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主张用升值人民币来减小连年增长的贸易顺差,改善国际收支失衡。那么,升值真的能够减小顺差吗?深入考察中国的外贸结构,得到的答案将是否定的!统计显示,2005年中国全年外贸顺差为1019亿美元,但是加工贸易顺差却高达1424.5亿美元,而一般贸易顺差仅为353.7亿美元,那么其他的贸易方式显然是巨额逆差。同时,2005年中国1019亿美元的贸易顺差中,在华外商投资企业的贸易顺差净值达844亿美元,占到总额的83%。外资加工贸易主宰中国贸易顺差的现象并非2005年独有。2000-2004年,中国加工贸易顺差占总顺差的比重分别是89.1%、91.6%、88.2%、99.3%和98.6%;而各年外资企业在加工贸易总顺差中所占的比重则分别为63.6%、67.9%、70.1%、74.1%和77.8%。这些数据清晰地告诉我们,为中国制造贸易顺差的主体是外资在中国的加工产业。中国可观的顺差是外国人将其整个生产链条中的加工环节放到中国的一个必然效果。升值能够影响这些外资加工业的也仅仅是主要包括劳动力工资在内的一些运营成本,在国内工资严重偏低的情况下,这种微不足道的影响将根本不会减小外资加工继续留在中国的热情。但另一方面,升值对本土制造贸易业的打击却可能很大。所以,升值人民币将不能根本上改变贸易顺差过大的格局,但可能抑制贸易顺差继续迅速增长速度。不过,升值也可能使贸易顺差中的外资加工份额继续加大,而本土制造则承受萎缩的威胁。届时,很可能出现一个GDP远远大于GNP的尴尬局面。
升值可能使外资加工业进一步主宰中国外贸
评论
3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