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盘面二三事看大盘由盛转衰?
8月18日我们看到了宝钢购盘内暴跌29·34%,万科沽盘内暴跌38·46%,而万沽历史累跌达96·92%,从而形成人们极感兴趣的归“0”说。或许宝钢购归“0”的可能性比较小,但万沽归“0”当是应该的,而目前市值仍高达0·8亿元。
从这一点你看出了我们中国人实在太富有了,富有得可以抛弃近亿万元的财富而导致仅存6个交易日的万沽还舍不得直封0·001元跌停板上,真到0·001元还有200多万元的财富啊!
但炒家显然还不太乐意这样去做,相反在下跌到一定点位还做一些反抽。你看万沽就从0·032元反抽到0·038元,幅度是不是达18·75%。通过这样做可以勾起我们抢反弹的欲望,殊不知可能最终都会被炒家一网打尽,毕竟是股改派生物,而它目前距0·001元还有97·36%的跌幅,而那仅有6 个交易日。假定其后每个交易日都腰斩的话,则价位分别为0·019元,0·01元,0·005元,0·003元,0·002元,0·001元(注意采用了四舍五入法),其间可能存在强力反抽的可能,只有通过强力反抽才能达到诱买之目的。
或许我们太富有或许是赌性太重而参与这种死亡式的搏S游戏?但它们这种短期内的极大跌幅对于强大的多头来说都会形成极大的振撼力,至少说明曾经的辉煌都会随着时间而烟消云散,这将成为大盘由过去的超强、目前的抗跌到转衰的一种诱因。
因为泡沫终竟是泡沫,不会因为炒家的炒作而改变它的基本性质。无论目前到期无法行权的宝钢购和万科沽来说,还是目前仍处极高位置的其它沽购来说其终极之路不会因为到期还有一段时间而拒绝下跌,甚或采用拉抬秀而诱导我们买入,但最终可能大都会归“0”。
倘如像五粮购、万华购等所谓的强势购证真能行权的话,那么我们市场完全可以发放更多的权证再通过暴涨后而几亿或几十亿元虚拟财富都可以通过行权到手的话,那么管理层就没有必要为圈钱而圈钱设计无限多的陷阱了,反正派生物都可以虚增无限多的财富。
因此这些目前无法行权的权证泡沫破灭之际而其它权证还具有时间价值的话,实际上那都是一堆骗人的鬼话。说什么机构从不隔夜持有权证之说也是无稽之谈,难道权证们在每天交易结束之际权证都消失了,或者筹码都到散户手里去了,而大庆炒家仅仅两二三个交易日就抛空所持宝钢购还获利也是无稽之谈。想一想这些权证们没有大机构炒作,它们就没有过去的辉煌,也没有今天的护盘之说,说不定早归“0”了,而万沽在18日14:44分一口气吃进0·036元7632万份相应市值达274万元难道是散户所为,真是可笑之极?
这些都是那些自以为是的大机构常说的谎话以便来骗我们散户的,殊不知骗了别人的时候,也骗了自己,万沽最后归“0”就是一个最好的说明。
事实上,你从国航首日破发已经看出了基金们手里并没有多少子弹来为这个因股改而暴炒过的市场—那都是各大板块都是直接或隐性翻番啊。大盘目前这种极其抗跌性仅仅表明场内主力在竭尽全力支撑这个虚幻的牛市。
实际上对于国航破发,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可能性极大?但这种破发实在太快了?快得我们都不敢相信?它目前的市值也不算太大仅23亿元,与五粮液因股改而虚增财富100亿元相比已经是小巫见大巫了?
这里有一个问题要问?既然知道破发,但为什么还有人去申购?看样子申购有时可能本身不是自愿的,而是一种义务所迫?正像新股待破发一样?仍然有太多的人去为新股上市首日暴涨而呐喊助威而不会因为要破发而拒绝暴炒小盘新股?这可能是因为我们的基金经理们吃得是政府的钱,而并非个人的钱,因此为股市而献身就变得极其正常合理了?
当然国航破发可能与航空业不景气有关?而一些未股改的航空股股价还比较低?而后者参与还可以吃点股改的肉?但国航却没有了,连喝汤的机会也没有了?如果我们已经在18日买进者,却不要过于悲伤之极,说不定下周国航冲高至3元以上也说不定,这是绝大多数机构所圈定的价位啊?但目前还没有实现啊?更何况18日14:53一口气有人吃进3301万股啊!
当然国航的破发再一次表明我们的大盘已经走向衰落这样一个事实,至少说明了一点破发对于新股来说已经变得非常自然而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新股首日破发天也不会塌下来的。但至少提醒我们那些特别看多的散户操作时要谨慎一些,不要中了炒家的圈套?
事实上,大盘的这种衰落也在联通18日的身上体现出来?正当联通公司拟拿出20亿元时增持流通股时该股却冲高至2·4元而后回落至当天最低点2·33元。从它的前期低点2·19元涨至2·4元,涨幅仅9·59%,如果与收盘价2·33元相比实际仅涨6·39%,与大盘基本保持一致。如果没有这个消息而与中国银行保持相对波幅则应收于2·29元。这与G界龙连涨四个涨停形成天壤之别,看样子小盘是块宝啊?因此联通炒家还是希望借利好出货的迹象比较明显,实际上就是表明对大盘的后事并不看好。
当然联通由于盘过大,20亿元也就吃掉不足10亿股,这与83亿股相比算不了什么?仅占12%左右,而与总股本相比更不值得一提了,要不然18日炒家还是选择落袋为安比较稳妥。
因此,持有多头信心的散户还是小心一点比较好?毕竟目前的大盘对于场外大资金而言是不具有任何吸引力的,要不大盘涨也是虚涨而已,最终还是要选择下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