆子,很多人不善长交际、应酬,甚至是交际方面的阿Q,交际应酬对他们来说是一种非常大的阻碍和折磨,结果可想而知非常的艰辛、费时。这还是一位在当时有一定身份、地位、资金实力的知名的知识分子。普通的知识分子,即使有再好的研究成果或独创创新构想,应用以后有再大的效益或前景,显性的和潜在的玻璃门都是非常之多和厚重。很多的民间个人非常好的研究成果和技术,连个有展示机会与平台都没有。这个非常好的创意与研究成果被尘封,被遏杀。它大大的伤害创新者、大大损害了党和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大大危害了祖国和人民的长远利益与福祉。说这是对党和人民的犯罪一点都不为过。
三、创新的公共产品政策、机制与平台是新世纪的“泸定桥”。
本人就是很大受害者,一批非常重要和有价值的现成成果,与一批极具前景目前全球还没有相关产品与服务的非常好的创意没有展示的机会与平台。今天写这篇文章,不仅仅是为自已叫屈,更大更明确的目的在于,呼吁和倡导相关部门的领导、社会的学者、企业、党和政府与人民共同积极投入这项极富有意义与价值的伟大事业中来,来共同推动这项极具战略性价值的伟大的事业,改革和建立适应我国建立创新型国家的创意、理论、机制、政策、社会创新的平台早日形成和定型,抢占我国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要寨、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飞夺这个新世纪关系党和国家未来命运与人民根本福祉的“泸定桥”。
四、目前自主创新的环境与现状严峻
经济发展的发达地区,改革开放的先驱,广东省目前的严峻现实是,以去年为例,劳动力工资、土地成本、能源价格都推动广东仍至全国经营成本上涨。尤其是人民币增值,对广东更是燃眉之急。全国的形势大体的相当,而科技厅(局)、工商联、科协、政协的工作思路不对头、把脉不准,创新方向、工作机制、创新服务严重不足,创新平台荒草化,已经严重阻碍了自主创新所需的公共产品研发、社会服务严重不足,官方与学者对此的调查和研究,还浮在表面,不够深刻全面,把脉不准,机构老化,各自为政。却乏相关的具体的政策的指引。
五、创新创意学会的建立,为建立相关创新理论、创新机制、创新政策法规、进行推演热身。
也就是说,虽然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已经把自主创新、建设创建型国家定为国家的战略,可是,由于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相关的理论需要认真的建立与完善,以便于为相关部门提供比较科学、清晰的工作思路,这对于相关部门理清思路,建立机制、制定政策都是极具积极意义的。也为党和国家完善治国理政理论,提供既科学又具有丰富参考性的实用理念。给科技部制定政策、实行科学有效的监督管理,推动党和国家的战略的落实、对科技人员的管理、参与学术学风道德管理的能力与力度均不够,科协服务创意者、研发者特别是庞大的民间科技发烧友的意愿不强,门槛非常高,工作机制不合理,始终不愿放弃所谓的官架子,不愿意放弃官学的身份,实际上还是把学术贵族化,至于是否有利于国家的自主创新则没有多少的人真心过问和看重。现实的种种都迫切需要召开相关的交流与研讨会,
为此,从官方、事业单位、民间,真诚邀请一些对此有独立思考、有益见解的各方人士进来,从党和国家层面来考虑推动,谋划相关理论的完善与发展。
筹备组发出通知,要求被邀请方必需要认真思考、准备相关的构想思路和相关的建言建议,为我们的创新机制与平台的建立集思广益,参加者必须以学术交流的身份出现,共同为建设创新国家出谋献策。
笔者建议由党中央牵头,成立创新创意学会,作为纯学术交流研究的日常机构,由社科院提供必要的场所,中央党校从旁协助,中共中央办公厅调配人手进行日常的连络,和进行相关会议的精心组织与筹备。
六、自主创新与创新型国家的建立,应该归入党章与宪法,也应该成为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
科学创新、包括为应对党和国家的新挑战、解决前进道路中遇到的新问题,顺应党和人民需要期盼,完满完成新的历史任务。确保党和人民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机制创新与科技创新,应该成为一种党和国家的信仰,是一种经常性的自觉行为,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根本,是确保我们祖国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由于太忙了,边想边写,勿勿完成,没有时间认真的润饰,难免有错漏之处,还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