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牛”就牛得有道理


在品牌塑造中,多数企业都极力将自己塑造成可以带来消费者美好感受,高尚或卓越的形象,而甘居为牛,将自己标榜为“牛”的品牌则少之又少。

 

湛江通用电气(ZJGE)是专心致力于镇流器的研发和生产,拥有四十多年的制造和服务经验,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镇流器OEM生产基地。多年来,湛江通电的产品销往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合作的都是如亮通、环球迈特这样一些大的知名灯具公司,并且获得了中国名牌产品、国家产品质量免检产品、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广东省著名商标、广东省优秀企业和诚信企业、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和广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多项殊荣。

在国内市场遍打价格战、恶性竞争的市场环境下,湛江通电不断地加大研发的力度,每年以15%以上的速度递增,因而,很多员工包括中层管理人员都有知足的心理,认为已经够了。然而,在董事长杨昕洪心中一直有强烈的愿望——即使是做最小的产品,也要做到最好!必须建立长久优势,坚定不移走品牌之路。

 

今天,企业成功的首要因素就是定位的成功。在多变的市场大环境中,湛江通电是什么?在行业中,通电处于何等位置?产品同质化,资源的有限性,湛江通电可以做什么?答案很明显,那就是聚焦——在自己的领域内只做一件事情,并且做好一件事情。在经过一次次对自身审视、行业的战略分析后,董事长杨昕洪坚定地说:“我们只懂做镇流器!”,我们的远景是“做中国第一牛!”.最初,这句话引来的是沉默和质疑。然而,当密码被揭开后,这句表面看起来谦虚的话却让人感到的是力量,自信更是胸怀。

既然是做“牛”,自然有“牛”的道理。湛江通电的定位并非空穴来风,从企业文化、技术研发、管理各个方面都已经显示出其“牛”的本性。

 

执行力文化,凸现“牛”的本性

有个规律,就是企业领导人的行事风格必然会影响企业文化。董事长杨昕洪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干练——鲜明的军人气质。他最爱的一句话就是: 亮剑夺天下,打造雷狼野战第一军!他以身示范在公司上下营造了强有力的执行力文化。

 

1、  即使是“万丈深渊”也要踏过去。

作为一家有43年历史的老国企,诟病不少,改革之势迫在眉睫。而在杨昕洪的带领下,大力进行人事大调整和推行绩效考核。这两项改革因为涉及到某些团体的既得利益,因此有人劝他改革的步子不要迈得那么快,尤其是人事和工资,应该慢慢来。但是他说:“时间不多,不改不行啦!” 虽然阻力很大,他仍然坚持推行既定计划,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也向下属表明了他说到做到的决心。

 

2、 “知行合一”

董事长杨昕洪认为:只有不断学习的人,才能不断地进步。他不但自己看书,还经常把书做为礼物送给一些到他办公室的员工。他曾自己出资购买《致加西亚的信全集》和《没有任何借口》等书籍送给所有的中层干部,并且推出“承诺签名”活动,倡议在“承诺书”上签名,签名的人保证今后会对自己的错误负责,不找任何借口,不做虚假承诺。“承诺书”公开承诺人名单并要求大家相互监督。

 

品牌塑造,更显“牛”风格

工业品的“中间件”生产企业多数缺少品牌意识,一直陷于“关系+价格”的规则中。而湛江通电不但认为品牌塑造不但可以提升企业素质,而且更是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因而,在确定“我们只懂做镇流器”定位后,湛江通电在根据普大顾问的建议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品牌传播:

1)体现专业:湛江通电目前现有产品品中从适用于荧光灯起到金卤灯、高压钠灯,湛江通电拥有使用各种光源使用的镇流器,+10(+100)到-30-40各种特殊环境下使用的特种镇流器,此外,荧光灯、HID等电感镇流器从7W---1500W的有300多款,电子镇流器五十几款。其次是生产规模最大。湛江通电每天正常可以出品6万只镇流器。国内拥有如此规模的镇流器的企业真是少之又少。最后,湛江通电已经分别获得ULCCCCSA认证的产品多达200个。

     2体现专著:湛江通用以前做变压器,80年代切入镇流器行业,一做就是20年。在多元化 呼声高涨的90年代,通电更是将研发费用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因而,湛江通电成为广东省技术中心,产品荣获认证并荣获广东省名牌产品广东省著名商标国家免检产品称号。

3)体现历史:湛江通电是拥有四十多年的国企,多年的生产经验赢得了欧美以及国内同行的认同。

4)体现用心:客户是我们的朋友,真诚地兑现每个对客户的承诺就是客户服务的最高境界。为了体现对客户的用心,湛江通电建立了快速响应机制,从售前、售中到售后都以客户满意为追求的目标。

最后,普大顾问建议zge品牌推广应该从高、中、低三个层面着手,其重点在于:

1)  高端——树立湛江通电品牌形象,建立行业权威地位

2)  中端——以提高目标群的忠诚、情感为主。

3)  低端——面对面沟通,实现最终的销售。

技术研发,刻不容缓

ZGE目前拥有湛江、深圳、美国芝加哥三个研发基地,拥有40人,中级职称以上25人,主要研发项目为荧光灯电子电感镇流器、 HID电子电感镇流器、 LED驱动器。在ZGE三年的战略规划中,研发观念革新、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被放到非常重要的位置:

 

一、致力优化产品结构,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投入80万元开发室外标牌系列美式荧光灯并取得“UL”认证,本年度形成10万只生产能力,新增产值800万元;开发新型电子镇流器并取得“UL”认证本年度形成30万只生产能力,新增产值600万元;开发美式漏电开关等新型电工产品并取得“UL”认证,力争形成批量生产能力;投入70万元与西高所联合开发新型12kV户外环网柜并通过国家高压电器检测检验中心的型式试验及产品鉴定,成为城网普遍下地后的高压开关主导产品,力争形成批量生产力;开发欧式箱变并通过国家高压电器检测检验中心的型式试验及产品鉴定,力争形成批量生产能力;加快新型12kV永磁机构充气式柱上真空断路器(重合器)的批量生产能力建设,本年度形成200台生产能力,新增产值500万元。

 

二、加快研发机构建设,增强科研竞争实力。湛江通电还准备投入400万元建设照明电器“UL”试验室、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上海照明电器研发中心,并进一步完善深圳电子镇流器研发中心的基础设施及人员配置,通过厂内外研发机构的网络建设,充分利用上海、深圳的地缘优势、人才优势,从事基础性和前瞻性课题的研究、最新前沿技术和产品的研究和开发,使新技术发展和新产业形成有效结合,提高企业产品的技术含量及附加值,达到增强企业竞争实力、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三、坚持推进工艺革新,努力挖潜增效。在湛江通电的计划中,投入150万元实施矽钢片退火工艺项目,通过配套专用退火装置,采用新技术提高矽钢片的质量特性等级上升二个等级,有效降低损耗,减少出口镇流器材料成本达8-10%,从而较大幅度消化了原材料持续涨价的不利影响;

       

 

“精细管理”——牛的风格

湛江通电也是一个拥有2000多人的中型企业,但是在企业内部管理以及成本控制却给人的感觉是“小气”。用董事长杨昕洪话说就是“在成本上省一块钱,就等于在利润上赚12块钱。”

由于市场上原材料的价格一路上涨,产品的利润空间却被不断压缩。因此董事长杨昕洪提出来要“狠抓成本”,并召开动员大会。在会上,他说:“我们在成本上省一块钱,就等于在利润上赚12块钱。”会后,各部门都纷纷拿出方案,甚至连水电都在控制范围内,每个部门都安装了电表,记录每个月的用电量,如果超出标准的话就要受到处罚。另外,湛江通电还特别安置了一个巡查的岗位,随时检查各部门是否有浪费现象。公司网球场上有两块空置的帆布,要在上面写一些广告字。之前都会交给广告公司去做,因为费用并不算高。但是他说:“能省就省,我们可以自己搞定的东西最好自己动手。”

 

2004年起,湛江通电不断发扬精细风格,如通过革新工艺路线、更新技术装备、强化班组管理,优化人员配置,提高生产效益20%;通过实施采购、库存物资的ABC管理及实施生产中心仓库统一备料配送生产模式,制定合理、准确的材料损耗定额,解决物资积压、综合利用差及账物不符的系统弊端,降低制造成本5%;通过实施车辆使用管理改革方案、办公业务费用金额包干方案、员工食堂发外承包经营方案及员工宿舍区业主自主管理方案,降低管理费用8%;通过加强应收账款管理、规范成本核算、减少库存,加快资金周转,减少坏账损失并降低财务费用5%。通过进一步贯彻ISO9000标准,提高产品质量管理水平,产品一次合格率要达95%以上,减少废品及返工、退货损失20%

 

与时俱进——“牛”的追求

用董事长杨昕洪的话说就是:一定要用最TOP的东西。这几年,湛江通电通过不断地引进新的管理工具、管理理念、富有经验的专业人才,从而刷新了一次又一次的记录,不断地超越了自我。

*ERP是为效率。

当国内很多企业普遍抱有“不上ERP是等死,上ERP是找死”的态度时,湛江通电却投入150万人民币上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该系统上线运行后,可以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高度集成,并使企业整个营运过程规范化、透明化,杜绝违规现象发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日式管理,让企业效益倍增。

近年,日本的精益生产再次引起国内很多企业的关注。而湛江通电更是快同行一步,将曾在日资企业担任高管的吴总“挖”了回来。目前的湛江通电,内部管理尤其是生产管理方面已经大大超越了国内同行。

 

 

李玉萍,品牌营销管理专家,职业品牌专家;中国CME签约讲师、北京理工大学MBA客座教授、中国官方品牌认证机构客座教授;普大企业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国内多家企业营销及公关顾问;国内多家知名网站特聘专家、专栏作家,国内多家期刊特约撰稿人。

李玉萍曾任职国内大型民企及上市公司市场总监、营销总监、销售副总等职,积累了丰富品牌策划、管理经验、全国市场推广以及管理经验。

  著作:《新产品营销管理技巧》(北京大学出版社)

        《自造不凡》(机械工业出版社)

       

 联系电话:13924672072

 邮箱: [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