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南克的资产泡沫游戏及其逻辑
到
第一,伯南克不会偏离一个根本的目标——美国的金融战略始终定位在控制全球资金流动。美国学者亨廷顿在《文明冲突与世界秩序》一书中道出了美国控制世界的真谛:意欲控制世界,必须“控制国际银行系统”,控制全球硬通货,以及“掌握国际资本市场”等等。“拥有真正权力的人是能控制全球资金流动的人,而不是能够启动原子弹爆炸的人。”(戴维·琼斯,1998)美国是金融大国,它是全球金融的最大赢家,它倚重的是“制度”资源和国际“游戏”规则的制定权。美国拥有金融霸权地位,这是美国最大的比较优势。为了把这个优势利用好,发挥好,美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都是围绕这项核心优势展开的。美国依靠玩弄金融游戏获取暴利。站在美国的角度看,美国的投资银行和社会公众都渴望得到流动资金,为了得到流动资金,他们什么招法都可以使出来。
第二,为美国糟蹋全球资金寻找借口。伯南克的“理论贡献”是:外国人愿意投资美国。的确,美国经济金融问题的根子在于美国,贸易逆差主要是开支过度和储蓄不足引起的。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明白这一点,可是聪明绝顶的伯南克好象并不明白。不过,伯南克不这么看,他认为美国经常项目赤字的扩大并不是由于布什总统实行减税政策及消费者对进口商品的喜爱,而主要在于“全球储蓄过剩”。不仅在经济增长缓慢的发达国家,如日本和德国,而且在新兴国家,如中国和印度,都有储蓄过剩的问题。他指出,全球储蓄过剩压低了美国的利率,使得联邦政府的预算赤字扩大,消费者愿意花费更多的钱。全球储蓄过剩最强有力的证据来自人口迅速老龄化的日本和欧洲。这些地区的工人在退休前必须增加退休储备金以防养老,投资是未来增加收入的最好办法,但是他们面临的问题是经济缓慢增长的国内缺乏投资机会,因此,他们不得不将资金投向国外,其中包括美国。圣路易斯联邦储备银行行长普尔认为这对于繁荣美国的金融市场及促进美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毕竟,对于同样面临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美国,它的退休人口增长速度比日本及欧洲都慢。如果这种说法成立的话,那么对外国资本将会退出从而导致美元“崩盘”的担忧显然被扩大了,可能发生的是美元逐渐贬值。
第三,伯南克将会继续玩弄资产泡沫游戏。如果伯南克的“全球储蓄过剩”论成立,那么,也就意味着他为FED金融官僚们玩弄资产泡沫找到了现实的依据——不是美国人要玩,是你们逼着我们玩!在理论上这种说法还停留在牵强附会和胡说八道的阶段。由此我们发现,伯南克博士也不是一个纯粹的学者,他在为美国的金融霸权寻找尽可能多的理论依据。如果伯南克的理论成立,那么,美国政府就不必理会“双赤字”,因为将来总有一天,当世界其它国家从对美国的投资中获取回报后,美国的经常项目赤字将会减少。伯南克要解决的问题是:这个资产泡沫游戏,还必须继续玩下去。如果放弃资产泡沫游戏,他将如何制造出美国经济的虚假繁荣?他只有一个选择:继续玩弄资产泡沫游戏。
延伸阅读
伯南克的资产泡沫游戏及其逻辑 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6/7/1/35858.html
伯南克时代的美元变局 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6/5/1/29246.html
本•伯南克之忧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7/1/21/54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